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灵异小说 > 超感侦探:人犬共生档案 > 第5章:无声靶场(训练场谋杀案)
换源:


       9时15分,深港市飞鹰射击场的AI安全系统突然宕机。

私家侦探全智的鼻腔在靶道入口已开始抽搐——无烟火药的气味中混着极淡的苦杏仁味,这是氰化物水解产物的特征。

他跨过警戒线时,前妻兼助手袖美正用激光测绘仪扫描地面弹壳,铜质外壳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靛蓝色。

死者张振,38岁,前特警队射击教官。袖美掀开尸体战术背心,中弹位置在右肩胛骨,但致命伤是枕骨粉碎性骨折。

她突然用镊子夹起死者耳道内的微型耳塞,这是军用级主动降噪设备,能抵消160分贝噪音。

全智的犬类听觉捕捉到二十米外更衣室的异常震动。他撞开门锁,衣柜内挂着件带余温的战术服,腋下部位残留着硝化甘油特有的油脂味——与靶场通用的单基火药明显不同。

靶道监控录像显示,张振死亡前正在指导学员进行移动靶训练。

全智的强化视觉逐帧分析:当9mm手枪第三次击发时,抛壳方向与弹道模拟软件的计算结果偏差7.3度。

这把格洛克19有问题。袖美拆解枪械,撞针表面检测出碳化钨镀层,正常撞针硬度为HRC48,这把枪达到HRC72——只有穿甲弹需要这么高的硬度。

她的指尖抚过弹膛,看这些螺旋状划痕,是某种特制弹头留下的。

在靶道尽头的防弹墙上,全智发现三处异常凹陷。他用硅胶提取痕迹,放大镜显示凹槽内嵌着陶瓷纤维——这是反器材步枪弹的典型特征,与现场9mm手枪完全不匹配。

靶场声纹分析系统记录到矛盾数据。全智戴上降噪耳机回放录音:在张振中弹前的0.8秒,环境底噪中出现28Hz次声波脉冲。

这是主动降噪系统的工作频率,袖美调取设备日志,但军用耳塞的降噪范围是80Hz以上。

全智突然走向通风管道,指尖触到未凝固的阻尼胶。便携式质谱仪检测出二甲基硅油成分——常用于精密仪器润滑,却在管道内壁形成0.1毫米厚的吸音层。

有人改造了通风系统,他用手语比划,制造定向声波干扰。

在配电箱底部,全智发现粘着的微型谐振器。袖美用频谱分析仪扫描:能发射与枪声同频的声波,让监控系统误判射击次数。

证物室内,全智的鼻腔突然刺痛。他抓起装弹壳的密封袋,嗅到极淡的茉莉花香——这是三硝基甲苯(TNT)的副产物气味,但9mm手枪弹不该含这种炸药成分。

弹壳底火残留物有问题。袖美用同步辐射装置扫描,X射线荧光图谱显示锑含量超标6倍,这是前苏联特工手枪的标识性配方,九十年代就已停产。

她突然切开弹头,看这个铅芯结构——外层镀着钨合金,能穿透三级防弹衣。

全智调取靶场进货记录,发现三个月前有批训练用弹来自东欧某离岸公司。海关X光照片显示,集装箱夹层藏着十二把改装过的TT-33托卡列夫手枪。

在更衣室储物柜,全智发现带指纹锁的战术手套。

袖美用静电吸附膜提取内衬残留物,DNA测序显示混有死者与另一人的表皮细胞。看这个生物特征,她放大显微图像,角质层细胞携带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片段——和混凝土案的污染菌株同源。

全智突然扯开通风管道滤网,积灰中混着亮蓝色晶体。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识别为亚铁氰化钾——这是防冻剂的常见成分,却在射击场的恒温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今年最冷那天气温零下5℃,袖美调取气象记录,恰好是那批东欧弹药入库的日子。她的指尖在全息地图上划出运输路线,终点停在某废弃冷链仓库。

靶场热成像记录仪储存着最后线索。全智的视网膜切换为红外模式,发现张振死亡前30秒,7号射击位的热辐射突然下降2.3℃。袖美用激光扫描该区域,地面残留着干冰升华的六边形结晶。

