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秋雨过后,万里晴空又登上深圳这座城市的舞台,白天站在阳光下,有一种很亮眼很明朗的光,似乎是从很遥远的远方传来,有股熟悉的味道,稍微拉开折叠的岁月一回想,好像曾经在这样的天空下见过这样的光。
于是就想,在同样明媚的阳光下,旧时光中的自己在干嘛呢?也许,正无所事事无聊发呆,也许正蒙头大睡,也许正为某事蕉头烂额,可不就是岁月里最平凡往复的样子吗,但此刻大脑犹自把思绪定格在悠闲与惬意的频道里,嗯,回亿这张网,一向双标,不管昔日如何,忆起的总是好的。
为了更实质性去填充回忆这张网,近来,我将休息时间都集中在写新的小故事上,说新其实已经很旧了,去年年底就已经写了开头,我得赶紧写完,我还想着开下一个小故事呢。
今天写了删,删了写,一会大叫,一会大哭,真是近乎疯魔,大叫是因为故事被我写得着实拧巴,大哭是写到去世的人时想起了爸爸。
嗯,要是双月先生在家看见我这样的码字状态,一定又会问我:“要不要去看看心理医生?”
可能是由于码字用力过猛,下午五点过的时候,不但大脑摆工,连颈肩也罢工了,不,是全身的细胞都罢工了,我奈何不了它们,只好躺平。
我躺在床上,没想要睡着的,因为五点之后睡觉,晚上很可能失眠。奈何,一会儿的功夫我就进入梦乡,醒来时,天都黑了。
失眠就失眠吧,睡一觉醒来,一天折做两天过,很划算。
晚觉醒来,我来到天台收下午晾晒的毯子,贪恋缭人的夜风,就围绕着天台散步,突然,我看见对面楼里一位男同志,全身上下只穿了一条小裤衩。
——所谓非礼勿视,我立马将眼睛派发到别处,过了一会,眼睛出于好奇,自己绕了回来,与我无关,它自己绕回来的。我想男同志该庆幸这双眼睛的近视度数没有配足,她也就只看见一个人,长了两只胳膊两条腿,只穿裤衩没穿衣。
关于精神食粮
最近微信读书的书架上新添加了二十几本书,不瞒你说,关于写作的书就有八本,有一种教写作的书,我真不喜欢,书中标题都非常吸引人,等到你大段大段看完,才发现他还在啰里啰嗦解释他的标题。硬着头皮继续往下看吧,作者似乎只为告诉你一句话:写作既枯燥又乏味。
不过,我认为,毕老师的《小说课》,就适合学写小说的人,让你发现自己的问题,且寻找到一些写作灵感和写作立意。如果你看小说时喜欢思考,喜欢揣测作者背后逻辑,你也很可以看看毕老师的《小说课》。
《玫瑰从来不慌张》是小红书上读书博主推荐的,她说此书适合想提升文笔的人看,我举双手赞成。张丽钧老师的语言真的叫人不住拍案叫绝,文字在她笔下优美,丝滑,香醇且妥帖,她笔下发出的文字就像发出的子弹,个个都是十环。
待双月先生晚上回来,我就告诉他,我想听《玫瑰从来不慌张》,势必软磨硬泡让他给我读。
插曲:
秋天带来了秋困,早晨睡不醒,晚上睡不着,躺床上睡不着的时候,我说想听双月先生讲故事,连续申请了三晚,他拖延了三晚,第四晚,他叫我先打个样。我挑一个最近看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开始细细讲起来,心想,会讲故事也是一种能力,一定要把这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半个小时左右,我终于讲完了。
——该给反馈的人无声无息地蜷缩着,我轻轻挠他脚底板,没反应,我爬到他面前,凑近听,静的出奇,连呼吸声也没有,不应该呀,我小声叫他,叫了两声才听见他轻微的嘟囔:“嗯~我睡着了吗?”
——呵,原是引他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