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从宛城开始拯救大汉 > 第七十三章 被刺的孙策
换源:


       原本江夏城被东吴拿下对于孙家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孙策得父亲孙坚就是在江夏追击黄祖得时候被黄祖和吕公埋伏射杀,现在能够拿下江夏其实也算出了一口恶气。

但是,江夏城和江夏郡虽然拿下来了,黄祖和他的儿子黄射还有吕公都逃出生天,已经带领残兵败将入驻长沙郡。

这也就让孙策心里有些不痛快,好不容易在两面夹攻的优势局面下居然没有俘虏杀父仇人,这让孙策有着抑郁,所以在七月初拿下江夏以后经常在午后出去打猎,而且自恃武功甚高,基本不带护卫队和将领,只是带十来个亲卫就出门了。这也就给了有心人得可乘之机。

回来再说刺杀孙策得死士,与历史上来自同样的地方(许贡的门客),而且不单单是这一波死士,还有一波刺客(来自东吴统治阶级内部政见不一致的权臣),本身遭遇许贡门客刺杀只是小事,对于孙策来说三五个门客死士刺杀他反而有活动筋骨得功效,但是在孙策追杀许贡门客的时候,遇到第二波刺客,而且三十几人,由于孙策追击过快,导致亲卫没有跟上,连挡刀的人都没有,孙策武力超群,但是搁不住对面以死换伤,终究让对方在自己胸部,腹部和背部都砍伤,而且对方兵刃上有毒,最终孙策解决了所有刺客,但是自己身负重伤,被亲卫队带回江夏城。

江东振动,江夏城医疗条件不够好,周瑜紧急安排太史慈护送孙策吴郡,自己则不得不留在江夏主持大局。

这也就顺了江东士族的意思,江东势力中,只有周瑜和孙策是一条心,其他鲁肃,张昭,陆绩等都背后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代表的是一方势力,他们组成的江东以孙策为首,但是又不是以孙策为首(政治决策如果对本地士族产生不好的影响就将出现矛盾),一直以来孙策都是曹昂政策得支持和学习者,例如工程兵修建道路,官府丈量土地分给百姓,促进商业稳定就业等等,曹昂地处宛城并州益州这种地广人稀,士族较少的地区,执行这些政策在曹昂强大的生财能力和政治能力下,以及丰富的粮草支持下得到了巨大的成功,而孙策在江东六郡执行以上策略,得罪了绝大部分士族,这也是刺客袭击的原因,“解决了孙策就能够解决江东六郡不利于士族的政策,因为除了孙策谁也不能也做不到面对士族还能压制”,尤其分田到户政策和修路政策让地方士族原本的土地兼并和假扮劫匪等生财之道被堵死,虽然明面上谁也不会说啥,但是在知道许贡门客准备刺杀孙策得时候他们谁也没通知他们的主公,甚至支持了一下,就这样,江东士族让孙策重伤昏迷,江东孙家变得混乱不堪。

周瑜也是看到江东局势得复杂,在失去孙策以后他无法再压制江东士族的决策,就带领精兵在外驻防,最少手中能够掌握江东精锐,让他们能够投鼠忌器,不至于肆无忌惮的欺负孙家得老弱病残。

在吴郡得第十天,也就是八月初五,孙策凭借着强大的身体素质扛了过来,清醒了一阵,孙权,吴国太,程普黄盖张昭等重臣皆探视过后,孙策自知命不久矣,对江东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安排,并点名孙权接任扬州牧,虽然周瑜没有回来,但还是给周瑜留下一个大都督得称号,主要负责江东六郡得军事管理,给孙家有一个保障。

对于孙策执行的曹昂倡导的政策,江东六郡士族坚决反对下,废除了分田到户制度,而重商和道路他们都是获利者,所以还大力推广了,是非功过也是一时无人说。

孙策未坚持超过8月,直接撒手人寰,整个江东六郡百姓感觉到了领袖的逝世对于他们的打击,士族掌权者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民生,百姓沦为当权者得玩物。

这些事情从孙策遇刺,曹昂得到消息其实已经想到,但是他也没有任何办法,毕竟,他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和兵力去解决复杂的江东六郡,能够顺利压制荆州就已经是极限了。荆襄九郡数十年没有经历战乱,积攒下来的实力不是曹昂在南阳折腾几年就能好上的,战争潜力巨大,加上荆州还有刘备刘磐等人,稍有不慎就会让他们快速成长对自己造成大量伤害,所以只能让江东随便了,这也为后期江东偷袭朝廷势力埋下了种子(作为盟友,朝廷军队实际情况了解大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