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白龙衔花 > 九连环:法事局(2)(中)(3)
换源:


       阿凌别了厉大人,来到龙都天牢旁边的诏狱,大早上的,那刑部尚书阎大人早在门口跪候他了。阿凌上前与阎大人寒暄已毕,阎大人道:“圣上不知,鲍犯是重犯。照理不得离开幽牢。您既要亲审,牢里湿热,您且随我进理刑厅问他。”

“一切听凭大人作主,只是鲍犯的刑具……”

“问的时候,自要去掉。但过后,按腾龙的规制,他这等的罪过,要戴枷的。这边请。”

阎老爷子领着阿凌进了理刑厅。这厅中肃穆庄严间隐着些贵气与阔气,比寻常公堂还气派些,比旁侧的天牢问话处,也更显宽敞、气派。阎老爷子坐在左手,阿凌含着谦逊之意,说道:“大人问吧,我听着、学着便是。”阎老含笑瞧了阿凌一瞬,连推辞也不推了:“如此,老臣僭越了!”

须臾阎老示意手下把鲍将军带到厅中。一夜功夫,鲍将军的精神与昨夜殿中全然不同了!不用猜!老鲍显然受了暗刑。阎老大人厉声开口,阿凌听了他的声音,只觉震得头皮发麻!阎老道:“鲍辅仁!你从实招来,半月前到你家与你同室密谈的人,究竟是谁?”

鲍辅仁道:“当然是何……”

“鲍将军,莫胡言!半月前,忠义早就去了桑日。你且看看,这是什么?”阿凌把厉正诘交给他的红箱子摆上桌案,道:“你娘作证,那人不是忠义。箱中的银票,也是她老人家交还朝廷的。”

鲍辅仁愣了一时,道:“我娘眼睛瞧不清,她也不认得。那个人,确实不是何忠义。可他的来头,比何将军更大!我说了您也管不着他!他是幻衣国国主吴泽手下的总管华银泰。使团中华东小公公的干爹,二总管杨度威的上官。”

我跟华银泰,其实已是第二次打交道了。皇上您自腊月里回都,吴泽国主就派华银泰总管到我国,目的是接洽我国到幻衣的捷径“幻龙直道”的国内工程的修筑工作。叶孤鹤大人认为此事利国利民,虽然我国当时还没与幻衣议和,可孤鹤大人认为此事极好,我国比幻衣强盛许多,这路么,迟早要修!两国各修各的,过渡处修上关防卫城,各自派兵镇守,同时还可以派员负责放行平民。修通陆路对子民有利!所以叶大人大力推进此事。因为此事涉及两国国境,叶大人决定从军中派人监督民夫,而他对军务不熟,这事的决定权交给了监军李荏苒大人。李大人也是新任官员,他按资历情况,挑出我去接此事。我得知此事欣喜若狂!叶孤鹤要派一个大人接待华总管,为了快点拿到肥差,我不待吩咐,立即自费大大款待了华总管!我也就在这时认识了他。谁知事到临头,何忠义否了李荏苒的名单,另派了将要退养的穆老将军前去!他还冠冕堂皇地说:老鲍是盛年勇将,朝廷是多事之秋!老鲍做皇上的暗卫正合适,不可调去做监工!何忠义挡了我的路,我当然恨透他了!再加上他刚进朝的时候,我对他不薄!还请他吃过饭的。那时先帝为了彰显我朝文武皆能,就把原定于二十九年的武举科考,提前到28年。何忠义荣获状元时,只有18岁。先皇举办比武大会,我抽到与尹漩交手,在他手下过了二十多招就败了。可这事儿之后,何忠义就老是对人说,我鲍某的武功极差,上不得实战,在他手里最多只有5招,若他出全力,我一招必死。这话被我好友苏秋山传给我,我就恨上了何忠义:我又没和他交手,他凭啥把我说的这般不堪!何忠义在三十年的时候,又上书太妃娘娘,把我的名字从出战人员名册上勾了。加上去年年底这回监工的事,我早就心有不满了!

结果半个月前,两国相通陆路彻底修好,同时,关防卫城也建好了。华总管是代表幻衣过来找穆老将军喝庆功酒的。同时,他知道我过得不好,看在老相识份上,他去了我家,还答应给我一条出路!他带来了他们国主的密旨:吴泽准备除掉国丈王念嗣,前往岩香拘捕太子吴晟,并改立新后的长子为太子!华银泰奉了秘旨来找我,我要在旷大人带王念嗣回朝时,除掉王大人,嫁祸给我们腾龙。我一想,由于这些点滴之事,我心中暗恨何忠义,就自然想栽害他了!

