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颎(jiǒng)在隋文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广平南陈,是高颎出谋划策。】
【隋朝立法度,是高颎一手包办。】
【但他却同时得罪了三个人,并因此加速了太子杨勇的被废过程。】
【得罪哪三个人?】
【皇帝、皇后以及杨广!】
【开皇十九年(599年),此时隋文帝对太子已有猜忌,再加上独孤皇后从旁挑唆,直接导致朝堂出现了废立太子风波。】
【而高颎和太子却是儿女亲家!】
【太子和权臣混合反应,生成了皇权斗争的催化剂。】
【这直接导致了隋文帝对二人同时失去信任。】
【于是在同年,隋文帝从东宫选取卫士充当自己的护卫,以此来削弱东宫势力。】
【但此时高颎却坚决反对。】
【这进一步加深了隋文帝猜忌之心。】
【而得罪皇后,则是由于皇后诛杀了皇帝宠妃。】
【皇帝愤怒,想找独孤皇后要个说法。】
【而此时高颎又说了不该说的话:陛下怎能以独孤后一妇人而置天下于不顾?】
【这句话自然是传到了独孤皇后的耳中。】
【至于得罪杨广,那就更简单了。】
【杨广平南陈时,马上就想把陈叔宝妃子张丽华弄到手。】
【而高颎却一刀诛杀。】
【这对杨广来说,简直要比杀他爹娘更加难受。】
【一下子得罪这三个人,而这三个人恰好又是太子的对立面。】
【对此时风雨飘摇的杨勇来说,这个人才却是显得有些讽刺了。】
杨勇一边看着光幕,一边尽力控制住自己不挪动双脚。
倘若眼前的皇帝父亲真如神迹中所言,容易生出猜忌储君之心。
此时如果自己有一丝多余的动作,则父子相疑的种子霎时便开花结果!
杨坚死死盯着光幕,脑中在飞速转动。
“朕居然会昏聩到如此地步!”
此时光幕中又飘来了弹幕。
【嬴政:哎哟,说你侮辱了皇帝,还真没说错!】
【嬴政:唉,高颎给朕多好啊!】
【刘邦:政哥说得对!】
【刘彻:高祖皇帝说得对!】
【李渊:唉,可怜我那勇哥啊!】
【李世民:可怜我勇叔啊!】
【朱元璋:好好好,有这么多例子,咱定能将大明治理得千秋万代!】
杨坚看着这些弹幕,不禁怒从中来。
随手抄起一旁的长剑,对着书案乱砍一通!
杨勇见状,整个身子像被冻僵了一样,纹丝不敢动。
“杨勇!”
“儿臣在!”
“你的位置,谁都不能动!”
“朕说的!”
杨勇闻言一怔,随即反应过来。
急忙跪拜道:“父皇英明,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光幕中的声音,将父子二人思绪重新拉了回来。
【最后,杨广夺嫡相关方的最后一个人——杨素。】
【杨素在隋文帝一朝,也算是出类拔萃,文武双全之人。】
【这个有点让隋文帝对其言听计从,深信不疑。】
【但另一面的杨素,却是善于政治投机,打击异己,瞒天过海,不择手段。】
【这是隋文帝看不到的。】
【正是由于杨素善于隐藏城府,让他成为协助杨广弑君篡位的关键人物!】
“太子,朕刚刚没听清,这最后一句是什么?”
“是……是……”杨勇额头止不住地冒冷汗。
“说!”杨坚语气极为激动。
“回父皇,最后一句说的是,杨素协助杨广弑君篡位。”
“好好好,杨素还真是个好臣子!”
光幕画面继续闪动。
【也正是杨素,让隋文帝坚定了废黜太子的决心!】
【作为政坛老手,帝后废立太子的想法,杨素不可能没有感觉到。】
【同样,作为太子的杨勇,感受则更为深刻!】
【但杨勇只能整日惴惴不安。】
【而隋文帝也知道杨勇的不安,便派杨素前往东宫观察杨勇动静。】
【此时杨素的骚操作就来了!】
【杨勇得知杨素前来,身穿礼服迎接。】
【而杨素却故意不入门,以此来激怒杨勇。】
【杨勇对杨素的侮辱之举,愤懑不已。】
【杨勇本就惶惶,愤怒也是控制不住。】
【但在杨素向隋文帝复命,就变成另一个版本。】
【他对隋文帝说:太子有怨,恐有变故,还请陛下防备!】
【在此之前,独孤皇后已然派人收集杨勇过失,并添油加醋上报给隋文帝。】
【杨广也贿赂东宫小人,罗织杨勇罪名上报。】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隋文帝终于信以为真。】
【于开皇二十年(600年)九月,正式下达废黜太子杨勇的诏书。】
【并于同年十一月,立杨广为皇太子!】
“我儿委屈啊!”杨坚不禁大喊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