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 第995章 大唐的强盛之路,正是由这样一个个坚实的脚印铺就而成!
换源:


       (感谢有木兮木有支持500点。)

而这时候,坐在上首的武帝,她的目光变得格外深沉起来。

她看向了坐在下首最前头,即便重伤初愈、仍被特许坐在锦凳上参加朝会的杜清晖身上。

“镇海大将军、苏州刺史、充江南东道观察处置使杜清晖,上前听封!”

杜清晖在侍从的搀扶下,勉力起身,上前拱手行礼,他的脸色虽苍白,但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

“杜爱卿为大唐开疆拓土,血战负伤,忠勇无双,此乃武将本分,朕心甚慰!”

武帝先是肯定杜清晖的战功,随即话锋一转,“然,朕今日要赏的,并非你斩将夺旗之功,而是你为我大唐带来的......社稷之瑞!”

满大殿的众臣皆屏息凝神,李三娘她站在自己个儿的位置上,这会子心中也是有些惊讶的,不知是何等的“社稷之瑞”?

“杜爱卿三年前自海外险地带回‘地瓜’一物,”武帝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郑重,“朕已令司农寺在皇庄秘密试种两载。

此物不择田地,耐瘠耐旱,山坡丘地亦可生长,且产量极高,亩产数十石乃至更多!

其块根可为主粮,茎叶可为菜蔬,能活人无数!”

“轰!”

地瓜的特性从武帝口中说了出来,一整个儿大殿的文武百官终于是忍不住爆发出了一阵巨大的惊呼声和议论声来!

亩产数十石?不择田地?

这简直是天赐的神物!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唐各州府里那些贫瘠的山地、干旱的边陲,都能种出足以果腹的粮食!

意味着在大灾之年,朝廷有了更多的底气去应对饥荒!

这意味着大唐的人口承载力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级!

其战略意义,甚至不亚于开疆千里!

杜清晖带回的,不仅仅是一种作物,而是给大唐这个庞大的帝国开了又一道保险,这就是给万千生民的活路!

“杜爱卿此功,非战功可比,乃活国之功!”

武帝斩钉截铁的继续说,“朕要加封杜清晖为苏国公,食邑千户!

赐匾‘功在社稷’,赏黄金千两,绢帛两千匹!”

这份封赏,厚重无比,国公之位,已是人臣极致!

但满大殿的百官无人觉得不妥,与地瓜这一作物带来的巨大价值相比,再厚重的封赏也显得相得益彰。

“圣人谬赞,此乃臣在海外偶然所得,能于国有利,臣亦欣喜万分,不敢居功至此!

杜清晖挺直身板对着上首的武帝谦逊道。

地瓜的重要性,哪一个异人不知道呢?

杜清晖他当然深知此物的重要性,听到武帝所说,他的心中亦是澎湃。

一场大朝会,武帝擢升李三娘、毕琼岚、常思远,重赏杜清晖。

这四人,一位护佑万民生命健康,一位增产天下粮仓,一位革新工具传播文明,一位带来战略新粮。

他们的领域不同,性别不同,出身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大唐的繁荣稳固,做出了实实在在、影响深远的巨大贡献!

武帝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天下——这才是大唐最需要的人才,这才是值得尊崇的功绩!

大唐的强盛之路,正是由这样一个个坚实的脚印铺就而成!

朝会散去,武帝在大朝会上给四人封赏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向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飞向大唐的四面八方。

人们议论着那位传奇的女医官,那位增产的女农官,那位巧思的工匠官,还有那位带来祥瑞的国公爷。

他们的故事和他们所带来的改变,正悄然塑造着一个更加繁荣、更有韧性的伟大时代!

退朝之后,李三娘走出了宣德殿。

一出宣德殿,步入到那一片灿烂的独属于二月的阳光里,李三娘她就能清晰的感受到身后那些郎官们目光的重量——有灼热的钦佩,有冰冷的审视,亦有复杂的权衡,更有重如万斤的嫉妒!

二月的阳光洒在李三娘她身上所穿的绯色圆领官袍上,熠熠生辉。

李三娘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往后,待得她换上了紫袍衣裳,这些人的心里怕不是更得对她由嫉妒生恨了。

到时候,那身儿紫袍怕不是如同燃烧的火焰,既会照亮她的前路,也无疑会使她成为这偌大长安城中一个更为醒目的靶子。

权力之巅,风必摧之。

李三娘她深知,今日的擢升与荣光,他日或许便会成为他人攻讦的由头。

朝堂之上,从无真正的风平浪静。

获得了更高的权位,也意味着要承担了更重的责任和更严峻的挑战。

但,她,李明芳,无所畏惧!

这番思量并未在李三娘的心中激起半分恐惧,反而像一块投入湖心的巨石,让她那份济世的信念愈发沉静而坚定。

玉门关外的风沙,磨砺了她的医术,更锤炼了她的意志;

凉州救治杜清晖于生死一线,让她窥见生命的脆弱,也让她坚定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决心;

方才宣德殿上她直面其他郎官质疑的抗辩,则让她明白,要实现那“悬壶济世天下康”的宏愿,仅凭一腔热忱与一手银针是远远不够的。

她需要如今日这般站在更高的地方,手握能劈开陈腐荆棘的权柄,发出能让更多人听见的声音!

她的手中,终于握有了能够更大程度实现自己医学理想和济世情怀的权柄。

医学之道,不仅仅是治愈一个个病体,更是要涤荡蒙昧的观念,建立普惠的体系,让医者之仁心能通过政令之渠道,泽被四海,恩及黎庶。

这条路,注定漫长而孤寂,布满了来自传统、利益乃至人性的重重关隘。

但李三娘她的脚步没有丝毫迟疑。

这时候,她抬头望向宫墙外那片广阔的蓝天,心中一片澄明。

为了心中那份对生命至高的敬重,为了天下那些仍在病痛中煎熬、亟待援手的苍生,她必将一如既往,坚定的走下去。

纵前路漫漫,荆棘遍布,此心亦不改其志。

她的理想,如同她身上的绯袍,炽热而鲜明,必将在这大唐的盛世华章中,烙下独属于她李三娘的,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