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红日初升,万道霞光。

在那遥远的天际,当第一缕晨曦羞涩地探出头来,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轻轻唤醒,沉浸在一片梦幻般的序曲之中。

红日,如同一位沉睡千年的巨人,缓缓睁开它那炽热而威严的眼眸,瞬间,万道霞光如潮水般汹涌而出,穿透了薄雾轻纱,洒满了无垠的大地。

保育院转移途中的第一场保卫战以我方胜利而告终,我方无一伤亡。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

打扫战场后,共杀敌56人,缴获掷弹筒5架,轻重机枪6挺,马匹十头,弹药无数。

八路军缴获的日军武器尽管其他的炸坏的武器都不能用了,有点可惜。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现在要人手没人手,要地方没地方。

不过,即使这样,赵大鲁还是让大家把那些损坏的武器搬进了一个山洞,藏了起来。

没准,这些以后还会派上用场。

最让赵大鲁和大家头疼的是,竟然还有两个投降的俘虏。

要是搁现在赵大鲁的想法,一枪崩了完事。

可王维若和邵班长都不同意,说这是要犯错误的,而且违反国际公约。

赵大鲁也知道这样做不对,可怎么安置这两个俘虏呢?

只能把他们绑起来先关进山洞,安排了两个战士看守。

其他几个战士也是一夜未眠,邵班长安排他们轮换警戒和休息。

搁下俘虏的事不说,下一步的行军路线也是个问题。

于是,邵班长、王院长、胖婶、一枝花、吕医生、赵大鲁,

六个人坐在山坡的一块平坦草地上,开会研究。

王维若是院长,自然首当其冲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她说:“按计划到李家沟还有两天的路程,接下来还会不会遇到鬼子?遇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心直口快的一枝花却不同意再去李家沟,她振振有词地说:

“出发前我就说过,最可怕的就是这些没有预料、没有准备的危险。

按计划就应该有妇妇救会的同志来接应我们,按计划贾家峪就不应该出现鬼子!

所以,即使我们平安到了李家沟,再遇到同样的情况怎么办?”

王维若平静地说:

“李家沟肯定不会,那儿有我们三个主力团,敌人想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邵班长开口说:

“这事也不一定,鬼子铁壁合围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口子也越来越紧。所以,出现什么预料之外的变化也在情理之中。”

胖婶说:“要不我们往回走?回出发地只用一天的路程。”

一枝花也赞成往回走,说回去要不就让祁政委派更多的兵来保护要不就解散。

赵大鲁心中暗笑:这平常不对付的两个女人,今天怎么尿到一个壶里了?

不过,他还是实事求是地说:

“往回走肯定不行。先不说你们出发的时候祁政委就给你们说过没有多余的兵力,就在我来的时候部队已经转移了。”

大家一时默不作声。

【叮!恭喜宿主领取歼敌大礼包一份】

1、九八掷弹筒五架

2、轻机枪3挺,子弹若干发

3、大洋1000元,法币20万元

4、华子香烟10条,瓜子200袋,矿泉水500箱,牛肉罐头1000桶

【叮!以上所有物品已存放系统空间】

赵大鲁不由一阵吐槽。

妈妈的妈妈!

香烟,瓜子,矿泉水?

这系统是列车上的小贩吧!

“报告!我要发表意见!”

一声稚嫩的声音脆声声地响起,祁豆豆跑了过来。

王维若没好气地训斥道:

“我们大人在开会,你一个小孩子添什么乱?”

赵大鲁却很欣赏这小家伙的勇气,不容置疑地说:

“让豆豆说下他的看法!也许小孩子的看法,会给我们不同的思路!”

祁豆豆见有人鼓励,更是信心十足。

他扶了下自己的眼镜,煞有介事地侃侃而谈:

“我们可以往回走!由此向西,离这儿三十里有我们的部队,叫黄河支队。

战场的状态瞬息万变,我们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思维,也要跟着变化。

我在我爸爸的笔记本上看过,这叫‘翻边战术’。”

除了赵大鲁,大家都惊讶地看着这个刚十多岁的小孩子!

真是龙生龙,凤生凤。政委的孩子懂战争!

赵大鲁知道豆豆说的是《晋察冀反扫荡报告》上的内容,却并不打算点破他。

相反,他不仅不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以后有什么重要的决定也要让他们参与进来!

赵大鲁知道,在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鬼子将侵略的重心对准了我方敌后的抗日武装,对我军根据地展开了惨无人道的“扫荡”。

当时,面对日伪军对我根据地的疯狂“扫荡”,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核心的抗日军民便想出了很多反扫荡战法战术,而其中八路军的“翻边战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战术之一。

那么“翻边战术”具体是什么呢?

