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落土的星星 > 第九十章 画笔下的声援
换源:


       周日的市美术馆,晨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展厅里,赵晓慧抱着卷成筒的漫画稿,手指反复摩挲着筒身——稿纸边缘被她用透明胶补过,是上次贴校门口漫画时被风吹破的,画笔也还是那支用了三年的马克笔,笔帽上还沾着点未干的玉米黄颜料。

“同学,你的作品在 3号展区,主题‘青春成长’。”工作人员的指引声让赵晓慧攥紧了画筒,深吸一口气往里走。路过其他展区时,她瞥见不少画都是华丽的油画、精致的水彩,只有她的是朴素的漫画稿,心里突然有点发虚——她怕自己的画太“土”,怕没人看懂画里的复课班故事。

可走到 3号展区,她却愣在了原地——她的《复课班的光》系列漫画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下面围了不少观众,还有评委正对着画低声讨论。赵晓慧悄悄凑过去,听见评委说:“你看这幅‘病床上的刷题’,玉米叶书签、沙漏、半杯小米粥,细节太真实了,能看出是真懂青春里的苦与韧。”

她的漫画一共五幅,每幅都藏着复课班的印记:第一幅是楚运欢住院时的场景,病床上摊着物理笔记,枕边放着吴文娇送的沙漏,手指还夹着片玉米叶书签,输液管在画纸上弯成小小的“加油”字样;第二幅是吴文娇躲在教室后门撕笔记,手里却攥着颗星星灯——是赵晓慧上次送她的,说“怕你晚上刷题怕黑”;第三幅是王强冲过跑道终点,脚踝缠着楚运欢帮他缠的护具,手里紧紧攥着博川师范的意向书,汗水在画纸上晕成淡淡的水渍;第四幅是全班围在“资源共享角”,张磊递错题本,刘萌萌分素材,李老师举着旧教案,黑板上画满“农具物理”的草图;最后一幅最显眼,复课班的人围着李老师的旧错题本,每个人手里都举着“冲刺誓言”,标题用亮黄色颜料写着“我们不只是复课生,是追光者”,错题本上的“1998”和画里的“2025”在灯光下重叠,像跨越时光的呼应。

“请问这幅画的作者在吗?”突然有人喊,赵晓慧赶紧举手,声音有点发颤:“我……我是作者赵晓慧,来自县一中复课班。”问话的是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举着摄像机:“能说说你画这些场景的初衷吗?比如病床上的玉米叶书签,有特别的意义吗?”

赵晓慧摸着画框,眼神亮了起来:“玉米叶是我们村的,楚运欢总用它讲物理,比如杠杆原理,说‘玉米叶弯腰就像杠杆受力’;住院时他怕落下进度,每天用沙漏背古诗文,吴文娇还天天给他送小米粥……我们复课班没那么多资源,新模考卷被换成旧题,实验课被取消,可我们没放弃——大家互相抄题、用黑板画图,楚运欢用玉米地讲物理,吴文娇帮我们疏导情绪,王强带伤考体育特长生……我想让大家知道,复课生的努力,不该被资源歧视埋没。”

记者的摄像机没停,旁边的观众也纷纷点头,有个戴眼镜的阿姨说:“现在的孩子太不容易了,这么努力还被区别对待,该好好查查!”赵晓慧没想到自己的话会引起这么大反响,直到工作人员递来“市级二等奖”的证书,她还没反应过来——证书上的烫金字反光,照得她眼睛有点红。

周一早上,县教育局的电话就打到了学校。林校长接电话时,手都在抖——电话里说“接群众反映,县一中存在复课班资源分配不公问题,限三天内提交调查结果,否则将派工作组实地核查”。他挂了电话,盯着办公桌上的复课班名单,心里又急又气——他没想到,赵晓慧一幅漫画,居然引来了教育局的关注。

而此时的复课班,正热闹得像过年。赵晓慧把获奖证书放在讲台上,全班同学都围过来看,吴文娇轻轻摸着证书上的烫金字,突然笑了:“早知道你这么厉害,当初该让你多画点‘物理公式漫画’,比如把‘杠杆原理’画成玉米杆弯腰,把‘电路故障’画成玉米地浇水堵了水管,我肯定记得更牢,也不用总焦虑了。”

“这有啥难的!”赵晓慧当场掏出纸笔,笔尖唰唰响,很快就画了个 Q版楚运欢——穿着校服,举着片玉米叶,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锄头,配文“锄头柄是杠杆,手离刃越远越省力,就像你用长筷子夹菜”。全班同学都笑了,吴文娇笑得最开心,眼角的青黑淡了不少,连她自己都没注意,从早上到现在,“考不上”的幻听一次都没出现。

楚运欢坐在后排,看着吴文娇的笑脸,悄悄翻开笔记本,在“吴文娇的情绪记录”那页写下:“3月 17日,晓慧画漫画,全班笑了,她的乌云,散了一点。”他抬头时,正好对上吴文娇的目光,她对着他笑了笑,手里还拿着那张 Q版漫画,像握着片小小的阳光。

