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王乾主动来和他交好时,贾诩还有些瞧不上,实在是有先例可循。
天生神力、勇武过人又如何。
脑子不好使,永远是个莽夫。
诶。
贾诩可不是在含沙射影董相国的义子、勇武过人的吕布,吕大将军啊!
顶多心里鄙夷,明面上绝对不认
毕竟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贾诩可不想和吕莽夫的方天画戟亲密接触。
然而。
让贾诩料想不到的是。
眼前这位王乾却不同,不仅武力过人。
脑子也超常人!
初时交谈,贾诩便敏锐察觉到对方见识不凡,常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调。
随着接触渐深。
贾诩愈发确定对方不同于常人,有勇有谋、有兵有将,兼之胆略超凡。
关键,还野心勃勃!
综合种种,简直太对贾诩胃口啦!
他就喜欢搞事!
王乾此人,就是天生可以合作一起搞事情...咳咳,不对。
是匡扶汉室!
就这般。
两人可称郎有情妾有意,转瞬间便勾搭到一起。
当王乾找到自己,请自己去游说李儒,进而救一救何太后时。
贾诩也只问了一个问题:
“既然要当汉家忠臣,何不连废帝一起救?”
贾诩仍记得。
那时,王乾理所当然的回到:
“救太后,因为我是何进旧部,天然靠近太后,对方又身份尊贵,可临朝称制。”
“偏偏还是一女子,日后有利可图。”
“救废帝干嘛?”
“讨一个祖宗供着?然后还被董卓猜忌?”
“有害无利!”
听罢。
贾诩惊讶与激动的颤栗令他久久无言。
堂堂四百年汉室,纵使有董卓废帝,依然要废了又新立,再自封一个汉家相国。
随后另某其他。
敬畏汉室余威也好,忌惮天下人口诛笔伐也罢。
董卓都不敢堂而皇之。
偏偏贾诩就遇到一个天不怕地不怕,敢把一国太后当货物,把皇帝当垃圾的人物!
还公然宣之于口?
“好好好!”
是日,贾诩大笑三声,转身便去做了说客。
贾诩本就是董卓麾下,信任不成问题,又机智多谋,说动了奉命毒杀的李儒,何太后幸免。
这才有了如今局面。
事实证明,贾诩没有看错人。
今日王乾对于太后‘有用’的论调,非常符合贾诩预期。
实际上。
王乾也没看错贾诩!
这位三国毒士,教唆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撕下汉室最后一块遮羞布。
也可以说,是开启三国乱世的关键人物!
很好用!
若非看透贾诩的真面目,王乾岂会大咧咧和他说那些大不敬的话?
正所谓:
我知你深浅,你知我...呃,有点不妥。
总而言之吧。
两人算是一拍即合、文武勾结、臭味相投、串通一气了!
皇城廊道上,两人并肩而行。
贾诩双手拢在袖子里,提醒道:
“虽说相国如今不理政务,只顾着淫乱享乐。”
“你也不宜过多去永安宫。”
“去的多了,即使有戍卫的由头和我的遮掩,也会徒增风险。”
王乾点点头。
就算贾诩不说,他也会注意的。
毕竟自己这个何进旧部,在董卓麾下的信任度并不高。
与太后频繁接触,恐遭非议。
此时的董卓,异常膨胀,杀人是真的不眨眼!
得防。
再者说,去的太频繁,岂不是显得太掉价?
不容易得到的,才会珍稀!
王乾想起头次去见何太后时,她感激莫名,以至于声泪涕下。
但依旧拘礼,有种高高在上之感。
凉了几日,再去。
往日尊贵的何太后已经会说谦辞了。
又凉几日,态度愈发和善。
直到最近几日,听闻了董卓霸占灵帝妃嫔,时常无端杀人为乐。
瞧瞧。
王乾再见何太后时,人家都会抹淡妆了,就连他最喜欢的地方,也越发挺翘....
对此。
王乾也没拆穿。
大家心知肚明的默契罢了。
出得皇宫,和王乾同行的贾诩已经不见了踪影。
宫外一队将士正候着,见到王乾,领头一披甲将领带人主动迎过来。
“文远。”
王乾对其摆了摆手,示意便走边说。
张辽,张文远。
后世五子良将之首的猛将,如今还是个二十出头的校尉。
他和王乾一样,之前同为何进旧部。
更巧的是。
两人当时一同被何进派往河北募兵,后来兵马是招募来了。
可刚回到洛阳,却听到大将军死了!?
局势大变。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