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普从的神情虽然有些奇怪,但他身上源源不息的内力真气却已是在惊涛翻涌,俞长生隔着数丈便就能感受到普从四周凝聚溃散的阳刚真力正在暗流涌动一触即发。
俞长生心道:“先生曾说过我之武功最为长处,乃是较之旁人深厚雄浑的内力。
《格物诀》的阳明真气奇妙无比更胜于别门心法,但比之《易经筋》和《洗髓经》恐怕也只是伯仲之间、并无高低强弱。
即便是我之所修心法更为奇绝精妙,但以我这区区不足十年的修为积累,自然远逊于掌门方丈几十年内力修行的如海如渊。
其次我之最擅长的是‘虎将摄龙拳’,但掌门方丈也是外家功夫的无上高手,少林拳脚武功更是天下武学之宗。
如此无论内功外力我都更输于掌门方丈,更何况掌门方丈的佛法造诣还修到了‘摩诃般若、色即是空’的境界,真不知其武功造诣如今更是如何了,正面一战恐无胜算,看来不光要拼死一搏还得动动脑子才能有一线胜机了!”
人人都知道若想以弱胜强需要勇气和智慧,可面对绝对强敌时雕虫小技、智谋计算可能都难堪大用,更不要说对方压根不会给你考虑的时间。
俞长生心中尚在思虑,却见普从已经猛地一掌朝他拍了过去!
这一掌乃是少林外家至高绝技“摩诃般若掌”的“不生不灭”。此掌风与徐海又是刚猛又是诡异阴森的感觉全然不同,招式之中全是凌厉阳刚别无杂质,掌势铺天盖地令敌无所遁形!
若想与之正面抗衡必须得是同样精绝的王霸之道的武功不可,若想取巧用虚皆是自寻死路!
俞长生不敢有任何怠慢,浑用起生平之力,以“虎将摄龙拳”掌法中最强一招“龙震八荒”向着普从对掌而去!
两人身形隔着尚有数丈之余,掌法中溃涌的惊天力道就已经激撞在了一起,如同两股飓风狂浪互相冲击,围观之人离得老远都感觉面前有阵无形力道压迫而来!
只见俞长生和普从一掌隔空相对之后都同时身形向前,直到两人的双掌硬生生接到一起,两股绝力直接而撞,外功内力互相一碰,爆出一阵轰鸣之声震耳欲聋!
这一掌之威的反作之力逼的两人同时被震退丈余,俞长生这一掌混用了全力而击,却见普从虽然依旧全无表情反应,但从他一样被迫退没有立时出招可以判断得出,普从这一掌也是运用了全力!
在场围观众人都大为震惊,萧马鸣失色道:“不想这小贼的武功居然有如此境界,难怪陈煌图及全家都被他一人所杀。
他居然能正面硬接普从神僧一掌还不落下风难分伯仲,怕是独孤大侠也做不到,在场之人唯有钟元鼎真人和王艮掌门才有如此厉害的外家功夫和内力吧!”
少林诸僧看到这场面后也都大为震撼,连普性、普寂、普真、普相等人也都不由得面色一变。
他们都深知掌门方丈的本事,少林之中便是普寂也未必能和普从全力一掌相对后平分秋色。刚才在“六道降魔阵”中尚且还探看不出,现在众人才认识到了俞长生的真实本领。
一边旁观的少林诸僧中许多人都认识俞长生,眼见当年被大家欺负的小师弟、小师侄竟然已经是这般厉害的人物,众人都不禁唏嘘感慨。
宗如大惊道:“这居然是当年那个小矮子宗擎!他究竟做了些什么,竟然学到了如此的神功绝技,能和掌门方丈一较高下!
一个叛教出门的江湖败类却有这么高强的武功修为,这佛祖未免也实在不公了!”
一旁的普明道:“宗擎当年虽年幼无知却是勇敢坚毅,有一颗赤子之心。佛祖自然是公平的,一个人若想有这样的修为,必然是历经磨难卧薪尝胆,吃尽寒凉疾苦、忍人所不能受。
若是像有的僧人一样不守清律、不钻研佛法、不勤练武功,终日打小算盘的酒囊饭袋,空想一生也是个庸人。”
普明是普字辈中诸僧最为年轻的一位,他师父洪渡大师见他幼时颇有慧根,在他三岁时便将他收入门下,虽然其辈分高了俞长生两辈,但年纪却比俞长生大不了几岁,也是当年少数对宗擎亲善的同门。
就在众人议论之时,俞长生和普从又连对三招,普从掌下连出“摩诃般若掌”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波罗揭谛”。
俞长生连打出“虎暴蚕尽”、“日角龙颜”、“虎荡百群”两拳一掌,两人武功真气激斗一番,却依旧是势均力敌。
俞长生眼见自己居然和普从连对数招不落下风,瞬间也有了信心,顿时意气风发和普从正面相战、又缠斗在了一起。
见两人打得激烈,钟元鼎连连摇头赞叹道:“这长生小友的武功比之在极世山庄又更精进不少。
原来他这门神功催动气力后不能收发自如的弱点命门也大为改善。这才不过将将一年的时间,长生小友便被万里神龙调教到了这般地步,看来俞大侠之武功确实非贫道所能比的。”
王艮道:“这俞长生虽强,不过我总是觉得普从神僧的武功应不止这般威力该更强一些才是。可看他的样子又不像是有所保留力道。”
钟元鼎道:“不瞒先生,我也隐隐有这种感觉。不知是不是因为普从神僧年至古稀、筋骨不比当年,是以武功威力难以尽出。
而且他毫无反应、一切如空的神情也委实有些奇怪。”
王艮皱眉道:“按理说《易经筋》这种绝世内功会随着修行年月的累积,越来越深没有止境,即便修习者年老体衰,内力之强也可以弥补,武功威力不会降低只会更强。
难道真的是修得高了,普从神僧有了佛祖神性再无常人的喜怒哀乐所致?连武学也变得麻木不仁了?
我却是搞不懂了,看来还是所学不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