阎大人断喝一声:“鲍将军!你还是没实说!你说是吴泽派华银泰叫你害王大人,你又不是三岁幼童,怎会随意听他之言害人?”

鲍辅仁道:“我自是收了他的好处。不是都交给我娘了吗?”

“鲍将军!从实说了吧!您的娘亲盼你迷途知返,你早点交待,我放你归田,不会丢命的!来找你的人,不是大总管华银泰,对吧?”

“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难道…不,不!就是华银泰,就是……”

阿凌自身边取了那枚宫铃,两指捏着晃了一下,脸上极少有的阴晴难测:“这枚宫铃,早就落在王大人手里了。它是个锡制的,款式对应的是高阶内宦,但远远不是大总管!且你说的华银泰,他因为同情出走的太子吴晟,早已被贬,于去年腊月里他回国后不久就病亡了!我腊月里在宫中卧病,却瞧了许多外头的小书。民间的消息其实最快!其中一本杂书里把刚去世的华银泰定为大忠臣,将他的事迹早写的一清二楚!所以鲍将军啊!你消息不灵,连扯谎都差到这份上…唉!一个在去年底已经死了的人,怎么会在半月前出现呢?”阿凌淡然望定了鲍辅仁,苦劝他道:“将军!一个谎要用十个谎来圆!来腾龙商议修路之事,并受你款待的,确实是华银泰。这些,在孤鹤大人的本子上也能找出来,可是,半月前来找你的,却不是他!鲍将军!你给你娘子易容失败,她的真容被李荏苒画了下来。等你交待了,我答应你,也保下她,还有你家柔儿,还有老夫人和你小妹……”

沈氏夫人的事儿,阿凌原是胡言诈他的,但鲍辅仁眼中见泪,气势与前番大不相同了:“啊…罪不及妻儿!皇上,看在我爹和爷爷份上,这句话一定要算数啊。至于我那妻儿,主子说了,他已经安排她们离去,你定寻不见的!这事儿,本和腾龙无关,和何忠义也无关,是我害他的。我不愿我国与幻衣议和,所以,做下此事,这次,我所招是实。”

阎老一看辅仁态度松动,又激动起来,他拍着惊堂木吼道:“还不快从实招来!”

实情是:幻衣国派系倾轧,吴泽君臣不停斗法,朝局混乱,幻衣恐怕亡国不远呐!我国此时若与之议和,只怕凶多吉少,肯定受其连累啊。何忠义心里愿不愿议和,我不清楚,他写的那些字据,其实都是我写的,印鉴是我盗取的!我这么做,完全为了报复他,谁让他有意无意总是堵着我的路,与我为难的?我一来,看不上他那张狂样,二来也因为我,我鲍辅仁决不赞成议和!我要是不这么干,你,阎大人!还有你,皇上!你们能看见我吗,你们能听见我的话吗?

皇上、大人,你们不知啊!我做此大事,那自有我的考量!幻衣国主吴泽、临江王吴江、太子吴晟、国丈王念嗣四人之间早就暗流涌动,其中的恩怨还要从吴泽没登基之前说起。

这位吴泽国主今年48岁,六年前,我国书君28年,也就是那盐田之战后的第三年,吴泽才接的位。

小臣下面说的,都是公公华东提点于我,绝无虚言。吴泽很早之前就有浪子之名。可是这名声在遇见其正妃王雅妍后,就不作数了。风/流才子的吴泽,和这位正妃传尽了佳话,同时的,朝里极有威望的宰相王念嗣也就死心塌地的倾向于吴泽了。王念嗣起身世家,他们家族出了三位武将,吴建在位的时候,为了提防这些将军,便同时将三位王将军都给贬了。王念嗣在吴建后期也只得闲居。吴建猝然离世,其余诸子都争位了。王大人却叫女婿躲出去,躲到吴氏龙兴之地寒幽城的村寨之中。吴泽听话,连夜携正妃跑了路,在王家准备的破宅子里窝过了半年时间。等到其它几位皇子打来打去都赔进去了,吴泽却用一幅《万民稼穑图》赢取了民心!老百姓看见吴泽关心农事,又在画的题跋里写道,要让天下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还说为了这个,他宁愿一辈子同老百姓做朋友,一辈子在天下人的田地里陪着天下人!

