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所谓的“起死回生”也就变得十分简单而又易懂了。
这并不是什么奇妙的不可理喻的事情,只不过是轻轻地触碰了一下处于某种临界点上的存在,稍稍地改变了一下对方的状态而已。
不过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
于是,余晖看见那个生物突然间变得明亮了起来。它仍旧还是个漩涡的形态,却由内而外地开始散发出清澈的光辉。
漩涡的流动变得越来越快,不断地向着中心涌去,又再次源源不绝地从中心涌出,向着身体的各个方向流去。
它就像是一下子从能量的消耗体,变成了能量的来源本身。原本沉重迟缓的躯壳,忽然就变得轻盈自由。
下一个瞬间,它甚至摆脱了那种漩涡的姿态,就像是一个绳结把自己解开了一样,轻轻地舒展开来,变成了一条有些细长的、像是飘带一样的东西。
余晖注视着变得像是细长飘带一样的对方,忽然有些惊异地发现,对方好像已经不再完全处于原来的那个维度里了。
当然,对方仍然还在原本的维度里。但是对方好像变“大”了,变得“立体”了一些,有一部分超出了原本的维度。
就好像一个原本处于二维的生物,突然间“膨胀”了起来。于是它的一部分仍然还处于原本的那个二维平面上,但是它的另外一些部分却又超出了原本的那个二维平面,进入了三维立体的范畴。
余晖看着那个生物,虽然对方的身躯并没有真的变大,但却令他莫名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就像是要验证他的这种感觉并没有错一样,只见那个生物仿佛是感应到了他们的存在,突然朝着他们这个方向,准确地说是古辉的方向遥遥望了一眼。
刹那间,那视线穿过世间的一切,就仿佛所有的屏障、所有的限制、所有的时空与维度都不复存在一样,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古辉的所在。
就仿佛他们之间从一开始就根本不存在任何距离和阻碍一样。
然而,下一个瞬间,对方又如梦初醒般地收回了视线,怅然若梦般地环顾着周围,就像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方才在做什么似的。
于是,余晖又看着那个身影缩了回去,如同是“膨胀”起来的二维生物又瘪了下去,重新变回了原本的二维存在。
然而,余晖知道,那一瞬间的感应不是假的,对方实际上已经拥有了穿越维度的能力,只不过要等待对方自己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这说简单也确实简单,一旦意识到,就不过是一刹那间的事情而已。但是说困难也困难,因为对方从原本维度所获得的一切常识、经验、理念、认知……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带来任何帮助,相反只会阻碍对方认识真实的世界。
就好像一个二维生物从自己所处的二维平面所获得的一切认知,都不会对它理解三维领域有任何直观的帮助。相反,它对二维的认知越是坚不可摧,它就越是无法顺利地理解三维。
某种程度上,一切的知识都不过是通往真实的阻碍。
当然,这并不是说真实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而是说,所谓的“知识”,本身就是从有局限的认知中获得的有局限的经验,这些经验在一定范围内或许能行得通,但归根结底是“错误”的。因为,获得这些知识的方式从一开始就有问题。
就好像二维的生物会理所当然地以平面的视角去认知所有事物,理所当然地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平面的存在。当然,放到真实的世界里,这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知。
三维的人也同样如此。
人通常只能认知到三维的事物,所以人从自己所认知的世界中获得的一切知识,通常都只能局限在三维的范围内。
换言之,一旦超出了三维的范畴,这些人类以为天经地义的常识,就很可能会成为彻头彻尾的谬误。
从人理所当然地以三维的视角去认知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已经是完全脱离真实世界的谬误了。
要超越这种与生俱来的局限,真正地达到“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突破认知的屏障,就必须要彻底地舍弃所拥有的一切知识。
这所谓的“知识”,并不是仅仅指很多人概念中的那种书本上传授的知识,而是指习以为常的一切认知、一切理念、一切常识、一切经验……一切人所认为理所当然的概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超脱三维的境地,去接受那个真正的完整的世界。
在那一刻到来之前,对方将被自己的认知一直困缚在三维的错觉里,直到某一个恍然大悟的瞬间。
那一个瞬间可能很快到来,也可能还需要等待亿万年。当然,在古辉看来,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所谓的时间流逝,本质上也只不过是一种错觉。
当然,这很难解释。毕竟,既然时空本质上并不存在,那么从根本上来讲,也就意味着没有办法真正地对时空进行描述。
因为你不可能准确地描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你的一切描述归根究底都只是从自身认知出发的想象而已。
或者说,真正应该探寻的从来不是“时空究竟是什么”,而是“究竟为什么会产生时空的幻觉”。
要理解这个问题,或许就必须得理解古辉所看见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
一定要形容的话,古辉所看见的世界,更接近于某种无形的信息的集合。
就好像“1 1=2”这个等式,它的内部虽然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并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因为所有的信息都包含在了这个等式的内部,而这一切的信息都已经被完整地展示了出来。
这便是古辉所看见的世界。
一切信息都如同这个简单的等式一样,完整地展现在祂的神识之中。
在这些信息之中,存在因果的关系,但却并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当祂的视线看向一个事物,祂所注视的是关于这个事物的一切信息的总合,而并非是这个事物在某一个时刻或者某一个位置的信息。
当祂看向一个人的时候,祂看见的这个人既不是一个少年,也不是一个青年,并且也不是一个老年;既不是活着的状态,也不是死去的状态;既不是在此处,也不是在别处。
不,祂看见的是这个人的一切信息。
也就是说,在祂眼里的这个人既是少年,也是青年,并且也是老年;既是活着的状态,也是死去的状态;并且存在于这个人活动范围内的全部地方。
这才是古辉所看见的“人”。
其实更准确地说,在古辉眼中甚至也没有所谓的“人”,或者“生死”。因为“人”对祂而言,也只不过是事物的无数种状态中的其中一个状态而已。
一个事物可以有无数种状态,只是在其中某一个状态作为“人”而存在,仅此而已。“人”并不是什么独立的存在,而只不过是事物无数种状态当中的其中一个。
这个事物可以是山,可以是水,是宇宙中的星辰,是各种各样的生灵……并且也在某个状态下成为了“人”,又在其他状态下不再是“人”,不过如此。
而“生与死”,本质上也不过是因为无法认知事物全部信息而导致的错觉。处于可以认知的状态就被称之为“生”,处于无法认知的状态就被称之为“死”。世间万物就这样互相将对方识别为“活着”或者“死去”的状态,但这一切对于古辉而言都并不存在。
在古辉看来,一个事物就是这样以世间万物的无数种形态存在,并且存在于这世间的任何地方。只有形态的不同,而没有生死的区别。
这才是古辉所看见的事物。
而这包含了一切的信息,就如同“1 1=2”一样简单直接地完整呈现在古辉的神识之中。
就好像,当你玩一些剧情类的游戏的时候,有时游戏会把各种剧情的走向制作成一张路线图展示给玩家。又或者你读一些小说的时候,有时会有读者把故事剧情归纳成一张梗概图。
当你看着这些图的时候,你只是获得了关于故事的信息,而不会觉得这些图的线条间有所谓的时空在流转。
而当古辉注视着世间时,或许也是这样的感觉。只不过祂所看见的,是由无限可能性构成的无限信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