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灯辉照长安 > 第十七章 城中四月
换源:


       四月的天气已经开始渐渐转暖,萧长安忙得焦头烂额,一时间无暇分心。一些寒暄来往的信件也堆积了许久,细想想京城却是很久未曾来信了,萧长安本想写信回去问问,可是自从最后一只信鸽返程回去后,再没有了传信方式,只得暂时作罢。

京城的众人此时却是心中各有琢磨,皇上将徐知州千里迢迢召回京城,可不是为了喊他回来搓麻的,寿王却是风轻云淡,竟再未曾提起过这位徐知州。

堂口的气氛今日有些尴尬,赵怀瑾看着眼前的梅三娘,陷入了沉默。

“爷,您万福。”

现如今钟音馆就差写个“寿王”的牌匾挂在门口了,梅妈妈此时前来,若是刺探消息未免也张扬了些。

“墨爷,如今您的生意在京城是有头有脸的,我知您自是不屑与我这等人有瓜葛。我也看得出您几位对我是防备着的,今日便也不遮掩了,我那钟音馆背后的人,确是寿王。”

梅妈妈倒是爽利之人,开言便自报了身份。赵怀瑾见这妇人神情自若,倒有些意外,问道:“不知梅三娘今日所来何事?”

“爷,不瞒您说,我确实为寿王做事,但其中却有隐情,今日我来讨杯茶,不知您可愿听我说说?”

-

师太尉已在西北军中二月有余了,今日便准备回京,众侍从却头疼得要命——无他,师太尉的小女儿着实是个麻烦精,听说要回京,说什么也不肯,还躲了起来,侍从们里里外外找了三圈还是不见人。

此时师九清正穿着一身低级兵的盔甲,站在训练场旁边,乍一看还真无从分辨,军中本也常有十六七岁穷苦人家的孩子,身量是差不多的,将门之女也必定少不了那几分气势……唯独一处疏忽了——

旁边的侍女穿着大了一码的盔甲瑟瑟发抖,眼神迷离,一边为师九清挡着风沙一边劝道:“小姐,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夫人在家定是很思念您,走前还特意叮嘱您早些回家呢……”

师九清不屑:“盼着我回去还不是为了给我指婚,随随便便找一个根本不认识的谁家少爷便把我嫁出去了,这样的婚事不要也罢。”

“小姐,咱们总不能一直在这待着,这军中都是男子,若是老爷真的一气之下自己回去了,留下咱们在这诸事也不便啊……”

师九清撇了撇嘴:“不是还有陆将吗,我以后要是能像陆将一样该多好,做个女中豪杰,看谁还敢欺负我们。”

侍女听了这话,小声道:“您怕是要给陆将添麻烦呢,陆将平日军务繁重,怎能顾得上您。”

师九清听了此言,虽不甘心,但想了想也确实如此,便垂头丧气准备老老实实回家去,转身走了没几步,却遇见两人正在相谈。

有人相谈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正值初夏,即便是这西北之地也稍有回暖了,其中一位男子却浑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脸也不露出来,似正要进入帐中与人议事。

那男子向帐内走去,边查看了四周,并未注意到角落中的师九清,径直走入了帐中。

“芊儿,你过来。”师九清叫道。

“怎么了小姐,您看什么呢?”芊儿不解。

“你看那个进入帐中的男子,不觉得奇怪吗?”

“这……小姐觉得何处奇怪?”

“这边疆虽苦寒,但近日天气也是渐渐转暖,为何他全身上下穿得竟似隆冬打扮,还把脸挡住?入帐时又十分鬼祟,此人着实有些可疑。”师九清警惕地看向四周,“我们去看看。”

芊儿有苦难言:“小姐,这西北风沙大,您来时不也戴了面纱吗……小姐,您别走啊,不是说好要回去的吗……”

两人走到军帐旁,师九清见门口守着两个愣头愣脑的新兵,便心生一计,上前道:

“来来来,换岗了换岗了,你们怎么还没去集合啊?”

那两个新兵一时摸不着头脑,其中一个道:“我们方才到此处便到换岗时间了?怕是弄错了吧?”

师九清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你们不知道?百夫长在前营叫你们队伍集合了,就差你们两人了,再不去怕是要吃罚!”