吴泽淡泊名利的才子形象深入人心,王大人趁机造了好多势。当时非常得势的先皇大皇子焱王殿下,亲自去老家迎回了吴泽——这时候,各方面占优的老大,压根没把最年轻的吴泽放在眼里,他一心对付越王呢!越王手里没兵,可他真有才!在他的治理之下,皇位之争一点没影响到别的方面,他稳定局势有功,又是吴建继配皇后(太后)的亲子,大皇子焱王是太妃所出,不敢动他。大皇子和太后各有势力,太后的势力自然是支持越王的。可越王和大皇子都不是太子,太子早就在前番争斗中被其它皇子矫诏废杀了。这时候,太后和大皇子都想到了宗室中有势力的临江王,而临江王却托病没有表态。紧接着太后得了一场小病,这王念嗣为了帮吴泽谋位,出了一个阴招!他从咱们腾龙找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道士佘某,去给太后祛邪治病,结果没到半个月,大皇子同越王一起去探望太后,发现太后正与佘道人奏曲吃酒快活。大皇子在朝里发难,立马赶走了佘某,幽囚了太后“养病”。并借机一步步的接管了太后的势力。一切大功告成后,太后就莫名其妙地崩逝了。越王本来还要继续提出利于民生的建议,最后许是伤心,许是吓破了胆,只求保命,剃了头发,在寺里念佛度日。

有一天夜里,越王忽然薨了。那大皇子领了神医验尸,查出是被人用棉被捂死的——出事前吴泽和临江王去过佛寺,大皇子是清白的。原来,临江王为了私利,他怕越王查出他贪墨库银的事,就利用越王好色的弱点,派庙里隔壁的尼僧下手,闷死了越王!原来那临江王为人贪婪成性,在朝时原与越王不和,那越王为官极正,在钱钞上不留心的,公事也办得妥贴,百姓也多有说他不错的!但是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好些不同的面孔!越王这人,他别无什么劣迹,却只是好色!原得势时,他便把正头王妃休了,终日流连花丛,这性子连被迫出家后也没有变。自打太后崩逝,临江王就起心要对付越王。他派人探访得知,越王进庙后不久,见这个尼姑美貌,就仗着身份侮辱了这位女尼。这个尼僧前时被越王侮辱,料她心里必是极恨!临江王便故意派忠仆携重金去游说女尼,最后出了此事,也在他预料之中!越王死后,王念嗣又多造流言,临江王也跳出来反对大皇子,大皇子是庶出,吴泽却是嫡出。不久,大皇子想到要斩草除根,对吴泽下手,可吴泽却一再在王氏保护下躲了过去。大皇子正在苦恼,临江王也想掩盖他的罪行。两人几回斗法,最后大皇子棋差一招,却给临江王下了慢药暗杀了。

大皇子死后的第八天,吴泽就登基为帝了。离奇的是,大皇子的宠姬丽姬,却归了临江王府中。吴泽对朝事完全不上心,万事放给他丈人去干。王念嗣为了威压众人,处事有份量,他也做了许多准备!一则恢复了王氏的军权,二则在重要位子上全换上王家同心之人!王大人行事极其霸道,仗着吴泽独一份的信任与恩宠,他简直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小将之所以上这条贼船,就和这一点有极大关系。

吴泽上位的时候,是咱腾龙书君二十八年(他们诸王争位,龙位楞是空了近两年呢。)此时他唯一的儿子吴晟年仅十四岁,吴晟之前有公主两人,之后有公主一人,此四人均是王雅妍皇后所出。王雅妍皇后也是个霸道女子,同辈里被吴泽看上的女子,个个都遭了她的毒手。吴泽对这一点是明知的,可偏就没一个女子,在吴国主心里可以压过正宫的!