随着敌人逐渐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鬼子便将侵略的重心对准了我敌后的抗日武装。

但是,日伪军在敌后的兵力可谓捉襟见肘。

也正因如此,每一次日伪军的“扫荡”基本上都是集中某个区域,兵力也只能按照已经预定好的时间,在已经预定好的区域进行。

于是这样“扫荡”的缺点就显现出来:

一是“扫荡”无法持续更长的时间,而且“扫荡”后也无法在被“扫荡”地区建立稳固的统治;

二是每次“扫荡”都会造成邻近抗日根据地的沦陷区出现兵力空虚,毕竟资源是有限的。针对这两大缺点,我方的山东八路军就发明了“翻边战术”。

说起来,“翻边战术”的主要有两步:

第一步的关键就是在“扫荡”前,我军将主力部队部署在根据地、游击区和沦陷区之间的边沿区,而不是腹心地带;

第二步就是趁敌人的“扫荡”包围圈尚未完成,部署在边沿区的主力部队从包围网的空隙中穿插过去,转而进攻兵力空虚的沦陷区;

“翻”到敌人的屁股后面去,从而打乱敌军部署,实现粉碎敌人“扫荡”的目的。

我军依靠灵活机动的“翻边战术”,不仅可以让敌人的“扫荡”因为后方不稳而宣告失败,还能趁机扩大根据地和游击区。

这也我们熟知的“敌进我退”的游击战有所不同,“翻边战术”可以说是一种“敌进我进”的游击战。

历史上,我军依靠“翻边战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赵大鲁虽然认同祁豆豆的想法,但一时半刻,他也拿不定主意。

原因是根据原来剧情的走向,等他们一行历经千辛万苦。

终于到达黄河支队的驻地时,黄河支队已经撤了。

虽然这一世,自己穿越过来,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这不小半个鬼子联队都给歼灭了!

邵班长他们七个人也没牺牲。

但自己这个蝴蝶的小翅膀,到底能扑棱出什么样的幺蛾子,他心里也没有底。

王维若从邵班长手里接过地图,看了半天。

然后,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

“我不同意往西去!

因为往西去要经过敌占区,这样会很危险!

我不能拿孩子们的生命去冒险!”

一枝花反驳她说:

“危险?那你怎么知道去李家沟就不危险?

从这到李家沟需要两天的路程,逃跑的小野肯定知道了我们的去向。

如果他继续调兵在前方拦截我们,我们又该怎么办?”

见大家僵持不下,邵飞建议说:

“赵营长!咱们不是有电台嘛,要不向总部请示下?!”

赵大鲁有点犹豫,他本来的想法是不到逼不得已不轻易使用电台。

毕竟,这电台是把双刃剑!

搞不好,就会泄露我方行踪。

不过,他又想到了后来祁政委派出来接应的那个班。

想到这,他有点着急,急忙面向大家问道:

“你们谁会发报?”

王维若和一枝花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

赵大鲁虽然接受了系统的发报技能,但因为此赵大鲁的身体,右手还没有康复。

赵大鲁一指“一枝花”,说:“你来!我口诉!”

电文如下:

保育院所部在贾家峪遭遇鬼子骑兵中队,我方大捷,无人伤亡;

击毙敌军56人,俘虏两人,缴获电台一部,武器若干;

因行进路线出现分歧,是继续向李家沟前进,还是“翻边”寻找“黄河”,请指示!

另,我部士气高昂,补给充足,无须立派人接应,切切!

听到这句,一枝花抬头望了他一眼,有点不解:

兵不是越多越好嘛!为什么不要接应!

赵大鲁可没法告诉她,胃为派来的那几个战士全部被鬼子给消灭了!

……

约摸有一炷香时间,纵队的回电来了:

赵大鲁,你部情况知悉,李家沟驻军已转移,同意“翻边”。

以后一切军事行队以你为主,但要和维若及其他同志商量决定!

收到回电,赵大鲁心中暗喜,忙叮嘱赶紧让电台休眠。

看了电文,王维弹虽然皱着眉,但也没再说什么。

毕竟,这是上级的决定,她必须服从。

不过,即使回电是让他们继续去李家沟,赵大鲁也不打算执行命令。

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李家沟那边危机重重。

随着红日的逐渐升高,霞光也愈发灿烂夺目,整个世界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赵大鲁深吸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力量与决心。

他知道,新的一天已经到来,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勇往直前!而他的身影,在这万道霞光之中,也变得更加坚定与勇敢,成为了这壮丽景象中最耀眼的存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