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吾为柱国在大周 > 第六章夺爵(二)
换源:


       悠悠然过了数日,沈御每天固定的活动便是在城里四处走走,看一看新奇的事物。或者探寻一下书店勾栏,看一看此处的人平日里都在做些什么,然而他更喜欢的是找个地方吃些东西,这个古代的茶点是极好的,饮食也颇为健康,不由得沈御每天吃吃吃,整个人也变得快活起来。

年过完了,似乎整个武城都进入了常态,节日里的热闹慢慢消散,笼罩在大家头上的那片疑云又倏忽飘了回来,贡金官家收了上去,但迟迟没有下文,既没有前往宗庙去祭拜,也没有发出诏书对各个人家进行褒奖。沈御也时刻警醒着,按他的推断动作应该就在近几日。

有关京城的动向他也是大概打听了一些。沈家的人每每交头接耳凑在一起讲话时,常常把沈御家撇开,也把沈三娘子和他家的下人撇开,在这种情况下,想了解其他各房的思忖也颇费周章,不过沈御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他认为这里面必然有蹊跷,如此下去,只是等待官家那边做些决断罢了。

再等几日,等几日,说不定就有变化了。沈御暗暗地劝慰自己,每一个人在做决断的时候,心里总是会忐忑的,沈御也是如此,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把梭哈豪赌对整个沈三娘子家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他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他也相信自己的判断,只是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每一个人都会忐忑,心态也会不稳。

黑夜笼罩着武城,但黎明终究会来到。几个城防营的官兵在城门周边四处巡逻,等待着天亮下一拨人来换岗。最近这段时间武城还算太平,来往的客商诸多,城防营的官兵期待着下一拨人替换他们之后,好换下鞋帽来出去歇息顺便喝几壶老酒吃一碗面,然后回到家里倒下头呼呼大睡。

一阵响亮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伴随着晨曦的阳光划破黑暗最后一丝宁静,城防营还没来得及换防,但嘚嘚的马蹄声让他们瞬间清醒过来。三个人六匹马,都穿着黑色的铠甲,在脖颈后插着的那面黑色的小小锦旗彰显着他们身份的特殊。

玄甲亲卫,见之如面圣。

一些年轻的官兵只是听说过玄甲亲卫的名号,年长的兵丁会给他们绘声绘色的描述数年前的那场血战,还有玄甲亲卫来往飞驰的情景,与寻常的部队不同,玄甲亲卫每人会配两匹马,所持的兵刃也是整个大周最先进的。他们在作战的时候会身着玄色重甲,平时则会穿玄色的皮甲,平日里玄甲亲卫代表官家寻查四方,官家如有特殊的急诏,也会派玄甲亲卫去传达,故民间有玄甲亲卫见之如面圣一说。在战场上,玄甲亲卫骄人的战绩也使得敌国威风丧胆,早年间800玄甲为硬扛一万北燕军的骄人战绩使其名扬天下,那场发生在周与北燕之间的血战使敌国见到玄甲亲卫都不寒而栗,一定程度上他们便是死神的代名词。上次战争以两败俱伤大周丢掉北方大片领土收场,但明眼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场休战协议,而不是长久的和平。此后数年,两国间虽无战事,但都摩拳擦掌整备军武,欲治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开门!”巡防营的官兵慌慌张张地喊道,只听得吱吱呀呀的声音,城门打开了,三名亲卫鱼贯而入,马蹄声敲在石桥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从现在起执行宵禁直到天亮,天亮之后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听明白了吗?”领头的那名亲卫对着城防营的副将说道。

“诺!”说罢巡防营的副将便领命而去,三名亲卫径直策马奔向官府。

天亮了,武城似乎参杂着一丝紧张的气氛,城门紧闭,街上巡逻的官兵也多了起来。沈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照例想去街上溜达,吃些餐食饱腹,但是刚还没走出家门,便被人拦了回来。

“请沈公子回家稍作歇息。”

“出什么事了?”沈御大为不解。

“还请沈公子不要为难”

“我是不是今天就不能出去了?”

