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一生走到老 > 第二百五十六章 你肉疼的时候我心疼
换源:


       烟火里的朝暮(闯荡篇·磕)

午后的粤香楼后厨,蒸汽裹着菜香在半空打转。邢成义站在备菜台旁,手里攥着把锋利的片刀,目光却有点飘——刚收到王红梅的消息,说家里的腊鱼腌好了,正挂在院子里晒,还拍了张金灿灿的照片,他盯着屏幕笑了半天,回过神时,手里的刀还悬在沙拉酱玻璃瓶上空。

“成义,沙拉酱开好了没?前厅催着要呢!”帮厨阿明端着盘子从旁边过,脚步匆匆。

“哎,来了!”邢成义应着,收回心思,左手稳稳托住玻璃瓶底,右手持刀对准瓶盖缝隙。他平时开瓶总爱用刀背敲,可今天不知怎的,手指刚一使力,刀锋竟顺着瓶身斜着划了下去——“咔嚓”一声脆响,玻璃瓶前半段三分之一的瓶身被硬生生砍断,带着尖刺的玻璃茬子“哐当”掉在台面上,溅起的沙拉酱黏在刀背上。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左手突然传来一阵钻心的疼。他低头一看,鲜血正顺着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肚往下淌,汇成细细的血珠,滴在白色的菜板上,晕开一朵朵小红花。那道伤口又长又深,肉都翻了出来,沙拉酱的油脂混着血,糊得手指黏腻腻的。

“卧槽!出血了!”阿明的喊声惊得后厨瞬间静了。邢成义脑子一片空白,只想着“得赶紧止血”,抓起旁边的抹布擦了擦,转身就往水龙头冲——冰凉的自来水浇在伤口上,血却没止住,反而顺着指缝往下流,染红了水槽里的泡沫。

“傻小子!这么深的伤口哪能用水冲!”陈师傅拎着急救箱冲过来,一把攥住他的手腕,从箱子里掏出无菌纱布死死按住伤口,“阿明,快去叫前厅李云他们,开车送医院!”

邢成义疼得额头冒冷汗,指缝里的血还在往外渗,纱布很快就被染红了。他咬着牙,脑子里却不合时宜地想起王红梅——上次她切菜划破手指,哭唧唧地扑进他怀里,他还笑着说“以后我来切”,如今自己却弄出这么大的伤口,要是让她知道了,肯定又要掉眼泪。

“师傅,没事……就是小口子……”他想扯个笑,嘴角却疼得发僵。陈师傅瞪了他一眼:“都见骨了还小口子?别说话,省点力气!”

很快,李云和刘婷就赶来了。刘婷见他满手是血,吓得眼圈都红了,赶紧从包里掏出纸巾给他擦脸:“成义哥,你咋这么不小心!疼不疼?”李云则稳稳扶着他的胳膊:“走,我车在门口,赶紧去医院。”

坐在车上,邢成义靠在椅背上,左手被陈师傅死死按着,伤口的疼一阵阵往骨头里钻。他掏出手机,颤巍巍地给王红梅发消息,只敢说“刚才切菜不小心划了个小口子,已经在去医院的路上了,别担心”,还特意加了个笑脸表情。

到了医院,医生拆开纱布时,连叹了好几声“幸好没伤到筋”。碘伏擦在伤口上,邢成义疼得浑身一哆嗦,却死死咬着唇没吭声。缝针时,医生让他别盯着看,他却偏要瞅——细细的针线穿过皮肉,一针、两针、三针……食指缝了五针,中指和无名指各缝了三针,伤口被缝成细细的一条线,裹上厚厚的纱布,活像三个肿起来的小馒头。

“三天后来换药,别沾水,别用力,饮食清淡点。”医生递来止痛药,又叮嘱了几句。陈师傅接过药,帮邢成义把袖子往下拉了拉:“回去好好歇着,后厨的活我让别人替了,你安心养伤。”

回宿舍的路上,刘婷还在絮絮叨叨:“以后开瓶别用刀了,我给你买开瓶器,放在你兜里;回去我给你煮点粥,伤口不能吃辣……”李云则帮他拎着包,时不时问他“疼不疼,要不要再吃片止痛药”。

宿舍在19楼,电梯里,邢成义看着自己裹着纱布的左手,忽然有点委屈。他掏出手机,想给王红梅发视频,又怕她看见伤口担心,最后只发了张包扎好的手的照片,配文:“已经包扎好了,医生说没事,就是暂时不能给你做虾饺了,等好了给你做双份!”