李老师走进教室时,手里拿着一摞新印的模考卷——是教育局打电话后,教务处紧急调给复课班的最新联考卷。“同学们,”李老师把考卷放在讲台上,眼里满是欣慰,“咱们的努力被看见了,以后不会再缺资源了。这要谢谢晓慧的画,更要谢谢咱们每个人的坚持。”

下午第三节课,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果然来了,一共三个人,还带着笔记本和摄像机。楚运欢早就准备好了“复课班进步数据”,用红笔标得清清楚楚:“6人进入全校前 50,其中楚运欢第 8名,王强体育特长生合格;全班平均分从去年的 350分提升到 480分,物理平均分提升 42分,语文作文平均分提升 15分……”

他站在会议室中央,手里的文件夹被攥得紧紧的,却条理清晰地汇报:“这是我们的错题本共享记录,每个人都有‘互助对象’;这是我们的实验课替代方案,用玉米地、水桶做模拟实验,楚运欢还整理了‘农具物理笔记’;这是我们的心理互助记录,吴文娇之前有考前焦虑,现在通过画画、呼吸训练,症状已经减轻很多……”

工作人员一边记一边点头,还时不时提问:“你们说的‘玉米地讲物理’,能具体举个例子吗?”楚运欢立刻翻到笔记里的“杠杆原理”那页,上面画着玉米杆和锄头:“比如讲‘动力臂’,我们就用玉米杆弯腰,手抓的位置不同,弯腰的力度也不同,大家一下就懂了。”

林校长站在旁边,脸色越来越难看,手指紧紧攥着西装下摆,指节都泛了白——他没想到复课班居然有这么详细的进步数据,更没想到楚运欢会把“资源被砍”的事委婉地融入汇报,让工作人员频频看向他,眼神里满是质疑。

“林校长,”工作人员突然转头,语气严肃,“关于复课班资源分配的问题,你们提交的调查报告里说‘资源优先给重点班是为了提升升学率’,但根据我们了解,复课班的进步幅度并不小,这种区别对待,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

林校长张了张嘴,想辩解却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尴尬地笑了笑,手指攥得更紧,西装下摆都被捏出了褶皱。楚运欢看着他的样子,突然想起第一次见林校长时,他说“复课班就是拖油瓶”,而现在,他们用数据和努力,证明了自己不是拖油瓶,是敢追光的人。

汇报结束后,楚运欢走出会议室,正好遇见赵晓慧和吴文娇。赵晓慧手里拿着刚画的漫画,是“复课班和教育局工作人员一起看进步数据”,上面的林校长画得小小的,缩在角落,逗得吴文娇直笑。“怎么样?”赵晓慧问,眼里满是期待。

“挺好的,”楚运欢笑着点头,把文件夹递给她们看,“工作人员说会督促学校整改,以后咱们的资源不会再被砍了。”吴文娇看着数据上的“平均分提升 130分”,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那些熬到后半夜的刷题、偷偷掉过的眼泪、对抗焦虑的日子,都没有白费。

傍晚的夕阳把校园染成了橙红色,复课班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做新的模考卷,笔尖划过纸页的“唰唰”声格外清脆。赵晓慧在画“复课班喜提新资源”的漫画,吴文娇在帮刘萌萌改作文,楚运欢在给张磊讲物理题,王强则在操场帮体育生背英语单词,篮球砸地的声音和背书声混在一起,像首特别的“冲刺交响曲”。

林校长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复课班的方向,心里满是复杂——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确实小看了这些复课生,他们用团结和努力,打破了他的偏见,也让他明白,教育的公平,不该用升学率来衡量,每个努力追梦的孩子,都该被看见、被尊重。

楚运欢坐在课桌前,翻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距高考还有 30天,资源问题解决了,吴文娇的乌云散了一点,我们离博川师范,又近了一步。”他抬头看向窗外,赵晓慧的漫画贴在教室后墙,阳光落在上面,“我们不只是复课生,是追光者”的标题格外醒目,像在为他们的梦想,照亮了前方的路。

而此时的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复课班的材料,准备形成“教育公平典型案例”,推广他们的“互助学习法”。或许连赵晓慧自己都没想到,她的一支画笔,不仅画出了复课班的故事,还为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孩子,争取到了公平追梦的机会。

夜色渐深,复课班的灯还亮着。吴文娇做完一套数学卷,抬头时看见赵晓慧正在画“博川师范的玉米地”,楚运欢在旁边帮她标注“玉米苗的间距”,王强则在黑板上画“篮球抛物线”,准备明天教体育生背单词。她突然觉得,高考不再是可怕的难关,而是通往梦想的大门,而她身边,有最好的伙伴,最温暖的集体,还有那支能画出光的画笔,陪着她一起,推开那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