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这蜿蜒千年的巨龙,孕育了华夏璀璨文明;而我,愿做那旗手,为弘扬黄河文化,在齐鲁大地竖起不倒的大旗。”
——题记
我是冰阳,作为一名诗人,同时也是河子文艺品牌的创始人,长久以来,一直致力于乡土文学的创作与推广。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始终在我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深知黄河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历史记忆,一直渴望能借助自媒体的力量,为弘扬黄河文化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而齐鲁壹点这个具有地域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平台,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
初逢齐鲁壹点,灵感乍现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样在各类媒体平台上浏览信息,不经意间,齐鲁壹点的页面映入眼帘。齐鲁大地,本就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河在山东境内奔腾而过,滋养了这片土地,孕育了独特的文化。我瞬间意识到,齐鲁壹点或许就是我弘扬黄河文化的理想舞台。
我开始深入研究齐鲁壹点的平台特点和受众喜好。发现平台上的读者对地域文化、历史故事以及具有人文关怀的内容关注度极高。这让我灵感迸发,决定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结合河子文艺社众多创作者的力量,在齐鲁壹点上打造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
我先在齐鲁壹点上注册了账号,精心设计了账号的头像和简介。头像选用了一张黄河奔腾的壮阔图片,简介则写道:“诗人冰阳,携河子文艺社,以笔为剑,为弘扬黄河文化而战,愿与您一同探寻黄河之美。”希望通过这样的设置,能迅速吸引到对黄河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策划黄河文化系列作品
为了在齐鲁壹点上推出高质量的黄河文化作品,我组织河子文艺社的作者们召开了线上会议。“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根脉,它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去展现。”我在会议上激动地说道。大家纷纷响应,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想法。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从黄河的历史、民俗、生态等多个维度入手,创作一系列散文、诗歌和摄影作品。作家老陈主动承担起撰写黄河历史散文的任务,他说:“我要通过文字,带读者穿越时空,去领略黄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采,感受它对华夏文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年轻的摄影师小李则兴奋地表示:“我会用镜头捕捉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让大家看到黄河的壮美与灵动。”而我,也决定以黄河为主题,创作一系列诗歌,用诗歌的韵律去歌颂黄河的雄浑与伟大。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老陈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从黄河流域的古老文明起源,到历代王朝与黄河的渊源,他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精心撰写每一篇散文。小李背着相机,沿着黄河山东段的沿岸奔走,拍摄了无数张精美的照片,从晨曦中波光粼粼的河面,到夕阳下被染成金黄的河滩,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生命力。我则沉浸在诗歌创作中,在黄河边寻找灵感,让奔腾的河水激发我的创作激情。
作品发布与初期反响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黄河文化系列作品终于准备就绪。我们在齐鲁壹点上开设了“黄河之韵”专栏,陆续发布这些精心创作的作品。第一篇发布的是我的诗歌《黄河,母亲的河》,这首诗饱含着我对黄河的深情,以黄河的起源为开篇,描绘了它一路奔腾,滋养万物的壮丽景象,抒发了对黄河母亲般无私奉献的赞美之情。
作品发布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读者的反馈。很快,评论区就热闹起来。有读者留言说:“读着这首诗,仿佛能看到黄河就在眼前汹涌澎湃,感受到了作者对黄河深深的热爱。”还有人称赞道:“诗歌的韵律很美,把黄河的雄浑与柔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看到这些积极的评论,我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推广黄河文化的信心。
随着“黄河之韵”专栏其他作品的陆续发布,关注度越来越高。老陈的历史散文《黄河:华夏文明的摇篮》详细讲述了黄河流域在历史上如何孕育出灿烂的文明,从古代的农业发展到科技成就,吸引了许多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小李的摄影作品《黄河风情》则以精美的画面,展现了黄河沿岸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让读者们大饱眼福。许多读者在评论区留言表示,通过这个专栏,他们对黄河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希望我们能推出更多精彩的内容。
面临挑战与突破困境
然而,推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随着专栏影响力的扩大,一些质疑声也开始出现。有读者认为我们的作品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赞美,没有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还有人指出,部分作品的风格过于传统,难以吸引年轻读者群体。这些反馈让我意识到,我们在弘扬黄河文化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我再次组织河子文艺社的作者们召开会议,共同探讨应对之策。“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与时俱进,深入思考黄河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意义,用更贴近年轻人的方式去表达。”我在会议上说道。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于是,我们决定在后续的作品中,更加注重黄河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结合。老陈在新的散文中,探讨了黄河文化对现代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启示;我创作了一些具有现代风格的诗歌,融入了当下人们对生活、对未来的思考,以黄河文化为底蕴,展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还尝试与一些年轻的文化创作者合作,邀请他们用漫画、短视频等形式来诠释黄河文化,吸引更多年轻读者的关注。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逐渐突破了困境。新的作品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不仅深入挖掘了黄河文化的当代价值,也吸引了更多年轻读者加入到关注黄河文化的行列中来。有年轻读者留言说:“没想到黄河文化还能以这样新颖的方式呈现,让我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真的很赞!”
扩大影响力,携手各方力量
随着“黄河之韵”专栏在齐鲁壹点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开始收到一些合作邀请。一些文化机构希望与我们共同举办黄河文化主题的线下活动,学校也邀请我们去开展黄河文化讲座。我意识到,这是进一步弘扬黄河文化的大好机会。
我们与一家文化机构合作,举办了一场“黄河文化艺术展”。展览中不仅展示了我们在齐鲁壹点上发布的优秀作品,还包括一些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全方位地展现了黄河文化的魅力。活动现场,许多观众被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所震撼,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对黄河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
我们还走进学校,为学生们开展黄河文化讲座。我和河子文艺社的作者们用生动的故事、精美的图片和深情的诗歌,向学生们讲述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提问,对黄河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学生说:“以前只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但通过这次讲座,我才真正了解到它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我要好好学习,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
同时,我们还与齐鲁壹点平台合作,开展了黄河文化主题的征文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参与,收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扩大了河子文艺社在弘扬黄河文化方面的影响力,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黄河文化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持续前行
如今,在齐鲁壹点这个平台上,我们为弘扬黄河文化竖起的大旗已经迎风飘扬。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我们的作品和活动,认识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但我深知,弘扬黄河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我们将继续在齐鲁壹点上深耕“黄河之韵”专栏,不断推出更多高质量、有深度、形式多样的作品,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在不同领域的价值。我们还计划与更多的文化机构、学校、社会组织合作,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让黄河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以黄河文化为纽带,团结更多热爱文化的力量,就一定能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黄河之子的精神在齐鲁大地乃至全国传承不息。而我,也将继续以诗人的情怀和自媒体人的担当,为弘扬黄河文化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在这条充满意义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