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李怀德,终于真正体会到了失去李卫国后的痛苦。
他不仅要面对生产线上瘫痪的困境,还要解决工人们吃饭的燃眉之急。
各种各样的难题,如同潮水般向他涌来,几乎要将他彻底淹没。
他觉得自己快要被这些琐事压垮了。
然而,这一切的困境,都是他咎由自取。
如果当初他不那么,不那么自以为是,或许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红星轧钢厂内。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糊味。
刘海中带领着工人,历经昼夜不停的抢修。
他们的脸上布满了疲惫。
汗水浸湿了衣衫。
终于,大部分机器恢复了运转。
机器发出沉闷的轰鸣声。
刘海中停下手中的工具。
他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粗糙的布满油污的手背,抹过脸颊。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心中紧绷的弦,总算稍微松缓。
他还来不及喘息。
更可怕的灾难,骤然降临。
刘光天在操作岗位上。
他眼神涣散。
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和不耐烦。
由于操作疏忽。
他竟然忘记了检查锅炉的压力阀。
锅炉发出沉重的喘息声。
压力在不断攀升。
超过了安全阈值。
刺耳的警报声,尖锐地响起。
刘光天猛然惊醒。
他慌乱地想要补救。
然而,一切都太迟了。
锅炉再也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
轰隆一声巨响。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瞬间撕裂了空气。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如同狂怒的猛兽。
瞬间吞噬了周围的一切。
浓烈的黑烟,夹杂着火光,冲天而起。
整个红星轧钢厂,仿佛瞬间坠入了地狱。
爆炸中心区域。
十几个工人被爆炸的冲击波掀飞。
他们如同破败的布娃娃般,重重摔落在地。
血水,瞬间染红了地面。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惨叫声,哀嚎声,此起彼伏。
工人们痛苦地呻吟着。
肢体残缺,血肉模糊。
场面惨不忍睹。
整个红星轧钢厂,彻底陷入了混乱。
工人们惊恐万状。
他们尖叫着,哭喊着。
如同无头苍蝇般四处逃窜。
原本井然有序的厂区,瞬间变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混乱,恐惧,绝望,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这次事故。
彻底点燃了工人们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
愤怒的火焰,在他们胸膛中熊熊燃烧。
他们痛苦地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工友。
他们愤怒地咆哮着。
矛头直指刘海中父子。
在工人们看来。
正是刘海中父子赶走了李卫国。
才导致机器接连出现故障。
而这次的锅炉爆炸事故。
更是直接的后果。
他们认定。
刘海中父子,就是罪魁祸首。
“打死他们!”
一个受伤的工人,声嘶力竭地怒吼。
他的脸上沾满了血污。
眼神中充满了仇恨。
“就是他们害了我们!”
“对!打死他们!”
“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其他的工人们,纷纷响应。
愤怒如同瘟疫般蔓延。
群情激愤。
怒吼声,咆哮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
愤怒的工人们,如同潮水般涌向刘海中父子。
他们挥舞着拳头,踢打着。
拳脚如雨点般落下。
狠狠地砸在刘海中父子的身上。
刘海中和刘光天,瞬间被淹没在愤怒的人群中。
他们被打得鼻青脸肿。
鲜血从嘴角,鼻孔溢出。
他们抱着头,蜷缩着身体。
像两只受伤的野兽,在地上哀嚎。
试图躲避如雨点般落下的拳脚。
却根本无力反抗。
贾东旭想要上前劝阻。
也被愤怒的工人们一把拽住。
不由分说地揍了一顿。
他被打得眼冒金星。
惨叫连连。
这次事故的影响,极其恶劣。
如同飓风般,迅速席卷了整个红星轧钢厂。
人心惶惶。
人人自危。
士气一落千丈。
整个工厂笼罩在一片压抑和悲观的气氛中。
最终。
还是出差归来的杨厂长。
得知厂里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
他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回厂里。
他面色铁青。
眼中充满了怒火。
他强压着心中的怒气。
出面安抚工人们的情绪。
才勉强压下了这场骚乱。
杨厂长第一时间赶到医院。
慰问受伤的工人。
安抚牺牲工人的家属。
承诺会给予他们丰厚的赔偿。
尽最大努力弥补这次事故带来的伤害。
为了平息众怒。
给工人们一个交代。
杨厂长强压怒火。
在全厂大会上,公开宣布。
扣除刘海中,刘光天,以及贾东旭等人。
整整一个月的工资!
以儆效尤。
处理完这些棘手的事情后。
杨厂长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
找到了李怀德。
他需要了解这次事故的详细情况。
以及事故背后的深层原因。
……
与此同时。
兴业轧钢厂内。
却是另一番景象。
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与红星轧钢厂的阴霾和混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卫国凭借着超前的管理理念。
大胆改革。
在厂内开设了多个高薪职位。
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规矩。
公开招募人才。
特别是那些充满活力,拥有专业知识的高材生。
他深知技术的重要性。
决定打造一支技术过硬,充满创新精神的技术小组。
专门攻克兴业轧钢厂现有的技术难题。
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为兴业轧钢厂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
立刻在兴业轧钢厂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兴业轧钢厂的工人们,欢欣鼓舞。
他们看到了工厂发展的希望。
四九城其他地方的技术人才。
也纷纷慕名而来。
踊跃应聘。
希望能加入李卫国的技术小组。
参与到这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作中。
李卫国亲自主持招聘工作。
他对每一位应聘者,都进行了认真的测试和评估。
他注重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
更看重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经过一番严格的筛选。
很快有三位大学生脱颖而出。
他们基础知识扎实。
思维敏捷。
在专业领域展现出了极高的潜力。
李卫国慧眼识珠。
当场拍板,决定录用这三位大学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