那两人见她面色不改,果然信以为真,千恩万谢两句,便跑向前营了,前营距此甚远,中间还要经过几个小丘,等他们回来怕是要一阵子了。

师九清见他们跑远,忙凑上去听,屋内人却压低了声音,似乎是怕外面的人听见谈话。想了想,师九清让芊儿在门口守着,自己去旁边的空营帐拿了一盘果子,掀开厚厚的帘子便走了进去。

“报——”拿着干巴巴果子的师九清故意晚说了几秒钟,屋内人的谈话也随着戛然而止,师九清放下盘子转身走了出去,却被人沉声叫住了。

“站住。”

屋外的芊儿差点被这一声站住吓得腿软,屋里的师小姐却真的面不改色地站住了。

那人却一言不发,盯着师九清看了几秒道:“谁教你的无令入营帐?是想吃军法了吗?”

师九清默不作声,旁边的军师面露不耐,提醒道:“大人,咱们时间紧迫……”又看向师九清说道:“自己去领罚,莫要在此搅和。”

“是!”师九清有模有样地道了一声,便转身出去了,看似不经意从那蒙面的男子脸上看过,此时他已将面罩摘去,师九清心里隐约生出一丝熟悉感,但又不甚确定。

“小……小姐,咱们快走吧,那两个守卫就快回来了!”芊儿忙提醒道。

“我们走。”师九清向紧闭的营帐看了一眼,拉着芊儿离开了。

-

梅三娘端坐茶案前,但是赵怀瑾心情却很是复杂。

这位自言是受了寿王的逼迫,才不得不陷入此境地,稍有不慎身家性命全部要搭进去,前些日子见了杨柳桃枝“与墨爷在此密会”,方知有希望脱离泥潭,便前来求助。

密会这俩字着实给了赵怀瑾一击,看来两位姑娘早已暴露,若是梅三娘知道,必定也有他人清楚。除去这番前来求助突兀了些,这妇人言行倒似有几分真意。

一时有些犹疑的赵怀瑾便着人写了一张纸条让信鸽送去济州,想要问问萧长安的看法,鸽子刚飞走,便有小厮来报,门外竟有人白日闹事。

梅三娘听闻此言对赵怀瑾说道:“如今情形尚是万事不可声张,若被旁人知道我来了此处,必对先生不利,我便先告辞了。”言罢打算离开,又见她犹豫了一番,迟疑着说道:“我知您尚存疑心,不能全然信我,也是情理之中,但先生若不弃,有能用得上我的地方,我必当全力相助。”

虽然仍是将信将疑,但此时赵怀瑾也并无心思细想,来到前厅,见那闹事之人看着面生,却片刻的工夫便砸了几个桌椅,言语之间十分挑衅。

“敢问是何方来人?”

那人却并不回答赵怀瑾的问话,只面色阴沉盯着他,片刻才说道:“墨爷竟是不认得我了?想来我等也是难入墨爷的眼了,不过也无妨,今日也算是你我有缘,咱们便好好认识认识。”

言罢便是一番抢砸,打伤了厅中许多小厮。赵怀瑾想了半天也未想起在何处见过此人,心中反而明白,怕是近日堂中来往人众,行事也不曾隐忍,树大招风惹人嫉恨了。

赵怀瑾默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明争暗斗也算是开始了。

-

“你胆子怎么这么小,差点害我被发现。”师九清嘴上埋怨着,还是乖乖坐上了回京的马车,“回去可得好好练练你这胆子,这样说出去谁信你是我太尉府的女使……”

芊儿平白挨了顿数落,却并不妨碍她坐上马车的欣喜,自家小姐终于肯回京了,她也用不着日日担心了。

“不过,你觉不觉得那个蒙面人有些眼熟?”师九清低声说道,“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

“这……奴婢不知……”芊儿有些摸不着头脑,师九清自顾自地继续说道:“你可还记得前年岁末,我随父亲进宫赴恩宴?”

“记得记得,”芊儿终于找到能接的话,“小姐您回来后还说宫宴味道虽好,餐食却着实太少,又干了两碗米饭配鸡腿……哎哟!”

芊儿话没说完就挨了师九清的爆栗:“谁让你说这个啦!你要是敢同别人说起这件事,我饶不了你!”

被芊儿打断的师九清并未继续多言,而是一路思索,午后阳光照进马车窗,晒得芊儿昏昏沉沉地打瞌睡,嘴里还不忘念叨着几句“小姐,这个好吃”。

师九清却没有跟她逗趣,那蒙面人的脸又在她脑中浮现,她虽不知此人姓名,却知道他为谁效命。

寿王,他究竟在谋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