王红梅的消息秒回,带着哭腔的语音传过来:“邢成义!你是不是傻!那么深的伤口还说没事!我明天就买票回去!”邢成义赶紧回语音,声音放得软软的:“别啊红梅,我真没事,就是缝了几针,你回来爸妈该担心了。等你过年回来,我保证好好的,还能给你做燕鲍翅呢!”

哄了半天,王红梅才答应不回来,却逼着他每天发伤口照片。挂了电话,邢成义靠在宿舍的椅背上,看着窗外的夜景——远处的灯光亮得像星星,却没胡同里的红灯笼暖。陈师傅帮他倒了杯热水,李云给他铺好了床,刘婷则去厨房煮粥了。

他摸了摸怀里的针线盒,里面的顶针还安安稳稳躺着。想起王红梅以前帮他缝围裙的模样,想起她笑起来弯弯的眼睛,伤口的疼好像减轻了不少。他掏出手机,在备忘录里写:“今天学会了,以后做事不能走神,要好好照顾自己,不然红梅会担心。等伤好了,要学做陈师傅的陈皮鸭,给红梅补补。”

粥煮好了,刘婷端来一碗,冒着热气。邢成义用没受伤的右手拿着勺子,慢慢喝着。粥很淡,却暖得人心头发热。他看着眼前的几人,又想起金沙食府的向佳乐、盛安,想起莫师傅,忽然觉得,就算在外闯荡磕磕绊绊,可身边有这么多牵挂他的人,有远方等着他回去的人,这点疼,算不了什么。

窗外的风还在吹,宿舍里的灯却亮得暖人。邢成义喝着粥,心里暗暗想着:等伤好了,一定要把粤菜的每一道菜都学会,等过年王红梅回来,就带着她吃遍广州的早茶,然后一起回胡同,挂起红灯笼,做一桌子菜,跟向佳乐他们好好聚聚——那些烟火气里的日子,才是他最想守着的时光。

养伤七日记

第一天:慌乱与陌生暖意

晨光刚漫进16楼宿舍的窗户,邢成义就被左手的刺痛惊醒。纱布裹得厚实,夜里不小心压到,指尖还泛着麻意。他慢慢坐起身,右手摸索着摸到手机,点开和王红梅的对话框——置顶消息是凌晨她发来的“记得换药”,后面跟着三个哭脸表情。他对着镜头拍了张包扎好的手,特意调整角度避开渗血的纱布边缘,发过去:“醒啦,刚摸了摸,不疼啦。”没等几秒,王红梅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过来。他赶紧把左手藏在身后,笑着接起:“咋这么早?”屏幕里的姑娘眼睛红红的,盯着他的脸看:“我一晚上没睡好,你伤口真没事?”邢成义举着右手比了个“OK”:“真没事,你看我还能拿手机呢,快安心上班。”

挂了电话,门被轻轻推开,是俏江南的厨师长张师傅,手里拎着个保温桶:“成义,刚让后厨熬了小米粥,放了点枸杞,医生说你得补气血,趁热喝。”邢成义接过粥碗,用右手拿着勺子,小口小口喝着。粥的温度刚好,小米的香混着枸杞的甜,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胸口发疼。这是他来俏江南的第三个月,从金沙食府辞职后,他辗转来到这里,除了张师傅,其他同事都不太熟,此刻的关心让他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上午,张师傅过来帮他收拾宿舍,把沾了血的抹布和菜板拿去清洗,还特意买了个带吸盘的手机支架:“以后你躺着看手机,不用举着,省得累着。”张师傅坐在床边,打开急救箱,小心翼翼拆开他的纱布——伤口缝针的地方还泛着红,却比昨天消肿了些。碘伏擦上去时,邢成义还是忍不住皱了眉,张师傅动作放得更轻:“忍忍,这药杀菌,好得快。”重新包纱布时,张师傅絮絮叨叨:“后厨的活你别惦记,我让别人替你备菜,等你好了,再慢慢熟悉新菜品。”

