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好运落在他头上。
赵国华吃了简单的早饭,穿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出了屋门。
正值初冬,昨天晚上下了一点雪,院子里铺了薄薄的一层,像白色的绒毯。
赵国华呼吸一口清新而又香甜的空气,神清气爽。他看了一眼属于自己的小院子,有种小小的满足感。
这个狭长的小院子,包括赵国华身后的一栋两间房,是位于京城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里的后罩房。
而赵国华是一个穿越者,原身因为突发心梗而死,他占据了这具身体。
赵国华刚穿越来的时候吃了一惊。
他发现自己不仅穿越到了60年代的京城,更是穿越到了情满四合院的世界。
不过赵国华很快接受了这一切。
虽说四合院里的人,包括易中海,刘海中,闫埠贵聋老太太,秦淮茹,傻柱,还有三位大妈,再加上许大茂,仔细算算没一个好人,但是赵国华依然非常高兴。毕竟穿越又让他有了新的生命。
前世赵国华同样因为心梗而死,和这具身体算是同病相怜了。
不过原身似乎更惨一些,他的妈妈在他八九岁的时候因病而亡。父亲又在去年离他而去。剩下孤零零的他又死于心梗。
赵国华现在想想,难怪在原著当中没看到过四合院的后罩房,是因为没有住户。
至于这房子去哪儿了?估计是被拆了。想想原著当中刘海中和闫埠贵私建的房子,那些砖瓦是哪儿来的?恐怕就是这后罩房。
此时的后罩房看起来就很破旧了,西面房顶的瓦都破了,瓦带也折了。整栋房,到了夏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这样的破房子重修一下得花不少钱,还不如新建。估计原身死后,这房子归了公家,没人修,又不能住人,最后塌了。
可见这原身生前生活的很贫困。
他父亲就是因为三年饥荒饿死了。
但不管怎么样,此刻的阳光属于赵国华。他身上的衣服虽然旧,但是很干净。虽然他的身材很瘦,但是很挺拔,容貌也相当英俊。
穿越过来的赵国华已经没有了原身的病痛,有的是新生的力量。
今天他要去红星轧钢厂接干爹的班,成为一名正式工人。
干爹是赵国华父亲的把兄弟,孑然一身的老光棍儿,临死前点名赵国华接班。
天冷了,早上四合院儿家家户户紧闭屋门,屋顶炊烟袅袅,一片烟火气。
赵国华通过聋老太太房西头的小道走进后院儿的时候空无一人。又路过许大茂房前,穿过月亮门来到中院看到了秦淮茹。
此时的贾东旭还没有死。
秦淮茹端着一个铝盆,看到赵国华精神昂扬的样子,微微皱眉,有些惊讶。
要知道,原身可是这四合院的病秧子,整日的无精打采。
“国华兄弟,这一大早的去哪儿啊?”秦淮茹立刻展开笑容。
秦淮茹穿着一件碎花蓝袄,脖子下面的扣子没有系,露着一抹雪白的脖颈。大概是因为早上忙,还没梳妆,头发乱蓬蓬的,但漆黑乌亮,衬托的脸白皙如玉。
秦淮茹的眼睛乌黑明亮,神态倦倦的,带着几分风流儿。
不得不说,秦淮茹长的挺漂亮。
赵国华也是四合院的老住户了,秦淮茹嫁进四合院时候的样子,他还朦朦记得。
赵国华今年只有20岁,秦淮茹嫁进来的时候他只有十岁。在四合院里他年纪算小的,傻柱今年都26岁了。
许大茂24,闫解成比许大茂还要小一岁。刘光天刘光福兄弟比赵国华还小,都在上学。
秦淮茹今年28岁,正走向成熟。
“我去红星轧钢厂。”赵国华笑着回一句。
刚穿越来的时候,赵国华还有点担心这些禽兽恶脸相向。可生活了几天发现禽兽们并不像有些小说里描述那样凶恶,至少表面上看起来还不错。
当然,人心隔肚皮这个道理赵国华还是懂得。况且他很了解这些禽兽。
赵国华的原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既然秦淮茹笑着打招呼,赵国华自然笑着回应了。
“对了,我听说了。”秦淮茹说,“你能接你干爹的班是吗?”
“是啊。”赵国华点点头,笑了笑就要走。
秦淮茹依然笑道,“那感情好啊,以后你就是工人了,有工资了。”
赵国华又回头笑了笑,然后走了。
秦淮茹抿了抿小嘴,有点羡慕。
“唉,这个病秧子运气真好,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干爹,是不是也能成为工人?”
走过穿堂来到前院儿又遇上了闫埠贵,闫埠贵推着自行车要去上班。
这是一辆八成新的二手自行车,至少价值八十块。
赵国华有时候很奇怪,闫埠贵工资在四合院里算是低的,人口又多,却能买一辆二手自行车,易中海工资最高,却没有自行车。
“哟,这不是国华吗?”闫埠贵推了一下眼镜,神色惊讶。
“三大爷,您这是要上班吗?”赵国华笑着问。
“是啊,我当老师的就得早去。比不了老易傻柱他们那些工厂的工人。”闫埠贵上下打量赵国华,然后笑道,“倒是你小子挺精神啊。”
以前赵国华身体羸弱,经常得病,所以此时赵国华神采奕奕的样子让闫埠贵吃惊。
至于赵国华有心脏病的事儿四合院儿没人知道。
别说四合院的人了,就连赵国华自己都不知道,他只是时常觉得心口窝疼。
这个年代的人有点小毛病基本不去医院,能挺就挺过去。实在挺不过去再去医院。
像心梗这样突发的疾病自然无法预防了。
赵国华笑了笑。
“国华你干嘛去?”闫埠贵又问。
“我去红星轧钢厂办理接班手续。”赵国华回道。
“啊呀,我想起来了。”闫埠贵一拍脑门说,“你干爹因工死了,你可以接班。”
赵国华点点头,说了再见。
闫埠贵看着赵国华走出了院门,撇撇嘴转转眼珠儿,嘟嘟囔囔的说,“嘿,真没想到啊,眼看这小子分配不上工作下乡种地。没想到好运就落到了他的头上,能接班了。他这个干爹死的也是及时。你说我家解成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干爹呢?”
闫埠贵说的没错,经历三年灾害,很多工厂都停产了,就业压力很大。
像赵国华这样的待业小青年根本没有地方安排,只能让他们下乡参加农业劳动。
当然,这个时候还不叫上山下乡,户口依然在城里。只是干农活苦,城里的小青年都不愿意去。
如果不是因为赵国华的叔叔因工而死,那么赵国华大概率像闫埠贵说的那样下乡种地了。
幸运的赵国华来到了红星轧钢厂,直接去了办公楼,敲开了生产科科长的办公室。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