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古人看我刷视频,怎么全都破防了 > 第二十章:宋朝经济富足,可关百姓何如
换源:


       所以,为什么当时的赵构可以临危不惧。

可现在的他就只能偏安一隅呢。

其实想想也可以理解。

这样的行为在现代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群体同化或群体效应!

或者可以用一个非常贴切的成语来形容。

乌合之众!

而群体同化是指一个个体在群体中逐渐采纳群体的观点、态度和行为,以融入群体并符合群体的期望。

这可能导致个体放弃原有的观点和行为,接受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观念。

从而形成一种一致性。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人类社会和动物群体中。

否则你根本就无法解释。

为什么赵构在金军,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可以义愤填膺。

反而当了皇帝就成为了缩头乌龟。

所以我估计当时的真实情况就和刚刚的劝诫一样。

就算赵构自己愿意去北伐。

那那些文官又怎么可能放弃自己手中的利益。

要知道北宋的沦陷对于南宋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损失。

用现在的话来说,北方就算全没了。

管我江南何干?又不是我们弄没的。

而此时的赵构也是被迫迁都。

就相当于是放弃了皇室在北方的基业前往了南方。

而南方虽然经济富裕,但同样的。

这里的世家大族也是数量众多。

甚至可以这么说。

此时的南方士族,是完全拥有废立皇帝的实力的。

这就好比是你自己家了。

无奈就只能搬到和自己一个屋檐的朋友家。

虽然房产证上确实是你的。

但是你的朋友在家里养了好几条猎狗,并且他自己也是一个整天健身的肌肉猛男。

并且此时警察也说。

这都是你自己的家事,我们无能为力。

只要他不打死你我们就不能出警。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构就只能依附于南方的世家大族。

不要用今天的某个什么公司来带入到世家之中。

因为宋朝的世家实力是非常恐怖的。

经济重心的南移,航海业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

基本上所有的钱都被官员给捞走了。

虽然宋朝每年的赋税看起来很高,感觉普通的百姓也可以生活的很富足。

但真相就是,在宋朝。

大宋民众不但自身生活困苦,连杨白劳都不如。甚至在身丁钱(人头税)的压力下,连生育后代都成了问题。

《方逢辰《田父吟》》

《苏轼《夜泊牛口》》

《《答凌解元书》记载宋朝:“田野之民,食糟糠,此诚可悯……山居之民,尽掘蕨根而食。”》

《《宋史》与《宋会要辑稿》记载宋朝有些地区“县无完村,村无全户”,或“阖门饥死,相率投江”,或“枕籍而死,不可胜数。甚者路旁亦多倒毙,弃子于道,莫有顾者。”》

《刘攽《江南田家》云:“官家不爱农,农贫弥自忙。尽力泥水间,肤甲皆疥疮。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

《……》

所以,宋朝的钱基本都落入了大族的手里。

而赵构为了钱,也就必须跟那些大族形成依附的状态。

或许你可以说。

那赵构有士兵,有军队啊,直接弄死他们不就行了。

但是俗话说得好。

谁有钱谁才是爹。

世家大族掌控了南宋的经济命脉。

它们给赵构钱!

作为交换,朝堂上也充斥着世家大族的子弟。

而军队的粮饷基本也都源自他们。

谁有钱谁没钱,这还看不出来吗?

世家给钱让你吃饭,就连皇帝都要受他们的摆布。

而且因为杯酒释兵权。

导致武将对于军队的掌控力极低。

所以赵构连一个拥有军队的将军都拉拢不了。

又该如何向给军队发放粮饷的士族开战呢?

所以稍微带入一下。

我们其实就不难看出为什么岳飞庙里跪着的是秦桧而没有赵构。

难道只是因为赵构是皇帝不能下跪吗?

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的话,现在早就是人民的国家。

难道研究历史的大牛还不敢建议吗?

所以事实的真相就是。

赵构此时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傀儡皇帝。

而在他的身后,则是控制着南宋所有经济命脉甚至是军队的南方官员以及世家大族。

所以在考量之下。

秦桧!

这个生于黄州,父亲秦敏学,这个做过玉山县令、静江府古县令。

岳父王仲山,其爷爷王硅,也是仁宗时候的宰相。

毫不客气的说,他其实就是代表着南方士族的传话筒。

……

求大家送一些鲜花和评价票。

作者在此多谢各位对于本书的大力支持了。

此外,上面的内容都是作者的真实考量。

毕竟宋朝时期的士族一点也不弱。

盘根错节加上金钱的腐朽,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

而赵构是一个从北方来的外地人。

怎么可能斗得过几乎坚不可摧的士族集团。

至于宋朝百姓的生活状态,作者也是完全结合了史料。

不喜勿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