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汉高祖时空。
“我等起兵造反,全因前秦暴政,天下百姓苦其久矣!”
“这朱棣乃是宗室藩王,没有个合适理由,还真成功不了。”
刘邦语气中带有一丝造反有理的骄傲。
……
【于是朱棣和姚广孝,充分阅读洪武朝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不管老朱对藩王多有信心,但毕竟是皇帝,对于造反有高度的敏感性。】
【因而老朱定了这样一条:
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关键在于天字密诏。】
【但是朱棣和姚广孝选择性忽略,只声称朝中有奸臣,喊出了青史留名的四个字:“奉天靖难”。】
此时大明虽然刚开国,百废待兴。
但是朱元璋心中已经为大明的未来设计了部分蓝图。
其中就包括完备的法律条文。
朱元璋看到浩如烟海四字,心中就断定这点是成功了。
但看到朱棣和姚广孝居然曲解自己的条文,还拿来做造反依据。
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好啊,朱棣你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一旁的朱标见状,连忙将朱棣护到身后。
“爹,说好了不生气的。”
“咱又没说要打他!”
此时画面中飘过一条弹幕。
【嬴政:小朱,你的儿子可以啊!】
朱标随即回应,但显示还是朱元璋的名字。
【朱元璋:秦始皇,您还嫌添乱不够吗?别怪我不尊老!】
【刘邦:哈哈,政哥竟然被后辈骂了,好惨。】
【嬴政:来人,去沛县,找到刘邦!】
朱元璋看着朱标的反应,气也消了一大半。
“咱倒要看看你的好弟弟怎么造的反!”
【士兵、钱粮、理由都准备好了,还差一份仪式感——誓师动员大会!】
【但大会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意外。】
【朱棣演讲过程中,突然风雨大作,房屋上的瓦片被纷纷吹落。】
【在那个迷信盛行的年代,就算贵为皇族,朱棣也不禁认为这是老天不赞同自己造反。】
【可姚广孝是何许人也?】
【姚广孝充分发挥辩证思维,声称这是真龙飞天,必然有风雨相随,瓦片落地,乃大吉大利之兆。】
【就这一句,将老天爷砸场子变成了老天爷的助威。】
这下不仅仅是朱元璋,连朱标都黑下脸来,看着朱棣。
……
大唐,唐太宗时空。
“这和尚黑白颠倒的能力,真是不一般啊。”李世民赞叹道。
“看来这下朱棣是再无顾虑了。”长孙无忌说道。
“诸卿可以看看这后世之人是怎么打仗的,有什么与大唐不同,有什么是大唐值得学习的?”
李世民给议事堂定了基调。
……
【朱棣再不犹豫,起兵造反,一往无前,绝不后退!】
【此时朝廷直面造反大军第一位将领却不是什么开国名将之后,而是一位名字不甚吉利的将领——宋忠。】
【在整个局中,宋忠是微不足道的。】
【重要的是,他驻守的怀来。】
【朱棣占领北平后,北平附近的朝廷南军群龙无首,尽皆朝怀来而去。】
【历史的阴差阳错,让宋忠名字留在了史书上。】
【面对乱局,宋忠表现出了惊人勇气,极短的时间内,便将乱兵重新编队。】
【同时为了尽快恢复士兵的战斗力,迎接朱棣的造反大军。】
【宋忠只能编造谎言,说在北平士兵们的家属都被燕王杀掉。】
【士兵一开始也是群情激愤,斗志高昂,要为家人报仇雪恨。】
【可战场上父子兄弟表哥堂弟的喊声此起彼伏,宋忠好不容易收拢起来的军心,被瞬间瓦解。】
【宋忠的脸被朱棣打得生疼。】
【没有办法,宋忠只好亲自上阵,最后兵败被俘。】
【可面对朱棣的劝降,宋忠严词拒绝,对得起他的名字。】
“的确是忠心之臣,可战场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李世民无奈叹道。
如今大唐已经灭了突厥,但魏晋五胡乱华以来,中原周边的夷狄部落数不胜数,还有一个高句丽这个万里大国。
因此,大唐必须要保持绝对的军事优势。
军事人才更是重中之重!
“无忌,撰写一份武将名单,交朕过目。”
“臣遵旨。”
……
大汉,汉武帝时空。
“这宋忠打仗能力不行,保密能力也不行。”刘彻一针见血。
一旁的霍光毕竟还不是后来权倾朝野的大臣,况且现在还是在武帝手下。
因此自然是不明白武帝的意思,便问道:“敢问陛下,这保密能力从何谈起?”
“这宋忠用谎言来收拢军心,算是无可奈何中下下之策。
可从结果能知道,这个策略定是被朱棣知晓,否则那此次彼伏父母兄弟叫喊声从何而来的?”
霍光恍然大悟。
刘彻继续说道:“终究还是能力不足,兵败了也在意料之中。”
“陛下英明!”
……
大明,明太祖时空。
“看来还是有人不想同流合污的,朱棣,你说呢?”
“爹说……说的对。”
……
大明,明成祖时空。
“哎哟,老大,朕就打半年。”
“没钱。”
“那就仨月。”
“爹,仨月?您还不如派二弟去北边逛逛得了。”
父子孙四人注意力都不在神迹上,毕竟都是当事人。
都在争论明年出兵漠北的事情。
“说什么都不行是吧?”朱棣收起笑脸,神态肃然。
“爹,不是儿子说不行,赈灾,造船,还有朝中各项用度,都是银子,是真没钱。”
朱高炽作为常务副皇帝,对朝廷财务了然于胸,有理有据。
这让朱棣有气都不知道怎么发。
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见老爹都被怼得哑口无言,自己就更不知道开口说什么好。
此时朱瞻基却开口道:“爷爷,孙子有个主意。”
朱棣闻言,不禁喜上眉梢,笑道:“瞻基快说。”
“大明如今虽有郑和下西洋,孙儿冒犯直言,直接废除海禁,重现宋朝海贸,增加税收。”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