95书阁 > 仙侠小说 > 烽烟漫 > 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杨正朝
换源:


       杨正朝知对方年轻,自居晚辈,决不肯抢先发招,也不再客气,一招“白虎星降”,右拳护腰,左掌呼的一声,向朱常鸿当面劈去。这一掌势劲力疾,掌未至,风先到,先声夺人。朱常鸿,右手上撩,架开来掌,左手画一大圆弧,弯击对方腰肋,竟是墨家拳中的“周游列国”。杨正朝曾经拜过少林弟子为师,精通少林拳法,但是山河派甚少过问江湖之事,故此山河神仙创下的“墨家拳”甚少人见识过,故此杨正朝一时间怔了一怔。

他“咦”了一声,甚感诧异,但手上丝毫不缓,“坐山架打”、“滚手切掌”,连环进击,一招紧似一招。朱常鸿进退趋避,墨家拳的手法竟也十分纯熟。朱常鸿使用墨家拳自保,一来是因为不熟悉杨正朝的拳法,不知道其武功深浅,故此先行自保,谨守门户;二来是因为他本就不想伤害杨正朝性命,想要和平平息此次兵变之事,故此也使用以防守为主的墨家拳。

这二人一攻一守,无论杨正朝的来势如何猛烈,最后还是被朱常鸿的墨家拳把攻势化得无影无踪。看是好看,但是时光一刻一刻地过去,杨正朝还是没能拿下朱常鸿。鼓楼上的兵变军士暗暗担忧,一众大明侠客却都吁了口气。杨正朝见自己居然还没能拿下这个后生晚辈,心下越发焦躁,推拳劲作,发腿风生。少林拳讲究心快、眼快、手快、身快、步快,他愈打愈快,攻守吞吐,回转如意,少林五拳中“龙、虎、豹、蛇、鹤”五种拳法未使得一半,朱常鸿已处下风。

杨正朝突然猛喝一声,身向左转,一个“翻身劈击”,疾如流星。朱常鸿急忙后仰,敌掌去颊仅寸,险险未及避开。大明众侠客各俱大惊。朱杨二人翻翻滚滚拆了十余招。杨正朝在少林拳上浸淫数十年,功力已臻炉火纯青之境。只见此时杨正朝纵出数步,猱身再上,拳法已变,出招是“少林罗汉拳”。少林罗汉拳拳路清晰简明,短捷紧凑,灵活多变,出手似箭,收手如绵,一招得手,连环进击。朱常鸿仍以墨家拳谨守门户。

不数招,杨正朝忽然改使“少林花拳”,花拳是少林古拳法中的稀有拳种,属少林柔拳一派,以拳打卧牛之地,出手敏捷,打不露形,粘衣即打,手到劲发,离身消劲著称。少林花拳走的是轻柔飘逸一路,左盘右扭犹如迎风摆旗,技手攻守恰似风吹柳絮,起落进退宛若行云流水,张弛急缓好像海潮起落。杨正朝身随掌走,众人似见数十个人影来去。朱常鸿以静御动,沉着应战,杨正朝身法虽快,却丝毫未占便宜。

再拆数招,杨正朝左拳打出,忽被对方以内力粘至外门,这一招竟是太极拳中的“如封似闭”。但见朱常鸿拳势顿缓,神气内敛,运起太极拳中以柔克刚之法,见招破招,见式破式。原来朱常鸿见杨正朝方才那拳来势极猛,担心墨家拳受不住,然后使起先前和阮鹤亭切磋过的太极拳把杨正朝的来拳粘了出去。众侠知道朱常鸿只有山河神仙这对师父师母,并没有投入武当派门下,看见他使了一招太极拳的招式,都不免面露尴尬之色。

幸好兵变军士却不清楚众侠的师承,故此也没嘲讽朱常鸿。朱常鸿打起精神,小心应付。杨正朝忽地一个“虎扑把”,拳法又变,顷刻之间,连使了武当长拳、三十六路大擒拿手、分筋错骨手、岳家散手四门拳法。众人见他拳法层出不穷,俱各纳罕,不知他还会使出甚么拳术来。朱常鸿以不变应万变,墨家拳融会贯通,得心应手,门户谨严。

他自从天启四年秋下山以来已经三年有余了,大小上百战,似杨正朝这般兼通各路拳术的对手虽然未曾会过,虽然他有见识过一些好手通晓几个派别的拳法,但那都只是蜻蜓点水般的略懂皮毛。燕仙山又时常教导他拳术贵精不贵多,专精一艺,远胜驳杂不纯,然见杨正朝每一路拳法所知均非皮毛,也不禁暗暗称异。酣斗中杨正朝突然左足疾跨而上,一脚踏住朱常鸿贴里袍角,一个“虚步推掌”,左掌向他下盘切去。

朱常鸿一抽身竟未抽动,急切中一个“燕子翻身”,只听得嗤的一声,贴里前襟齐齐撕去,朱常鸿自己也被牵绊了住了,踉跄了一下。杨正朝看见胜利在望了,得意笑着说了一声“承让”。但是话都还没说完,杨正朝向下便倒。原来朱常鸿在踉跄间,伸手点了杨正朝腰间的“府舍穴”。“府舍穴”归属足太阴脾经,此穴被点,杨正朝半身麻痹,站也站不住脚了,身体晃了几下就要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