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短视频破大防,古人跪求别刷了 > 第十五章给乾隆气得嘴都歪了!
换源:


       金幕之中,

视频继续播放。

「只不过死了一个李自成,天下间还有数不尽,千千万万的李自成!——李自成」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入据北平。】

【公元1661年,康熙帝登基。】

【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华夏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哈哈哈哈,这是朕的时代!”

康熙见此,开怀大笑。

他如今亲政不过10余年,那就意味着还有整整50年!

在位61年!

华夏历史第一!

自己单凭这一项,就吊打历史上无数的短命皇帝!

这么长的时间,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创下辉煌璀璨之功绩!

甚至可以做到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流的千古一帝!

他玄烨要当,

就当皇帝中唯一的,最好的!

……

另一时空,

胤禔在王府中,

他望着金幕整个人都麻了。

他根本没有想到,他爹竟然这么能活!

整整61年,这时间也太长了!

他身为皇长子,已经等不了了!

但仅凭他的力量,根本撼动不了老爹的皇位。

想到这里,

他的眸子闪过一抹阴冷之色,沉声道:

“胤礽,太子之位本该属于我!”

“只要把你弄死,或许可一石二鸟!”

“哈哈哈哈,就这么办!”

……

康熙四十年。

太子府。

胤礽望着金幕,连忙吩咐道:“请宫中最好的太医过来!”

“殿下,可是身体不舒服?”

胤礽摆了摆手道:

“没有不适,孤要好好补身子!”

他如今已经三十多岁了,而他也已经足足等了三十年!

眼看着越来越老的老爹,本以为好事将近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啊!

三十年熬出头了,但还要继续等上足足二十年!

他要是不好好补补身子,这二十年里自己和老爹谁先走还真不一定!

一想到自己起码要熬到五十多岁才能当回皇帝瘾。

胤礽欲哭无泪,

倍感绝望!

而这时候,

视频继续播放。

【公元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公元1683年,澎湖海战,统一宝岛。】

【公元1709年,修建圆明园。】

【公元1722年,雍正帝登基。】

【公元1726年,全面推行“改土归流”。】

【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

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

【有传雍正帝之薨,是因为他工作太过拼命,最后把自己活活累死。】

……

“胤禛?活活累死?”

康熙都看傻了。

这小东西,当上了皇帝竟然还这么拼?

给他都看惊了!

他没想到会是胤禛接自己的班,更没想到他能够这么拼命!

自己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他最近也恰好对太子胤礽很是不满意,胤禛的出现让他双眼放光!

他随即说道:

“把胤禛叫过来,朕要好好赏赐他!”

“给库房里最好的奇珍、大补之物全都拿过来!”

说到这里,他一咬牙道:

“去御书房,将朕珍藏的那棵500年的山参王,也拿过来!”

“是,陛下!”

……

【雍正在位期间,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雍正是贤明的帝王,后世认为所谓的“康乾盛世”,大半都是他的功劳,也是大清历史上仅有的一位明君。】

“哈?”

“仅有的一位明君?”

乾隆看到这里,直接给整不会了!

这什么意思?

老爹他确实勤政,也确实拼命!

但大清朝怎么可能就老爹一位明君?

爷爷呢?

还有我呢?

即便是千古一帝之名配不上,那难道我还算是一个昏君不成?

这金幕到底是在搞什么?

如今大清国富民强,天朝上国。

如此盛世之态,难道自己还能被称为昏庸不成?

简直胡说八道!

他心中气急败坏,看向和珅问道:

“凭朕的功绩,算不算得上千古一帝?”

和珅连忙说道:

“陛下十全完美之人,文治武功皆是一流,自然是千古一帝。”

“陛下征服……”

“这后世之人,完全就是胡乱评说!”

乾隆听着和珅的这些话,心中才好受些。

他才有心思继续看向了金幕。

【公元1736年,乾隆帝登基。】

【公元1769年,乾隆兴文字狱。】

【公元1782年,《四库全书》问世,是华夏传统文化集成最丰富、完备之作。】

【公元1799年,乾隆去世。】

【大清至此,依旧实行乾隆闭关锁国之策,自负天朝上国,实则大厦将倾。】

【大清国祚虽长达268年,而实亡于乾隆。】

乾隆直接傻眼了!

关于自己的事迹,这金幕是屁事儿都不提一嘴!

反倒是一本狗屁《四库全书》,反而还被特地划了重点!

这是真气人啊!

简直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侮辱!

还有,

什么叫大清国祚268年,而实亡于乾隆?

如今之大清,盛世出显。

你说这是亡国之象,是来搞笑呢?

这给他气得嘴角都歪了!

非但没有获得什么千古一帝之称号,反而成了一个笑话!

唯一的优点,就只剩下个活的时间长。

若是没有功绩,活那么长时间和乌龟王八蛋有啥不同?

乾隆怒极反笑道:

“好好好!”

“朕倒是要看看,大清到底是怎么亡于朕之手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