有人制造局部低温区掩盖热信号,她将结晶样本导入质谱仪,检测到氮-15同位素异常——这是液氮快速冷冻的特征。

在靶场后门的雪堆里,全智挖出半融化的保温箱。内壁残留的冰晶检测出氘含量异常,与某科研机构的核磁共振冷却剂配方完全一致。箱体侧面用荧光剂写着模糊数字:0923。

全智的犬类嗅觉在保温箱内壁锁定残留的黏液样本。袖美用基因测序仪检测,发现其中混有基因编辑过的荧光假单胞菌。这些菌株能分解硝化甘油,她将数据投影到全息屏,凶手用生物手段消除火药残留,干扰痕检。

突击检查冷链仓库时,全智的强化视觉穿透冷冻雾,发现墙角的生物反应罐。罐内培养液漂浮着改造菌株,表面展示着TNT分解酶。

袖美调取设备日志:培养参数与混凝土案的耐辐射菌株共享同一套基因编辑协议。

突然,仓库温度骤降至-30℃,液氮管道开始泄漏。全智扯着袖美撞破消防窗,身后传来菌株培养罐的爆裂声——基因编辑的荧光菌在低温下发出幽蓝冷光,如同无数微型信号灯。

在刑侦局弹道实验室,全智将改装弹头放入电磁加速器。当磁场强度达到1.5特斯拉时,弹头突然脱离轨道,在防弹钢板上刻出螺旋纹路——与靶场防弹墙的凹痕完全一致。

这不是普通穿甲弹,袖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弹芯,看这些压电陶瓷层——发射时会产生电磁脉冲,干扰弹道测算系统。她突然调取张振的银行流水,三个月前他收到东欧某公司汇款,备注是弹道咨询费。

全智重返靶场,在7号射击位下方发现隐藏的电磁线圈。线圈缠绕方式呈现斐波那契螺旋,袖美用频谱仪检测:发射时产生28Hz共振,与降噪耳塞的次声波形成对冲效应。

解剖室内,袖美切开死者耳蜗基底膜。双光子显微镜显示毛细胞表面覆盖着石墨烯涂层:这些涂层能增强特定频率的声音传导,让佩戴者听到定制版枪声。她调取军用数据库,只有阿尔法特种部队配发过这种改造耳塞。

全智突袭某安保公司时,在总经理办公室发现声纹伪造设备。屏幕上的波形图显示,案发时的枪声被替换成空调压缩机噪音。袖美破解硬盘密码后,找到数百段伪造的监控音频——时间戳均对应0923代码标记的日期。

在冷链仓库地下二层,全智发现完整的武器改造流水线。自动机床正在雕刻钨合金弹芯,激光蚀刻机在弹壳底部印着0923批次号。

袖美用中子活化分析仪检测:锑-125同位素含量超标,证明这批弹药来自切尔诺贝利禁区。

突然,十二台无人机从通风管涌入,机腹悬挂着微型电磁脉冲装置。全智的犬类听觉提前捕捉到电容充电声,他拽着袖美滚入防爆舱。无人机群在舱外自爆,EMP冲击波让所有电子设备瘫痪。

他们要销毁证据!袖美用机械密码盘手动开启保险柜,里面躺着半张烧焦的运输清单——某跨国矿业集团的LOGO依稀可辨。

审讯室内,安保公司总经理的右手不停抽搐。全智嗅到他指甲缝里的氰化物气味,突然扯开他的衬衫——后颈的蛇形纹身正在渗出荧光剂。

你们用声学武器制造意外死亡假象,袖美展示弹道模拟数据,「张振发现了钨合金弹的走私链。」

总经理突然咬碎假牙,袖美用磁力钳卡住他的下颌:牙冠里藏着自杀式微型炸弹,但引信系统需要体温激活。她将制冷剂喷入对方口腔,现在我们可以慢慢聊。

全息屏弹出财务往来记录:0923代码对应着每批走私武器的佣金比例,9.23%的利润通过加密货币洗白。

结案发布会上,袖美演示声波干扰装置的全息模型:凶手通过次声波对冲、电磁弹道偏转和生物痕迹清除的三重手段,将谋杀伪装成训练事故。

当记者追问0923含义时,全智在电子板写下:「9mm弹头,23克装药——这是穿透三级防弹衣的临界值。」

深夜,全智在靶场废墟徘徊。

他的强化听觉捕捉到地下管道的异常震动,指尖抚过墙面时沾上荧光菌的冷光。

袖美突然来电:小满发现走私清单上的矿业集团,正投标修建新型防弹警察局

电话被电磁杂音切断。

全智抬头望向夜空,北斗卫星的轨迹在他视网膜上交织成弹道曲线。

某个加密频段仍在发送武器校准信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