下午,邢成义靠在床头,翻着手机里存的粤菜菜谱,偶尔抬头望向窗外,能隐约看到素味斋旁边蓝色港湾的招牌,心里想着“离得这么近,却什么也做不了,得好好养伤才行”。看到“陈皮鸭”那页,他想起昨天在备忘录里写的话,赶紧记上:“陈皮要选三年陈的,鸭子得焯水去血沫,张师傅说还要用冰糖炒色。”

正写着,手机震了——是向佳乐发来的消息:“听说你换了工作,还受伤了?严不严重?我让盛安给你寄了箱坚果,补补脑子,别再走神啦。”邢成义笑着回:“就小口子,等我好了,去金沙食府看你们,顺便蹭顿饭。”

傍晚时,以前金沙食府的莫师傅也打了电话过来,声音依旧洪亮:“小子,换了地方也不省心?下次再这么毛躁,我就不认你这个徒弟了!”邢成义赶紧认错:“莫师傅,我错了,以后肯定专心干活。”莫师傅哼了一声:“知道错就好,好好养伤,等你好了,我教你做新研究的金沙红米肠做法。”

挂了电话,邢成义心里暖暖的,把手机贴在胸口,左手的疼好像又轻了些。夜里,张师傅过来给他换了次药,叮嘱他别踢被子。邢成义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路灯,想起胡同里的红灯笼,想起王红梅晒腊鱼的院子,又想起蓝色港湾热闹的景象,轻轻叹了口气。他掏出手机,在备忘录里写:“第一天,喝了三碗粥,红梅很担心,张师傅一直照顾我,佳乐和莫师傅也发了消息。这伤得休息好几天,可别耽误熟悉新工作,明天要记得给向佳乐回消息,问他金沙食府的生意好不好。”

第二天:慢下来的陌生时光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在地板上投下一道光带。邢成义是被楼下早市的吆喝声吵醒的——卖菜的阿姨喊着“新鲜的菜心”,收废品的师傅摇着铃铛,这些细碎的声音,倒比医院的消毒水味亲切多了。

他刚坐起身,就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俏江南的帮厨小刘,手里拎着个塑料袋:“成义哥,张师傅让我给你带的早茶,有虾饺和烧卖,说是你平时爱吃的。”小刘有点腼腆,放下东西就想走:“那我先去后厨了,有事你叫我。”邢成义接过袋子,笑着说:“谢谢啊,麻烦你跑一趟。”看着小刘离开的背影,他心里想着“同事虽不熟,倒也都挺实在”。

吃早茶时,他特意拍了张虾饺的照片发给王红梅:“你看,俏江南的虾饺,比我做的差远了,等我好了,给你做双份。”王红梅很快回复:“不许嘴馋,你只能喝粥!”后面跟着个“敲打”的表情。邢成义看着屏幕笑,咬了口虾饺,虾仁Q弹,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大概是少了想给她分享的人,也少了金沙食府那些熟悉的伙伴。

下午,张师傅开车带他去医院换药。坐在副驾上,邢成义看着窗外的街景,路过素味斋和蓝色港湾时,他放慢了目光,心里想着“等伤好了,一定要去蓝色港湾逛逛”。他忽然想起刚到广州时,跟着莫师傅逛早市,莫师傅说:“粤菜的魂,就在这些烟火气里。”那时候他还不懂,现在看着街边的人来人往,倒有点明白了。

到了医院,医生拆开纱布,点点头:“恢复得不错,没感染。”碘伏擦在伤口上,比昨天轻了些疼。邢成义盯着缝针的地方看,针线细细的,像王红梅缝围裙时的针脚。医生重新包扎时,叮嘱他:“明天可以适当活动活动手指,别总不动,不然会僵。”

回去的路上,张师傅拐到菜市场,拉着他去买水果:“我爱人说,吃橙子补维生素C,好得快。”邢成义坐在车里等,看着张师傅在摊位前挑橙子,想起以前在金沙食府,他和向佳乐、盛安一起去买食材的日子,那时候几个人挤在小电驴上,笑声能飘出好几条街,心里泛起一阵怀念。