这临江王呢?对于当时的局势,他没有半分满意的!他抠抠搜搜省出银子,训出五万私兵,目的就想更上层楼,夺下吴泽的江山。当然,还有一个人也想要吴泽的江山,她就是丽姬——吴泽长兄的宠姬,后来嫁给临江王为爱妾的丽姬。临江王得到丽姬后,指天盟誓,告诉丽姬说她的前夫乃被王念嗣和吴泽翁婿合谋,指使太监慢药毒杀的!丽姬对临江王的话肯定是信了,可能因为她是个绝色佳人,所以大皇子也对她不错吧,也可能是那临江王对她更好吧?反正丽姬信了临江王的话,从此对吴泽和王念嗣是恨之入骨。而我呢?我鲍辅仁实在是太背了,这个丽姬,名叫沈丽,她…她是我娘子的同胞姐姐,我的嫡亲大姨子!我大姨子沈丽当年嫁给幻衣大皇子是书君爷安排的(当年先帝爷到处借兵去打伏虎国,联了许多回姻亲,皇上您也知道的!)我娘子和她姐相隔两国,许多年不联系了呀…这新姐夫临江王是怎么知道有我这个人的呢?我想啊,一定是丽姐姐向他提的吧!

时易事易呀,不多时雅妍皇后染了时疫殁了,那临江王介绍了内侄女周氏给吴泽为妃。吴泽爱此女美貌,也给了王叔个面子就升了此女为后!后来许是新后挑唆,也许是吴泽自己终于醒悟,反正吴泽对原来的丈人王念嗣是越来越不满!可能是慈父爱幺儿,吴泽纳了周后,又添了两个皇子,打破了御医断言他生女不生男的诊断,所以吴泽爱新后如宝,把旧人给抛下了。王念嗣对吴泽也寒了心,却暗地栽培他的外孙吴晟,王大人派自家亲戚王将军,倾囊传授王氏枪法和武艺等,却给临江王的亲信举发,吴泽以为太子私结武将,把王将军又给罢了!太子却暂时没有处理。时光又过了两年,在去年里,因为我国与桑日交兵,那桑日国掌兵的布仁国主经常派人到幻衣国敲诈钱粮,吴泽不敢得罪桑日,每次照给,却惹恼了王大人和吴晟二人。十六岁的吴晟,私训了一批侍卫,亲自带头冲出去把来要钱的布仁的使者打了一顿!吴泽心知打不过桑日,不敢出头,反而把太子给幽禁起来!临江王成心不想他们父子和睦,又去告发吴晟东宫还有不在册的人马,恐有反意!王念嗣这回急了,写信给朝中亲信、遍求各国,半夜里护着太子跑出幻衣,经过一番选择后,跑到了女主掌权的岩香国去暂避。

太子跑后,吴泽没有追击!他是真心爱这个儿子的,他是怕桑日人报复,也怕临江王对付太子啊!自打帮太子练武的王将军失势之后,王念嗣和临江王就在朝中较上了劲,周皇后站在了临江王一边,又因为王念嗣前番还得罪了许多人,所以他这一派渐渐失了势,直到那回王皇后的冥诞,吴泽派王念嗣来送解药、索要《巡天引》并谋取议和之机。这解药也是为了结好我国,其实就因为我们腾龙去年把布仁给灭了,也替他出了一口气啊!可那个巡天引呢,分明是吴泽给他丈人挖的坑!

本来,这些都不关我的事啊!直到半个月前,暗里投靠了临江王的太监华东,代表他主子杨度威来找到我,那人说,我一家子在腾龙过得苦巴巴的,现在我大姨子丽姬已是临江王最宠的偏妃,临江王能保我的前程,只要我借这回的机会,除掉王国丈,为周皇后及临江王拔了眼中钉,我就可以去幻衣国,替王爷管着我爹心心念念想夺取的盐田,从此做人上之人,地位可以比肩我国的何忠义啊。我听了能不动心吗?但我又怕把娘子牵涉进去,所以我对她说的根本不多!她到现在也不知道,临江王成了她姐夫,我是给连襟做事,我人情难却!她也不知道我干的那是谋逆之事啊……

“鲍辅仁,你凭什么给临江王卖命?难道只凭他的小老婆是你大姨子?鲍将军……”阿凌重重的叹了一声,眼睛也极失望的瞧了鲍辅仁一眼,幽幽开口道:“可惜呢!你本有着多和顺美好的一家子啊!朝廷对你家的疏忽,你可以上书争取啊,忠义与你有矛盾,都不是什么大事,你也可以与他争辩啊。该做的,你却什么也不做,却听了外邦贼子的话,做这样的暗里勾当!你凛凛一表,大好人生,只为你贪心不足,祸及满门!鲍辅仁,说吧,临江王给了你多少银钱,你老婆藏在哪里?你招出来,我杀你一人抵过了王国丈的重伤,却保证放你全家生路。”

“好…皇上…阎大人,小将最在乎的,就是老母和家人,我如今已是什么也不能留给他们了!连我这个人,也要抛开她们,独赴幽冥…我干这个,是因为我从华东口中得知了所有内情,不论我是不是腾龙的忠臣,可腾龙也是我鲍辅仁的故土!我不忍故国再次涉险,我决不答应议和!那些个卖命钱的所在,我是死也不会交待的…至于我家娘子啊,如果你能寻到她,就和她说,我纵然休她百次,也还是疼着她的。将来,让她务必记得,要为柔儿找好婆家,不能比流云家差!”

