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位面。
纣王不由瞪大眼睛。
“王叔,华夏的一天?这华夏,是为何意?”
也不怪纣王不知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从考古来看,华的概念与仰韶文化有关。
有认为“夏”是从夏水(即汉水)得名,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
《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高台上。
看着巨幕里的标题,比干皱眉思索片刻。
“大王,华或与华胥氏有关,夏则为夏氏。”
“臣猜测,此巨幕所出现之画面,或为后人以大道术,投影于我殷商。”
“而华夏,即为后人,对这片土地之称呼。”
纣王不由大惊失色。
“后人以以大道术,投影于孤之殷商?”
比干点头。
“正是!”
“华夏的一天:历史中的人们,一天中都在做什么?”
“这句话中,有历史二字。”
“史即史书,史事。”
“由此观之,巨幕中的华夏和历史,必要是后世之人所为!”
此言一出。
纣王虎躯一震。
不由暗想。
“后世之人,竟然有如此能力?”
“莫不是,后世之人,已经获得天降之力?”
纣王不由激动起来。
如果后世之人,能够获得天降之力。
那他,作为一国之君,是不是也能够获得这种力量?!
想到这里。
纣王死死地盯着天上的巨幕。
想从巨幕,看出端倪。
……
殷商如此。
往后的各个朝代,自然更能推测出。
华夏,即为其国。
历史,即是后世。
随后,视频开始播放。
一开始,是一个旁白,带着字幕。
【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又是六十分钟,三百六十秒。】
【一天之中,每一刻的你都在做什么?】
【每一秒里,你是否虚度?】
【华夏历史,夏商以降,四千余年,多少个人物英雄,全都雨打风吹去!】
【秦皇一统,汉武征伐。魏武挥鞭,唐宗天策。】
【帝王将相,贩夫走卒,每一秒里,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正在呼吸着!】
【那么……】
【如果把历史中的人物,浓缩在一天中。】
【你可知道,你所熟悉的那些历史人物,会在这一天中的某个时间里,正在做出怎样闪光的事情?】
【让我们,走进这普通的一天中去吧!】
……
殷商位面。
“夏商以降,四千余年!”
“岂不是说,这巨幕所显示的内容,来自四千年后?!”
纣王不由震惊。
比干也是大惊。
他只是猜测。
万没有想到,这巨幕,居然真的来自后世!
而且,还是四千年后的后世!
……
大秦位面。
赢政同样目瞪口呆。
这一段旁白。
始皇一统四字,只让他稍感满意。
后世,还记得自己的功绩。
而他震惊的,无非是【夏商以降,四千余年】八个字。
这里面,透露的消息实在让人震惊。
“丞相,你可知,我大秦距夏商,有多少年?”
李斯虽是法家,史学也极有研究。
大脑狂转,掐指一算。
“陛下,夏五百年有商,商五百年有周,周八百年而亡,然而有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又是五百余年。”
“算下来,由夏至今,已是两千余年!”
竟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
赢政不由一怔。
随后恍然。
“由此观之,此巨幕之内容,来自两千年后?”
李斯目光呆滞点头。
“多半如此。”
“呼!”
赢政深吸一口气,然后吐出。
他实在想象不出,两千年后的华夏,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或许,接下来的画面,能给出一些信息。
……
三国位面。
曹操刚刚临幸了一位人妻。
看到巨幕里的旁白。
手里拿着鞭打人妻的鞭子,不由皱起眉头。
“孤为魏王,这魏武又是何人?竟可以始皇汉武相提并论?”
……
大唐位面。
贞观时期。
李世民端坐大明宫,嘴角已经咧开。
唐宗他看不明白,但天策二字,没有人比他李世民,更熟悉。
作为大唐立国的最大功臣。
天策上将,是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底气。
而在此时。
大明宫内的群臣,也是惊讶不已。
我们的皇帝陛下,竟然与始皇帝和汉武帝共尊。
可见,这个时代,在后世应是浓墨重笔!
随后山呼。
“臣等为陛下贺!”
李世民列开的嘴角合上了。
抿着嘴唇不说话。
内心,却已经是赢麻了。
“没想到啊!”
“后世之人,竟然把朕单独提出,与始皇江城汉武并列!”
“虽魏武稍逊,但天策一出,谁与争锋?”
“就是不知道……”
“在这华夏的一天之中,朕会以何种形象出现?”
李世民丝毫不怀疑,自己会出现在接下来的巨幕中。
毕竟,他可是唐宗天策!
……
新书首日不易!
跪求收藏!鲜花!评价票!都是一些免费的小东西,尽管砸来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