晚上,张师傅带来了他爱人做的鸡蛋羹,用勺子挖开,嫩得像豆腐。邢成义用右手拿着勺子,慢慢吃着,张师傅坐在旁边,给他讲俏江南招牌菜的做法:“咱们这的松鼠鳜鱼,刀工要细,糖醋汁要熬得浓稠,还有你想学的陈皮鸭,鸭子要选本地的麻鸭,焯水的时候放姜片和料酒,陈皮泡软后去白瓤,不然会苦……”邢成义听得认真,右手在腿上比划着翻炒的动作,心里记着:红梅爱吃甜口,到时候多放两颗冰糖,也记着“得赶紧学会这些菜,不能总给张师傅添麻烦”。

睡前,他给王红梅发了段语音,轻声说:“今天去换药,医生说恢复得好,再过几天就能拆线啦。你别担心,我今天还记了俏江南招牌菜的做法,等你回来,我做给你吃。”很快,王红梅的语音回了过来,带着点鼻音:“知道啦,你要好好吃饭,我明天给你寄点我妈做的牛肉酱,你拌粥吃。”

邢成义把手机放在枕头边,左手轻轻动了动,指尖的麻意少了些。他闭上眼睛,想着明天要活动手指,还要给向佳乐回消息,想着蓝色港湾的热闹景象,想着想着,就带着笑意睡着了。

第三天:指尖的微光与陌生慰藉

天还没亮,邢成义就醒了。他试着轻轻动了动左手的手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不能弯太狠,却能慢慢伸直了。他心里一喜,赶紧拍了段手指活动的小视频,发给王红梅:“你看!能动能动!”

没过多久,张师傅就来了,手里拿着个小袋子:“成义,给你买了个握力球,软的,医生说你可以练练手指,防止肌肉萎缩。”邢成义接过握力球,用左手轻轻攥了攥,软软的橡胶贴着掌心,不疼,反而有点舒服。

上午,张师傅带来了后厨的账本,让他帮忙算算菜价:“你心细,比小刘算得准。”邢成义坐在桌前,右手拿着笔,一笔一笔记着:“青菜3块一斤,买了20斤;排骨25一斤,买了10斤……”算到一半,手机响了,是盛安打来的:“成义,佳乐让我问你,要不要给你寄点我们食府的招牌酱?他说你肯定爱吃,顺便问问你在俏江南还习惯不。”邢成义笑着说:“不用啦,等我好了,直接去你们那吃,顺便给你们讲讲俏江南的新环境,我在这挺好的,张师傅很照顾我。”

中午,张师傅让后厨熬了蔬菜粥,放了胡萝卜丁和青菜碎,让小刘送了过来。邢成义边吃边和小刘聊了几句:“小刘,你平时主要负责什么?”小刘挠挠头:“我主要帮着备菜,刀工不太好,以后还得向你请教。”邢成义笑着说:“没问题,等我好了,教你切菜丝。”

下午,他坐在窗边,手里攥着握力球,慢慢活动手指,偶尔望向窗外,蓝色港湾的轮廓清晰了些。阳光落在他的手上,纱布泛着淡淡的光。他想起以前在胡同里,王红梅教他缝扣子,他笨手笨脚,针总扎到手,王红梅笑着说:“你呀,做什么都急,慢慢来。”那时候他还不服气,现在才明白,慢慢来,才能把事做好,尤其是在新环境里,更得稳扎稳打。

傍晚,张师傅回来了,手里拿着个快递盒:“成义,你的快递,应该是你对象寄的。”邢成义赶紧拆开,里面是一罐牛肉酱,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是王红梅的字迹:“少放一点,医生说你要清淡饮食。”他打开罐子闻了闻,酱香混着辣椒的香,是家里的味道。他挖了一勺,拌在粥里,慢慢吃着,心里暖暖的。

晚上,他给王红梅发视频,手里拿着握力球:“你看,我在练手指呢,再过几天就能给你包虾饺了,对了,我今天还帮张师傅算了菜价,没给人家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