鲍辅仁低低说完了这些话,口中忽然丝丝流出血来,他魁梧的身躯却是跪着向后倒下去,他相貌堂堂,五官棱角分明,那脸部线条甚为刚毅利落。死的时候,他的眼睛也没有闭上,那两条浓眉、一双虎目,透出阴寒冷倔不甘的光来。

阎大人红了脸恨声骂道:“呸!这人犯是咬断舌根而死的!这个挨刀的杀胚,惊扰圣驾,再添一条罪,老夫要赶紧补在他的判词上!”

阿凌凄然望向并坐的阎老大人:“您给他上刑了?”

阎老道:“他是大逆犯,又是武人出身,按制要上透骨钉锁琵琶骨,老臣没有接到明文圣旨,自然按旧例行事!万望我主勿怪!”

“老大人,叫人好好收敛了他吧。我会尽快找到沈氏和那笔卖命钱,让您尽快结案。沈氏,没有关文,上不了海路,也过不了陆路,去不了别国的。我们,还是可以很快找到她的。”阿凌说着,不顾阎大人有些讶异的眼神,自顾自走到堂前鲍将军横尸的地方,口里喃喃出声道:“鲍将军,人的一生怎么可能事事如意?如果你做个偏将,在朝里安稳半生,妻子同心,孩儿乖顺,还有老母在堂,幼妹在侧,该有多好?我坐在九重龙位,日日向往着你这好日子!可你呢?你太贪了!贪来的东西,你握不住的!你又怎能指望虚妄的东西来保护你的家人呢?妻离子散,身败名裂,我原不该哭你的!但你也还算是个性情中人,既然你死了,我也挺难受,那就为你哭一场,放你好好走吧。”

阎大人心中却是十分不满!他看见兆凌蹲在鲍将军的遗体前落泪,心里极其不忿,但忠君爱国的思想,又促使阎玉镜大人出手去扶起了阿凌,劝道:“皇上,逆犯伏诛,咱腾龙有的是忠心不二的好臣工,您不该为这等人落泪。他也算与老夫同殿为臣,他家的大人老的老,跑的跑,没人来领他的尸首,老夫可以私底下找人安葬他,但不能以朝官的身份,更不能派我手下的属员去干!我们,都不赞同鲍犯的行为,葬他只是为了道义!”

阿凌慢慢站起身,又怜惜地瞧了鲍将军一眼,却摸向自个儿腰上的银包,递给阎大人道:“我这有三百两散银,您去找人给他办吧,埋到灵峰山下边儿,至少算个幽静去处。”

“那可不成!”阎老倔犟地摇了摇头,眼里的光可亮了:“皇上!灵峰园是咱好百姓的归宿,灵峰山可是咱腾龙第一名胜!他是罪人!罪人只能埋在百鬼林,这有规矩的,规矩是老祖宗武匡爷他老人家一早定好的!老臣绝对忠君!所以才要匡正君上!臣依圣上的话,给他立个牌子,写上鲍公辅仁之墓就算最好了。”

“唉!行吧。老大人,您年高德邵,所见不错。就依您的吧。正哥哥还等着我呢,我就先别过了。老大人,下次关押的人犯,在提审一堂后,就别再用刑了。犯人、犯人…在定罪之前,他首先是个人呢。”阿凌恭敬地朝老大人揖了一揖,道:“老大人事忙,不用相送。我且告辞了。”

阿凌走出诏狱时,外头的日头甚大,寻常人个个觉得热,阿凌身上却还觉着寒丝丝的,他举目看去,见厉大人拎了一包蜜饯,手拿一大颗蜜枣在啃,见了他咧嘴笑了一笑,旋即脸就红了起来:“走、走、走!我生性爱甜,拿这个下酒!走吧,咱们上惜花居,我还有要事同你说呢!”

“惜花居…我……”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