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反系统:我在三国抓挂壁 > 第二章 黄天当立
换源:


       在雷神事件后,张角的名望如日中天。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每到一处,都能吸引大批农民和流民前来倾听。

宛如星星之火,瞬间燎原,短短数月,他的队伍已经从数百人扩大到数万人。

面对这支迅速壮大的队伍,张角深知,单靠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严谨的编制和系统的训练。

于是,他召集弟弟张宝、张梁商议军队的管理和作战方略。

宝贤弟,梁贤弟,我军兵势如虹,然多为乌合之众,军法不严,恐难与官军抗衡。张角开门见山。

张宝颔首表示赞同:大哥高见,宝正有此忧虑。我军虽众,但缺乏严格编制和系统训练,实则外强中干。

张梁也附和道:大哥、二哥所言极是。我军当建立明确的编制体系,统一指挥,方能上下一心。同时,还需勤练兵法,提升战力。

张角对两位弟弟的见解十分满意,沉吟片刻后说道:

如此,我们三人分工合作,共襄大业。宝贤弟武艺超群,可担任军师,负责军队训练和作战指挥。梁贤弟足智多谋,就任军司,负责编制、后勤等军务。

张宝抱拳应诺:谨遵兄长教诲,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张梁也拱手答应:大哥放心,梁必鞠躬尽瘁,为大业鼎力相助!

就这样,张角将军队事务托付给两位弟弟,三人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宝埋头军营,专心训练士卒。

他亲自设计训练计划,手把手传授武艺。从个人技巧到阵法谋略,张宝倾囊相授。

在他的调教下,这支由农民和流民组成的队伍渐渐有了军队的模样。

而张梁则忙于内务,着手编制和后勤。

他将士兵编组成方阵,建立起严密的指挥体系。

同时,他还注重军需物资的储备和调度,确保粮草军械的充足供给。

在他的运筹帷幄下,军中秩序井然,士气高涨。

随着时日推移,黄巾军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张宝的调教下,军队战斗力大增;在张梁的经营下,编制体系日臻完善。

昔日散沙游卒,已化为劲旅铁骑。

张角凝视着雄壮的军容,不禁倍感欣慰。他深信,有了如此精锐之师,大业必能成就。

在组建和训练军队的同时,张角也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他将目光锁定在广宗城。广宗,位于河北,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张角认为,拿下广宗,不仅能扩大黄巾军的势力范围,也能为日后的军事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角召集张宝、张梁和郭淮,商议攻打广宗之事。

广宗守备薄弱,守将又不得民心,此时正是我们出击的大好时机。张角指着地图,说。

我军虽然已有数万人,但攻城毕竟不同于野战,还需要周密的计划。张宝提醒道。

不错,张梁点头,我们需要详细的情报,了解广宗的地形、守军的部署等。

郭淮这时开口:我手下有一支轻骑,专门负责侦查和情报收集。我可以先行一步,深入广宗,刺探虚实。

张角赞许地点点头:好,就这样定了。郭淮,你带领轻骑先行,务必要小心谨慎。张宝,张梁,你们则率军紧随其后,听候郭淮的消息行事。

三人领命,开始了各自的准备。数日后,郭淮的斥候带回了详细的情报:

广宗守军约有三千人,城墙虽然坚固,但有几处地方年久失修,是可乘之机。

守将刘辟虽然军事经验丰富,但为人刚愎自用,不得军心。

得到这些情报,张角欣喜不已。他当即下令,命张宝、张梁率军出发,兵分两路,向广宗进发。

张宝率步兵两万,沿着大路直扑广宗正面;张梁则率骑兵五千,从侧面迂回包抄,伺机攻入城内。

黄巾大军浩浩荡荡,所向披靡。沿途的村镇,望风而降。

转眼间,广宗城已经在望。

刘辟闻讯大惊,连夜召集守军,加强防御。

然而,士气低落的广宗守军,又怎能抵挡得住黄巾军的铁蹄?

张宝、张梁两路大军,在广宗城下会师。

攻城号角声震天,黄巾军士气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只待将士下令,就要冲锋陷阵。

就在这时,城头上突然飘起一面大旗,上书广宗守护神四个大字。

一个身披黑甲,面具遮面的神秘人,出现在城头

李云混在军中,看到这一幕,心中窃喜:tmd,又来活了,哈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