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远去的喊声,李承乾紧忙吩咐道。
“徐青,徐才二人何在?”
“末将在。”
听到李承乾的呼喊声,宫门外两个着甲带刀侍卫急忙走上前,对着李承乾行礼道。
“徐青,你速速去将太子卫率集结,徐才,你安排步辇,我们去武德殿看看。”
“末将遵命。”
二人行礼后急忙向宫外冲去。
“青儿姐姐,帮我更衣吧。”
青儿这时已经顾不得害羞,急忙将明黄色的太子的服饰拿出,开始帮李承乾穿了起来。
李承乾刚更完换完服饰,徐才就进来行礼说道。
“殿下,步辇已经备好。”
李承乾听到后,顺手摸了摸正在帮自己系腰带的青儿的头。
“青儿姐姐,等我回来哦”
“殿下。”
青儿细语的喊道。
“哈,哈,哈,哈。”
李承乾笑着坐上了步辇。
与此同时,武德殿内,群臣已经乱作一团。
“肃静,肃静。”
魏征在维持完秩序后说道。
“现如今,应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而不是让各位在此乱作一团毫无章法的。”
说完,魏征便看向了有着房谋杜断之称的房玄龄以及杜如晦二人。
二人对视一眼无奈的苦笑一声。
“为今之计,只能将太子请来了。”
“不用请了,孤已经到了。”
听到这里,朝堂之上的众人集体扭头看向了殿门处,只见一身着的明黄色太子服饰的少年扶着一位佝偻着腰的老人走了进来。
房玄龄以及魏征几人对视一眼,连忙率领众人走上前去。
“吾等见过太上皇,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并未搭话,而是将李渊扶上了龙椅,随后转身说道。
“尔等身为大唐众臣,怎么能如此慌乱,”
看着安静下来的众人,李承乾才又开口说道。
“现在都是什么情况,杜伯伯,房伯伯可以详细为孤说一下吗?”
杜如晦出列说道。
“太上皇,太子殿下。现在情况万分紧急。陛下带领两万京城卫戍旅于渭水之畔同突厥颉利可汗和谈。怎知那突厥可汗突然发难,将陛下及两万大唐军队包围再来渭水东畔。”
杜如晦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
“如今,平定燕郡王叛乱的大军只有八千玄甲骑兵日夜不停的回援到长安城外,剩余三十万步卒还需两日才可到达。”
听到这里后李承乾沉思起来。
“系统,系统。怎么个事啊?”
系统开始冒泡。
“宿主,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改变和机会啊。”
“纳尼?”
看着一脸问号的李承乾,系统开始介绍起来。
“历史不是固定的,他随时都可以发生改变的。这已经不是宿主你原来的蓝星了。所以,放手去干吧,不用害怕。”
听到系统的解释,李承乾才放下心来。
随后,李承乾开口问道。
“诸位大臣对这种情况可有议程?”
“殿下,臣认为,为今之计唯有等待平叛大军归来。”
房玄龄开口说道。
“臣等附议。”
余下众臣全部回答道。
“但这需要陛下带领卫戍旅在突厥大军中坚守两天,等待时机。”
这时杜如晦开口破了一盆冷水。
本来已经,缓了一口气的众臣又被杜如晦的这句话将心提在了嗓子眼。
“而且,这两万卫戍旅皆是步卒,而突厥却是十万余众的骑兵,恐怕陛下的情况不容乐观啊。”
杜如晦接着说道。
听到这里,众臣的心已经开始变得沉重。
看着一脸沉重的众人,李承乾正准备开口说话,却突然听到深口传来苍老的一声。
“老二啊。”
李承乾看着满脸悲痛的李渊,心里想着。
“要是父皇能听到皇爷爷的这句话,心里肯定会开心吧。”
接着转头问道。
“如今长安还能集结多少军队。”
“回殿下,加上玄甲军,还能集结一万五千士兵,包括八千骑兵及七千步卒。”
听到这里,李承乾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系统,统计一下。”
知道已经是大唐生死存亡的时刻,系统也没有和李承乾日常玩闹,开始迅速统计起来。
“宿主,包括一千的大雪龙骑军以及一千铁浮图。宿主现在可以拿出共一万铁骑。”
看着台上陷入沉思的太子,众臣在丝毫不敢出声。
魏征看着安静的朝堂,正准备说话时,突然听到了太监的通报。
“皇后娘娘到。”
“见过皇后娘娘。”
只见一位优雅,知性的女子出现在殿门口。
女子靠近李承乾时,李承乾才发现女子的眼角红红的,像刚落过泪一般。
“母后,”
李承乾扶着长孙皇后。
“见过父皇。”
李渊对自己二儿子不太待见,却很是喜欢自己这个二儿媳。
“无垢来了,高明,给你母后安排个位子坐下吧。”
“遵旨。”
李承乾扶着长孙往后坐在了太监搬来的座位上。
“诸位爱卿可商量出个章程来?”
长孙皇后看着众大臣问道。
“娘娘,现在唯有陛下坚持两日,等反叛军勤王保驾。”
杜如晦像长孙皇后解释道。
“但如今,唯恐陛下坚持不住啊。”
看着一脸坚强但内心忧伤的长孙皇后,李承乾猛然跪倒在其身前。
“母后,儿臣认为,为今之计。唯有儿臣率领太子卫率及回归的玄甲军共一万铁骑出城支援父皇,在渭水坚守两日等待援军。”
“不可,孙儿。国不可一日无君。”
长孙皇后还未说话,太上皇李渊就已经出声阻拦。
“对啊,高明。你父若出现什么意外,你就是大唐的未来啊。”
长孙皇后怜惜的抚摸着自己的儿子。
“阿翁,娘。于公,父皇乃是大唐皇帝,我等作为臣子怎能袖手旁观。于私,被围困的时我爹爹,作为儿子,怎能看着自己的父亲陷入必死的结局。”
说完,李承乾不等二人有所反应,立刻吩咐道。
“徐才听令。”
“末将在。”
“速速调派大雪龙骑军及铁浮图于景曜门集结。”
“末将遵令。”
“秦伯伯,麻烦您带领玄甲军于景曜门等候了。”
“臣遵令。”
武将行列中走出一身材高大的男子,只是脸色显得有些不健康的发白。
“来人,为孤披甲。”
看着自己的阻拦并没有什么用,长孙皇后只好接过宫人拿来的铠甲,眼含热泪的亲自为李承乾穿上。
批完甲后,李承乾走下台阶,转头对着李渊及长孙皇后跪下磕头。
“皇爷爷,母后,等着孙儿的好消息吧。”
说完转身就像殿外走了出去。
看着门口的阳光洒在李承乾的身上,长孙皇后不由的喃喃出来一句,
“二郎。”
李承乾正像宫外走去,却迎面碰到了姗姗来迟的李泰和李恪。
二人见到身披铠甲的李承乾急忙行礼道。
“见过大哥。”
“青雀,这几日就不要在去研究院了,安心协助母后和皇爷爷管理朝堂。老三,你就不要跟我一同出征了。我已经跟母后交代了。我将玄甲军带走后,有你组织剩余的步卒及各个国公府的老兵,守卫长安。”
听着李承乾的安排,李泰及李恪点头同意道。
“大哥,刀剑无眼,一路小心。”
“放心吧,你们大哥命大着呢。”
李承乾边说边接过徐才手中的缰绳翻身上马。身后跟着徐才及十八位黑衣黑甲的骑手向着景曜门疾驰而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