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浪漫小说 > 大王庄 > 十三,走亲戚大战
换源:


       大年初二,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去姥姥姥爷家拜年。妹妹不高兴,坐在地上打滚撒娇,非要跟我们一起去。

母亲怎么样哄来哄去,都不好使。父亲心软,三个儿子就一个小棉袄姑娘,不得不劝着母亲,让妹妹坐在自行车前面大梁上,礼物用绳子栓在后面车架子上面,满满当当出发李村。

父亲蹬几圈自行车就嘱咐我们一声,要抓紧了,否则掉下去会摔伤的。妹妹抓的紧紧的,屁股撅起来,紧贴大梁,看样子是真的害怕,不知道哪一个坑就会把她颠下来。

李村离我们家只有一公里,站在我们村观音庙二层平台上面,就能够看得到我姥姥家的大平房。有时候我大舅会用红旗给我打旗语,舅舅是海兵退伍,在部队就是一个旗手,专门负责海上的交通信号发送。

舅舅只教给我一面旗帜从下往上迅速升起,表示指挥官要求全舰船员集结,意思就是要我马上来李村的意思。

因为我跑的比较快,会迅速从家里跑着去李村,舅舅照顾我,肯定是给我做了好吃的。

有时候我和我妹妹一起去,当我们家里有事,或者不能去的时候,我就爬上观音庙二楼平台,用红旗迅速落下,表示不能去。看到舅舅不停的上下挥动旗子,意思是强烈要求马上过来的意思,我也是抵制不住美食的诱惑,立刻旗语打出去,从上到下迅速落起红旗,表示立即出发。

到现在,我看到红旗就会想起舅舅,红旗成为了我和舅舅之间的感情符号。

舅舅用红旗加深感情符号的做法特别好,我现在和朋友或者家人加深感情的时候,也采用这种借助感情介质的方式。

比如我和我老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送给他一条羊毛红围巾。我和老婆之间的认识,是经过我表姐介绍的,我老婆是我表姐的小姑子,这种亲情关系的存在,你一般媒婆介绍的,关系要稳固的多。

其实我去和他见面,第一想法就是要给他买一种感情的介质,经过思维对比筛选,还是花了2块钱,给他买了一条羊毛红围巾。

红色代表着热情,也代表着强烈的爱情,也可以比喻自己的爱心,我们中国的女孩儿大都是喜欢红色的。

在我们那个80年代,羊毛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奢侈品,就像现在女人追求的外国名牌包包一样。

假如一个女人能围上羊毛的围巾,或者是穿上羊毛线织的毛衣,那就代表着他很有身份,身体很贵重。也是一种身份的符号吧!

80年代我们男人心中的女人偶像就是刘晓庆,我们找老婆的标准,就是按照刘晓庆的样子去找。

我的老婆和刘晓庆差不多,大眼睛厚嘴唇,见人就笑。我看到她拿到毛羊毛围巾的第一印象是,不停的用手抚摸,这种动作应该表示特别的喜欢。

随着社会时代的大踏步发展,虽然围巾迅速变成普通的商品,但是我看到我老婆一直把围巾珍藏着,而且还用塑料袋密闭着,这应该就是爱情甜蜜的唯一见证了。

父亲骑着车突然摔倒了,妹妹趴在地上嗷嗷大哭,我的腿也被压在了车架子上面。父亲抱起妹妹安抚着。

过去70年代的农村道路全是泥巴路,不像现在的道路都是水泥柏油路村村通。特别是村和村之间的通道,因为行人特别多,即使下着大雨,过去走亲戚,做事情,都是跑步进行的,下雨不会受多大影响,行人也是不会停歇的。

在农村能够骑上自行车的人,并不多的。计划经济时代,购买任何东西都需要计划指标,购买粮食有粮票儿,购买布匹当然有布票了。特别是购买自行车,这是一种高级的奢侈品,就像我们现在家里人,买了一辆劳斯莱斯一样。

不说有钱没有钱,没有购买凭证是不行的。我们村里最多有六辆自行车。

我父亲在学校上班,除了工资以外,还有一定份额的票据指标。当时我年纪特别小,只知道父亲买了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邻居们都围着自行车议论来议论去,听他们说这种二八大杠是日本进口的。这种日本进口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只有我父亲这一辆。日本进口的自行车也叫洋车。所说的大扛就是妹妹坐着的自行车横梁。

后来我们国产的金鹿自行车,他们还生产了一种26式弯梁自行车,这种自行车特别适合孩子练习,特别适合女孩子上下班,在80年代特别的流行。

女孩子能骑上这种弯梁的自行车,现在的生活来看,就是天天开着宝马车上下班儿。

自行车在平坦的路上骑着是很舒服的,但是大王庄通过李村的道路是泥巴路,因为行人踩的全是坑坑洼洼,加上地排车压的都是沟沟壑壑的,自行车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是特别困难的。

我看得出父亲骑着车,额头上已经冒着热气了,也可能是因为前面拖着自己的小棉袄女儿,后面带着自己的亲儿子,紧张之余,加上泥路不好走,又担心车架后面的礼品被摔坏,头上不冒汗才怪呢!

