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征战在明末 > 第097章 士绅投靠
换源:


       对于吕谋要实行土地政策,却对开明士绅采取怀柔,用赎买的办法获取他们的土地的提议,王江川愣了一下,突然间拍手:“如此办法甚好,将来闯王将大行其道。未来不但会受到百姓的拥戴,也将受到许多富户的拥护,如此大事可期。”

吕谋就为难的说道:“不过本人的军中,现在资财有限,还想和您打个商量,赊欠一下如何?”

王江川哈哈一笑:“闯王不赎买我的土地,我的土地也就那么放着,放到年末又有什么区别?就当我高攀闯王,交个朋友吧。”

吕谋赶紧道:“既然王先生如此大度宽宏,那我也愿意交您这位朋友。但是朋友之间是要互相照应的,如果我一味的索取,那么咱们的友谊早晚就会破裂。为此我准备,我军中的采购就交给王老哥哥经办。”

“那就多谢照顾了。”

“还有就是,我不久之后的目标,就是拿下运城盐池,到时候食盐的销售,也将有王老哥的一份。”

一听这样的许诺,王江川真是感觉到自己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到了,而且这个馅饼还是热乎的,还带着酱醋大蒜呢。

在这时代,虽然朝廷已经取消了食盐专卖,但是却没取消纲户,这些纲户垄断了食盐的整个贸易,别人绝难插足。

他们用极其低廉的价格,从朝廷的盐场获取食盐,然后再以极高的价格贩运出去,造成天下穷苦百姓,只能淡食。让人苦不堪言。

一旦是纲户,那就转眼富可敌国势力逼人。

就在前几年,袁可立任职江南的时候,就参加了一个盐商嫁女的盛宴。

据当时说陪嫁就有百万之巨,当时上门贺喜的,身家百万才能登堂入室,受到主人的接待。

50万的,只能由管家陪着,在院子里露天吃酒。

至于十几万的,那你连进院子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放下贺礼拜帖,然后该哪凉快哪凉快去。

当时袁可立这样的一地知府,堂堂的朝廷命官,登门道贺,也仅仅是一个师爷,请他吃了杯茶而已。

为此袁可立心中不愤,严查了这个盐商,结果揪出他累累罪行,最终将他一锅端了。当时在他家抄出的真金白银,就足足有五百万两之巨。

如果这位闯王,真要有心攻破那城高壕深的西北食盐供应之地的盐城,他就有了养兵扩展实力的资本。如果自己也能参与其中,自己富足的日子就有了保证了。

在这个乱世已起的时代,稍微有些理智的人都明白,那个大明已经是一座腐朽不堪的大厦,只要有人踹上一脚,就会轰然崩塌。

而现在想要给这个大厦踹上一脚的人,大有人在。而最有实力踹翻他的,就是满洲建奴。

那么这个异类的流寇,会不会也是嗯踹那一脚的人?

商人无国界,他们的感觉是最灵敏的。烧热灶那是锦上添花无足轻重,只有烧冷灶才能获得天大的利润。

既然这位闯王,已经展现了他不做流寇的思想政策,而且对自己频频示好,何不就投了他,博一个将相王侯?

主意一定,当时感激涕零,冲着吕谋拱手:“既然闯王如此信赖于我,请闯王发下单子,需要什么物资,在下都必将全力以赴。至于货款,闯王倒是不必担心,我即便是倾家荡产,也要扶持闯王成就大事。”

这就是在向吕谋缴纳投名状,表忠心了。

吕谋欣然接受了他的忠心,他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打造根据地,他需要这样人脉遍地的商人,在外替自己奔走。

而他想推翻这个大明,打造一个新的王朝,光靠黑虎星那样的一群农民,历史上就没有成功过的。

而只有靠现在的这群有学问有眼光的人辅佐,才能成就大业。

当下欣然接受王江川的投效:“只要王老哥能替在下奔走,我就心满意足。货款我是绝对不会拖欠的。一旦把王老哥的商业拖垮了,那就适得其反了。”

王江川欣喜的一笑:“多谢闯王理解,但该帮的还是要帮,您就说您有什么需求吧。”

“现在我最需要的就是铁料,打造军械,武装军队,征战天下。”

结果王江川并没有因为吕谋赤果果的展现了他,推翻朝廷的野心而惊吓住,反倒是更加兴奋了:“闯王有如此雄心壮志,老朽虽然老了,也要带着全族老小,为闯王奔走,为天下百姓争一个活路。

至于铁料嘛,还就巧了,我的一个拜把兄弟,还是您的本家吕文学,他的手上就有一座炼铁厂。已经濒临倒闭难以为继,只要我们注入一点点的资金入股其中,就会让他起死回生,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铁料。”

这时期的大明,铁料也不再是官营专卖了。因为魏忠贤当权的时候,他看到了由朝廷管控的铁厂,贪污舞弊成风,浪费极其严重,成为大明财政一个巨大的赔钱买卖。死要钱的魏忠贤是绝不做赔本生意的。于是就放开天下铁场,允许民间经营。朝廷只是按照这个铁厂的产量,抽成缴纳。

后来那个精明的魏忠贤,发现各地铁厂上缴的铁料,品质参差不齐,大多以次充好,交到工部去,根本就不能用。

于是精明的魏忠贤,就又改变了策略,将缴纳实物,变成折算白银。然后再将白银交给工部,让工部根据他们的需求,自己去采购。

让他这样的改革,大明的铁厂不但不再是赔钱的无底洞,返到每年给朝廷带来上百万两的白银收入。

至于工部那里,又怎么样上下其手,让打造出来的装备越来越差,花费越来越高,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总的来说,魏忠贤是绝顶聪明的人,他就是大明的裱糊匠,是他维持住了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又续了十几年的命。

但他的所有策略,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拆了东墙补西墙。再加上他的派系,贪污腐化成风,他的对手东林党人,明里暗里使绊子下坏,所以他的政策往往是出发点好,结局永远是悲催的,只能更加增加天下百姓的负担。

就比如说王江川说的这位吕文学的铁厂,原先魏忠贤规定,像他的那个铁厂以及矿山,有近千名工人,每月要上缴100两白银。

结果真正执行起来,就被地方官府规定到了每月千两,再到后来,不管是什么衙门,哪怕一个小吏,随时都到他那里吃拿卡要打秋风,最终就这样濒临倒闭了。

这下好了,自己不但能注入点资金,而且还能大开金手指,注入技术,那么一座属于自己的钢铁厂就诞生了。

战争,打的是什么,先秦打的是青铜,之后,打的是铁,再以后就是钢铁了。

到那时候,由自己打造的一支真正的铁甲雄师,就将在大明横冲直撞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