“正是”衙役也懒得解释。

沈御就这样被堵回了门里。

“看来是真的要发生什么事了。”沈御爬上二楼,望着远郊轻声说道。

他不必等候许久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此时两名亲卫带着官府的人一起到了沈家大宅,还有一名亲卫去往沈延州的家中。

官兵在沈家大宅门前伫立着,两名亲卫走进了沈宅,简单直接的要门房通传沈府各房各院,让大家到祠堂里候旨。

“差不多是时候了。”当门房慌里慌张的喊沈御去祠堂的时候,沈御看了一下沈三娘子,缓缓说道。

“你打算怎么办?”沈三娘子问。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它去吧。”沈御答道,转身迈过了门槛朝祠堂走去。

此时祠堂已站满了人,大家交头接耳的议论,而沈家大老爷此时还在自家院儿里侍弄着他的鸽子。听闻门房通传,也听门房说玄甲亲卫已经站在了自家的祠堂里,便明白了七八分。

“悔吗?”沈甲大老爷心里暗自问自己,他笑了笑,也朝着祠堂走去。

沈家大老爷一到,其他人来不来的也便无所谓了,沈御在这儿黑压压的人群中,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静等着亲卫发话。

亲卫进来的时候,手里捧着一个黑色的管子,这个管子被封的严严实实,见到那个管子,大家便齐刷刷地跪了下去。沈御第一次经历这个场面,但大概也知道这个管子里面应该装的就是官家的敕令或者圣旨之类的东西。别人都跪下了,他也没有任何理由讲特殊,便也跟着跪了下去。

亲卫的声音很大,即便是这么多人即便站在角落里的沈御也听得清清楚楚,诏书里罗里吧嗦讲了一堆,其实就只有一件事情——夺爵。

总结起来很简单:就因为那个贡金,只有沈御家是足斤足两成色最好的,所以不必获罪,沈家的爵位也由沈御来承袭。但是至于家产沈家则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所有的爵产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由沈御承袭,仍归沈家,但另一半则收归国库归皇家所有。

沈家的爵位不变,由沈御来承袭,但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成色很不好,官家很生气,这些人家就贬为庶民重新编入军籍吧,沈家本就是军户出身,但一切重归于零,沈家的人还要作为军户继续国征战。对于如此决断,官家出的理由也很简单:沈家的富贵是皇家赏赐给你的,既然你对皇家都不够尊重和孝敬,那么我便夺取我给你的东西让你从头开始。

最后又给沈御重申了一下他的职责,沈家作为一方大族理应为国尽忠,沈御需要协助武州知州承担起以武城为核心的武州防务来,一方面要提供兵丁、参与训练人员,另一方面还要提供一些钱粮以充军资,为了让沈御师出有名,封他做了从六品的武州安抚使司副使。

沈御跪在那里静静的听,他能感受到四周的目光像箭一样齐刷刷的朝他射来,但领头的跪在最前面的沈家大老爷却纹丝不动,冷冷静静的听亲卫把诏书念完。

沈御脑子飞速的转着,他想到了这个结果,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当初谋划布局时的成竹在胸,现在他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沈家的大佬们是不会坐以待毙的,沈家的其他人听命自己也不会任由自己顺顺当当的袭爵,下面他所面对的不光是明面上的反抗,还有暗流的涌动,只是现在官家的人在这里,借助官家的威势利用亲卫的权威,还可以短时间内服众,但仍需要在短时间内把潜在的威胁去摆平。沈御暗暗地思忖。今天亲卫进来的时候,沈府人上上下下都没办法出门,可见官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让大家随意走动,也使得北边的探子无法向城外传递消息。如此一来武城尚在掌控之中,但是闭锁城门不可能持续太久,一旦城门大开,北边的动作就是我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既然沈御在武城有襄理军务的优势,作为世家大族也能抽出一些兵丁来,照这样下去如若外松内紧,时刻提防,短时间内到也会平安无事……沈御慢慢的做着计划,只要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就能安抚下人心来,打下自己的基本盘。

