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家父赵立春,开局征服钟小爱 > 06.大的要来了!【求鲜花求收藏!】
换源:


       手上的论文被翻动得哗啦作响,

曹兴国还想再确认一下这篇文章的含金量。

“咄咄怪事,”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会有此能耐?”

“难道说是他人代笔?”

“即便是有高人代笔,那这位高人的水平与能量也细思极恐啊!”

“吴院士来了么?”曹兴国转头问助理。

“吴院士今天十点来办公室。”助理回答。

吴院士就是吴良庸,

他是华科院电子信息所的所长,

也是国内芯片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

之所以要请教吴良庸,

是因为曹兴国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了。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不是电子信息和计算机学科,

退离科研和产业一线也很长时间了。

老实讲,这篇论文的水平已经大大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

他只能凭直觉预感,这论文里的技术将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如果技术为真,不要说超英赶美,

即便说是倾覆江海领先世界几十年也不为过!

“大的要来了!”曹兴国暗自叹道。

上午十点还没到,

曹兴国就和助理焦急得在吴良庸院士门口等候。

“怎么还没来?小王,给吴院士打电话。”

曹兴国急不可耐,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验证自己心中的想法。

“好的,曹主任。”

还没等王助理拨通号码,门廊上就传来哒哒的脚步声。

来者正是吴良庸。

“吴院士,你可算来了!我这里有一篇文章想给您看一下!”曹兴国着急忙慌迎上前去。

“曹主任,什么事儿劳驾您这么早来找我?”

吴良庸有些吃惊,

在华科院,学术间的交流都有一套正规的流程。

上报课题开会讨论才是正常操作,或者至少也会有提前的电话通知。

自己还没正式上班呢,

眼前的曹兴国却连个招呼都没来得及打就闪现在自己办公室门口,

可见其紧急程度。

“吴院士您快来瞧瞧,这篇论文中所列出的技术是否具有可行性。”

曹兴国翻开打印好的论文,

连同纸笔也一起递到吴良庸的手里,

方便他勾画运算。

吴良庸不敢怠慢,

立马带着二人进到办公室,

戴上眼镜仔细观摩文章。

论文数据非常详尽,

密密麻麻地罗列着实验过程和公式,

甚至后续的产业规划和布局也都详实地论证。

“七纳米……”

这三个字撞击在吴良庸的心门,

惊得他心脏砰砰直跳!

“吴院士…这是真的假的?”

就在吴良庸屏息凝神查看论文的时候,

曹兴国一直在观察他的表情,

看到他从眉头紧锁到闭目凝思,再到顿足长叹,

曹兴国就知道,多半有戏!

“当下国际最先进的制程也不过是250纳米,而这篇论文给出的方案竟然能达到惊人的7纳米!”

吴良庸倒吸一口凉气,喃喃自语,捧着论文摇头晃脑如同一个激动的孩子。

“如果这个方案可行,这意味着……意味着我们华夏将彻底垄断全世界的芯片代工产业!”

“天才啊!真是天才啊!”

听到吴良庸如此长叹,

曹兴国也禁不住得脸色涨红,兴奋起来。

吴院士是华夏电子信息产业的带头人,

向来以作风严谨学术考究著称。

水平更是翻遍整个华夏都没几人能出其右!

连这样一位人物都被这篇论文中的技术所折服,

可见论文作者水平之高超!

“论文作者是谁?”吴良庸攥紧手中的文章激动地向曹兴国问道。

能有如此水平,

吴良庸心中笃定,文章的作者一定是一位隐藏的大佬,

“我查过了,作者名叫赵瑞龙,汉东的一位二十三岁的年轻人。”

“真的只有二十三岁?!”曹兴国的回答如同一记闷棍敲在吴良庸脑门。

他原以为作者是个年近花甲的扫地僧,

没想到只有区区二十三岁?!

二十三岁,横扫全世界产学研大佬?!

吴良庸的脑海一片空白,嗡嗡作响。

“确定不是代笔?”

“吴院士,事到如今您还不明白吗?”曹兴国正色道,“代不代笔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华夏抢先拥有了这个领先世界的技术!我们抓住了这个新兴产业的命门!”

“不管如何,能为这篇论文署名的赵瑞龙,其能量和水平都极其惊人!”

赵瑞龙,

这三个字已经深刻地映在了吴良庸的大脑之中。

近几十年来,

华夏吃够了技术落后受制于人之苦,

或是被国际先进产业以剪刀差敲骨吸髓攫取超额利润,数亿件衬衫换一架客机。

或是被掐脖子甩脸色,一个巴统协议就被封杀先进产品的进口。

再加上内部买办作妖,

一时之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歪风邪气甚嚣尘上,

开国领导人“独立自主,自立根生”的谆谆教导被抛之脑后,

而这位叫作赵瑞龙的年轻人,

竟然孤身一人就干翻全世界专家学者!

人才啊!人才!

吴良庸忍不住暗自为他叫好。

“我记住你了,赵瑞龙。”吴良庸喃喃自语。

或许华夏实业的崛起,

就要依靠此子?!

“小王,赶紧通知院长!召开会议,我要亲自和他说!”

“可是吴院士,现在才十点…人还没到齐……”

“现在!立刻!马上!”

吴良庸急不可耐。

(新书发布,各位大哥求鲜花求收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