爸爸抱着妹妹说,我们推着自行车过去吧!新元你推着自行车走。

我拍打着身上的泥土,高兴的站着起来说,好的我喜欢。

推车的时候注意点,不要摔倒了。

父亲这辆自行车也是刚买来两个月,父亲特别爱惜这辆自行车,是绝对不允许我推出去练习骑车的。

我们村里的男孩子都以会骑自行车为荣,因为自行车数量特别少,骑自行车的人更是少。自从父亲买了自行车以后,我的最大梦想和勇气就是要练习自行车。

今天终于有机会可以推自行车啦!我特别高兴,用尽力气把自行车扶起来,边走边保持自行车的平衡,因为特别看重这辆自行车,推了没有几步就倒下了。

自行车倒下的声音惊动父亲,他迅速放下妹妹,过来把自行车扶起,这自行车观察,是不是哪个地方摔坏了。但是从来没有问我是否摔坏了。

从父亲的这一表现来看,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一丝丝的伤痛。难道父亲关心自行车的程度远远大于关心我的程度?父亲的这一个无意识动作,其实是无意间刺痛我的心脏。

过了50多年了,我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心还会有滴滴点点痛。

虽然父亲不因为路面不好走而摔倒自行车,他没有批评我,但我从他的眼神当中,还是看到一丝丝的埋怨。

父亲教给我说,要想保持自行车的平衡,人体本身不能随着自行车倾斜,你要把自己的身体作为一个主体,自行车作为一个你的支撑点,两者配合才不会摔倒。

自行车要倒了,你自己的身体通过力气的大小来调整自行车平衡。

以后做任何事情,不要把这件事情看的特别重,应该调整自己的思维和动作,想办法去控制这个事情。

以后处理每个事情,古人说的首先要冷静,想一想再去做。你这种推车子慌慌张张的样子,自己本身就乱套了,别说控制自行车了。

我按照父亲说的冷静的做法,再去推骑自行车,果然好了许多,你动我不动,你动我就控制你,这种办法真的奇妙,我特别高兴的说,(大大)龘龘,我会骑自行车啦!会推自行车啦!我会推自行车啦,你能让我学习自行车吗?我会小心的,不要担心我摔坏了。

我推着自行车慢慢走,现在路边有的人躺在地上,还有的是自行车躺在一边,人躺在另一边。

我对大大说,大大你看,他们这是干什么呢?

父亲说,不要理会他们,酒都喝多啦!

妹妹也好奇的问,那他们为什么会喝多呢?

这个你们两个应该明白,农村人没有钱,平时是没有钱买酒喝的。只有到了春节,走到亲戚家里才能喝酒,不花钱的酒,当然要多喝一点喽!

我对妹妹说,妹妹你不知道吗?我大爷也是买不起酒喝的。就是特别贵的那种散酒。

父亲耐心的说道,酒作为我们中国古代祭祀的礼品之一,古代的所有发生的大事情都与酒有关。对酒当歌、斗酒百篇、醉翁之意不在酒,今朝有酒今朝醉、杯酒释兵权、美酒佳肴,酒不醉人人自醉,酒逢知己千杯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朋酒侣,撒酒为盟等等等等等,成语都是与酒有关的太多太多了。说明酒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是极其高的。酒本身并没有什么,它代表的一种最高规格的招待,也可以是礼仪礼节当中的最高级别。

当然我们农村招待客人也是要采用这种最高级别的招待方式,喝酒是当然首选的,喝酒喝多一点也可以理解,喝酒解百愁吗?

我问父亲,喝酒为什么会解愁呢?他们都有些什么愁呢?

你年纪还小,会懂得人生的是是非非,等你长大经历过了就知道啦!但是我们家的规矩就是不能饮酒,你看我们家里的人没有几个喝酒的吧?除了你大爷喝一点点。你大爷喝酒不是为了解愁,而是他干农活儿太累了解解乏。

妹妹说,他们都躺在地上不冷吗?是不是要把他叫起来送到家里去呀?

父亲说,酒会发热的,躺在地上是没事的,他们躺一会儿,就会起来回家了!或许他们通过多喝点酒,醉一下,躺在地上多休息一会儿,就能够把一年的烦心事忘记了。你看看这边也有一个吧?估计前面还会有。这是他们一种解压的生活方式,我们还要急着去走亲戚呢!你姥姥姥爷还有舅舅已经等的着急啦!

妹妹看着在地上的人说,你们快回家吧!不然会冻坏的。果不其然,有的人抬起头看了看,还会笑着说,谢谢小妹妹啦!我现在就慢慢回家,你们新年好呀?

我从倒下的人嘴里喊出的,带着晕晕乎乎含含糊糊的新年好当中,体会到了大年初一真心给村里大家拜年的深情味道!

我们也回复新年好,你也过年好!我们回复的新年好当中,只是应付的一种语气。口气当中并不具备深厚的老乡问候祝愿之情。

舅舅早在门外等待我们,看到我会推自行车了,高兴的孩子一样。姥姥姥爷早就等在门口了,抱着我们又亲又热过后,接下来磕头大礼这种礼节是不能含糊的。

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跟着学习,姥爷一个劲儿的夸奖我磕头的姿势和行礼风格很标准,将来一定是一个好苗子。

妹妹也跟在后面学习,姥姥笑着过来把他抱起来说,小女孩儿不要学习这些,以后长大了,还要学习纺线织布,绣花弹琴什么的,还有要学习好,好好读书就好,快来姥姥这边,给你好吃的,快来呀我的小女儿!

姥姥看见外甥女儿就像看到自己的女儿一样亲切,一口一个小女儿,高兴的啊合不拢嘴!

古人说隔辈儿亲,姥爷姥娘疼外孙那是没有二心的,这一点在亲情的方面是不容置疑的。

初二这一天,舅舅准备了四座大席,都是姥姥娘家的孩子和孙子。过去不像现在一样,都要给自己的舅舅老娘姥爷要红包,过去是没有红包的。

自己去舅舅家里拜年,应该孝敬的是姥姥姥爷和舅舅舅妈,不应该变成给上一辈儿要红包的由头。不太喜欢现在这种方式,年味儿变得没有亲情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