“也不知道为什么宣旨的不是宦官,而是这几名亲兵……”沈御还在这里琢磨这些细节,但听得那边诏书已经宣读完毕。

最后一丝余音在池塘里回荡过去,整个祠堂一点声音都听不到,大家的眼光齐刷刷的看向沈御,等待他下一步的动作。

“沈大人、沈侯爷,接旨吧!”亲卫拖着长腔。

沈御缓缓的站起来,不知什么时候还有一名亲卫站到了刚才宣旨的那两个人身边,想必是他的差事已经办完,沈御慢慢的走向那三个侍卫,他低着头不想让任何人看到自己脸上的表情。

“臣,沈御谢主隆恩!”他用低沉的声音答道。

“还请沈侯爷不负皇恩,不辱皇命。”亲卫答到。

“请三位大人随我稍作休息。”沈御向三个亲卫发出邀请,他想探探看看朝廷的口风作下一步筹划。

“也好”亲卫说着步出了祠堂朝院子里走去,早有一个家仆等在那里,沈御朝这个家仆示意,他便颠颠的引着三位亲卫亲为朝前走去,沈御默默的跟在后面。

此时祠堂里沈家众人鸦雀无声,突然间,一个身强体壮的汉子站出来朝沈御冲过去,没走几步便被众人死死的拉住了。此时只听见屋里面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愤怒的说:“你们还想造反不成?”

沈御装作没有听见,跟着三个亲卫朝自己的院子去了。

沈三夫人早已在家中恭候多时,派彩华站在院外瞭望着,远远的看着一个家仆引着几个身着黑衣的侍卫朝这边来,便赶紧回到屋子里朝沈三夫人禀告。

沈御跟着三个亲卫走进了院子,亲卫们环顾四周,看着这个小院子也确实破落了些,无可奈何的苦笑着摇了摇头,便由家仆引着走进了正堂。

说是正堂,沈三娘子家的两层小院儿着实小了些,正堂里摆着一张八仙桌和两个太师椅,堂下有四张椅子和两个茶台对立而放正堂两边用屏风遮着,一边是沈三娘子的卧房,另一边是书房兼着饭堂。

“见过三位上差。”沈三夫人深深的到了一个万福,便捧着茶水请三位亲卫坐下来。

“沈三娘子深谋远虑,孝心至诚,京城已经传遍了,下官也着实为沈三娘子家高兴。”领头的那个官差说道。

“孝心是臣下的本分,但要说深谋远虑,我一介妇人哪有什么谋什么虑,大人可是过奖了。”沈三娘子回答道。

“官家已然下诏,偌大的伯爵府从此以后便是沈大人的了,沈大人中匮乏人,三娘子作为当家主母,以后大小事宜内外操持还得沈三娘子多多过问。”

“这是沈家的家事,咱们宣完照,剩下的事情便由沈大人自己琢磨了。”另一位轻微笑道,“敢问沈大人,想好怎样操持这偌大的沈家吗?”

“还请上差指点。”沈御不知怎么回答,笑着把皮球踢了回去。

“既然诏已经宣完,沈家的事情也算办完了,只是官家安排我们三个在此地督办武州军务,少不得和知州大人、沈大人与一起谋划军事。沈大人作为安抚使司副使,回头也少不得碰面。”

“临走前,官家召见我们,给我们说沈家对朝廷是立下功劳的,你们在武州时,朝廷的官兵要随沈大人调遣。只不过,如若动用还烦请知会我们一声。沈府剩下的一应大小事务全凭沈大人处置,至于我们办完差回复皇命之后,这武州和沈家的大小的事务就得靠沈大人亲力亲为了。”

“有劳上差。”

一盏茶毕,三位官差欲起身告辞,此时沈三娘子款款走来。

“上差辛苦。”沈三娘子又深深的道了一个万福。

“诏命新至,家中慌乱,也没得给三位上差准备些什么,略备一点薄礼还请上差笑纳,”说罢沈三娘子便从袖口里掸出三个俏丽的小荷包来。

三位大人相视一笑,轻轻的拿手一拂便把小荷包揣到了袖口里,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沈三夫人,宫中的贵人还是记得你的。”

“那还请大人替我们母子在宫中多多美言。”

“那是自然。”中间那位淡淡的说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