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修帝笑了笑,拿起了酒杯回敬了一下,说道:“爱卿所言极是,太子选妃也是国之大事,是应重视,那就交与皇后择一良日为太子选妃。”
在一旁满脸笑意的说道:“是我这做母后的疏忽了,我前些日子听礼部说,这月初八是一个难得的好日子。”
闻澈在下位望了望远处的催广,太子妃这个头衔真是个香饽饽,这哪是心系国家大事,分明就是惦记这块往上爬的垫脚石。闻澈拿起一旁的酒杯一饮而下,只见上位的元烁和叶瑾伊交头接耳的不知在说着什么。
一旁的许闻澈也饮用了一些酒,随后便离席而去。许闻清在宴会结束后,回了军营,许闻澈便在皇后宫中歇下了。
夜间许闻澈无法安睡,便起身在宫中闲逛,便看见翊坤宫灯还未熄灭,门口还有一些太监宫女侯着,许闻澈便凑到了窗户旁,听里面传出的声音应该就是元修帝和姨母。
“叶枫澜,你叶家的胃口真是越来越大了。”许闻澈透过窗户看见,元修帝正站在大殿上方,皇后正跪在台阶下面。
“陛下,我叶家绝无二心呀,哥哥这些年一心只为陛下,只为大渊,还请陛下明鉴。”皇后说完便重重的往地下磕了一个头。
“哼,叶枫澜,你可自己想清楚是要保叶家还是保他们。”说完元修帝便拂袖而去。
皇后依旧跪在地上,久久未起,许闻澈见此,心中也有些许无奈,这些年来她和她哥哥拖累姨母许多。在宫中多年,元修帝和皇后之间的事,她多少也是清楚的。
叶氏本是寒门子弟,曾曾祖那会儿考得功名,但由于家室并不显赫,未得到重用,但好在是被留职在了晏都,好在祖孙几代都很上进,都在朝任职,当时叶氏祖父,由于文采出众,被任命为太子洗马,并结识了当时还是皇子的元修帝,当时元修帝母族势弱,母亲在后宫也不受宠,元修帝在后宫一直默默无闻,从不与其他皇子抢风头,一心只喜欢读书,把东宫的典籍算是读了一大半,在众多皇子中他并不起眼,后来因为母族犯错,他也被皇帝罚去军营了,大家都以为他与皇位无缘了,所以大都对他都没什么戒心。等到先太子大婚,才被召回,在他母妃的安排下娶了御史中丞的女儿,也就是现任太子的生母,明德皇后。后来先太子不知什么原因居然谋反了,大家都不可思议,诸多皇子也都死于那场谋反,先太子被废,后抑郁而终,叶氏祖父在那场谋反中护驾有功,直接被先皇提拔至门下省,先皇对他也是极其依赖,由于有了太子谋反的先例,先皇迟迟不敢再立太子,将剩下的皇子们都给了封号,遣回了封地,只留了刚满十岁的十一皇子在身边,元修帝被封为儋王,回到了当时的封地儋州。
后来不知是谁散布先帝重病的消息,各位皇子又急不可耐了,都悄悄带着兵马回到了晏都,后被先帝一聚拿下,好在元修帝此时还在儋州。先帝膝下的皇子也没有多少了,可能先帝也感知自己的大限将至,便将剩下的皇子召唤回了晏都,并宣布册封十一皇子为太子,在席上有些皇子不服气,当场反了起来,十一皇子在混乱中被杀死,在那场叛乱中仅仅只有护驾的元修帝和因为生病并未赴宴的九皇子,安阳王存活了下来,后来先帝病逝,将皇位传给了儋王李元修。元修帝在继位三年后便病逝了,那时李承储被封为了太子,次年元修帝便娶了叶氏女,叶枫澜为后。五年后许闻清和许闻澈便被接到了晏都。
这么多年许闻澈也看清了,元修帝对皇后跟本没有多少情义,若不是因为叶家,恐怕早与皇后翻脸了。现在的情况是,皇后一心想要叶瑾伊成为太子妃,元修帝却不想叶氏一族在大渊独大,如今看只有崔广一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及此事,应该是元修帝授意的。
许闻澈心里嘀咕着:“元烁呀,元烁,你真是个香饽饽。”一边想着一边在庭院里来回踱步。直到夜半十分才回房睡觉。
许闻澈这几日一直都待在宫中,应该是上次打扰到了元烁和叶瑾伊的约会了,皇后一直将她带在身边,美其名曰教导礼仪,这几日许闻澈都没有见到过元烁。
初八那日,宫女早早的便将她叫醒,许闻澈模模糊糊中还不知到发生了什么事,只听到宫女说了一句选太子选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