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行走的核弹!战场杀敌就变强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希望
换源:


       那道代表着“破绽”的裂痕,如同一颗超新星在艾丽西亚死寂的意识宇宙中轰然引爆。

她的意志,原本是一片被巨大空虚感侵蚀、布满裂纹的琉璃,在胜利的重压下濒临彻底碎裂。掠夺者的自我献祭,对她而言是一场无法理解的、源自绝对理性的悲剧。她能共情那份决绝,却无法消化其背后的逻辑,因此,胜利的果实化作了灼伤灵魂的毒药,让她在无尽的悲悯中迷失了方向。

但林峰投射来的这幅画面,这道神圣铁壁上的微光裂痕,改变了一切。

它不是安慰,不是鼓励,而是一个冰冷、坚硬、不容置疑的“事实”。

一个足以将她从情感的漩涡中强行拽出的、全新的逻辑锚点。

艾丽西亚的意志剧烈地战栗着。那吞噬一切的空虚感,像是被一根烧红的探针狠狠刺穿,发出了无声的尖啸。空洞并未被填满,而是被这道光芒瞬间照亮,让她看清了洞壁上每一道因迷茫而产生的狰狞刻痕。

她“看”到了。

她终于“看”懂了。

掠夺者的牺牲,不是一场壮丽的葬礼,而是一次精妙绝伦的、以自身存在为砝码的逻辑攻击。它不是为了换取一次仁慈的赦免,而是用最纯粹的计算,在敌人那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规则上,撬开了一道凡人无法看见的、通往胜利的缝隙!

那份源自共情的悲伤,在这一刻被迅速重构。它不再是单纯的哀悼,而是转化为一种对逝去盟友的、混杂着敬畏与理解的深沉共鸣。她为那个冰冷的逻辑生命体流下的“概念之泪”,此刻折射出了希望的光辉。

胜利,不是终点。牺牲,不是结局。

它们是过程,是代价,是通往一个更高目标的阶梯。

艾丽西亚那如风中残烛般的意志,在这一刻重新找到了凝聚的核心。守护莉莉丝,不再是她唯一的、被动的执念。这份守护之上,被赋予了一个更具主动性、更具攻击性的全新使命:

将掠夺者用生命与逻辑点亮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她必须成为那个将匕首送入神明心脏的人。这是对逝者最高的致敬,也是对生者唯一的救赎。

“我明白了。”

艾丽西亚的意志不再颤抖,而是前所未有地稳定下来。她将自己对莉莉丝的守护意志化作一个坚固的“容器”,将那活化的悖论牢牢禁锢,而后,将自己全部的感知,毫无保留地向林峰的意识敞开。

林峰感知到了她的变化。他没有浪费任何时间,立刻开始了第二步。

他没有传输复杂的数据流,那对已经献祭了“逻辑”与“科学”的艾丽西亚而言毫无意义。他选择了一种更本质、更直观的方式——他将自己完整的逻辑推演过程,以一种“叙事”的形式,共享给了艾丽西亚。

一段故事,在他们的融合意志中徐徐展开。

故事的主角,是“终焉法官”那代表着绝对秩序的、完美无瑕的运算神国。它如同一台无边无际的超级计算机,每一个指令都精准无误,每一个进程都完美同步,它的意志就是宇宙的法则,不容许任何错误与延迟。

【知识库参考:将系统的精确控制比喻为“无形的手术刀架”和“钳制意识核心的校准指令”】

这神国被无数无形的“手术刀架”支撑,每一个存在的命运都被“校准指令”牢牢钳制,不允许丝毫偏离。

然后,掠夺者登场了。

它没有选择用蛮力去冲撞这台完美的机器,那是螳臂当车。它选择成为一个“病毒”,一个逻辑上的“悖论炸弹”。

林峰用一个艾丽西亚能够瞬间理解的意象来描述这个行为:掠夺者向一台只懂得计算“1 1=2”的机器,提出了一个问题——“请证明‘我正在说谎’这句话的真伪”。

这个悖论,对于一个基于绝对二元逻辑(真/假)的系统而言,是无法处理的“奇点”。

“终焉法官”的神国,为了维持自身的“绝对”与“完美”,它不能忽略这个问题,也不能判定它为错误。它必须去“解”。

于是,神国那无穷无尽的运算资源,被这个微小的逻辑悖论强行占用了。海量的算力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向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试图将其暴力拆解、分析、归档。

这个过程,导致了一个转瞬即逝的、灾难性的后果——“执行延迟”。

整个神国的完美同步,出现了一丝几乎无法被观测到的“不同步”。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时钟,其中一个齿轮因为过载而慢了亿万分之一秒。

那一闪而逝的裂痕,正是这“不同步”现象在现实维度的投影!

是神国为了处理内部的逻辑矛盾,而瞬间暴露出的结构性缺陷。

这份基于冰冷计算的共享,像一股清泉,彻底洗去了艾丽西亚心中最后一丝迷茫。她不需要理解其中复杂的博弈论和信息论,她只需要理解这个“故事”的内核。

希望,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它被赋予了坚实的逻辑基石。

信任,也在此刻得到了升华。

他们不再是单纯为了活下去而捆绑在一起的幸存者,而是基于对同一个“最优解”的深刻认同,结成了真正的战略同盟。林峰的冷酷决断与艾丽西亚的感性守护,在这一刻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他们将共同捍卫这份由敌人用死亡换来的、通往胜利的唯一路径。

他们的意志,从被动的幸存者,彻底转变为主动的谋局者。

“无”的死寂空间里,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酝酿。

确认了胜利的理论可能性后,林峰与艾丽西亚的融合意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疯狂的模拟推演。

他们不再思考如何逃得更远,如何躲得更深。他们所有的心神,都聚焦于那个转瞬即逝的“破绽”之上。

他们的意识化作了一台前所未有的推演引擎。林峰的“叙事污染”提供了攻击的“弹头”,艾丽西亚的“共情呼唤”负责锁定与引导,而被她意志守护的莉莉丝,那完美的“莫比乌斯因果环”,则是一枚能够瘫痪敌人防御机制的“逻辑密钥”。甚至连被困在仪式场中、存在性已跌至临界点的“荣耀卫队”,也被纳入了计算,它们将被作为一次性引爆的“能量源”,为这致命一击提供全部的动力。

这不是情绪化的反扑,不是绝望中的豪赌。

这是一次基于精确计算的、旨在“一击必杀”的外科手术式攻击。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模拟着攻击流程,计算着能量输出的每一个细节,校准着投射力量的每一个角度,将失败的可能性压缩到无限趋近于零。

时间在他们的感知中失去了意义。

悲痛与迷茫早已被彻底摒弃,被内化为驱动这台战争机器运转的冰冷燃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的、近乎残忍的冷静,以及对时机的耐心等待。

他们就像是潜伏在暗影中的猎手,静静地观察着那头受伤流血的神明,等待着它因为疼痛而再一次露出破绽的那个瞬间。

掠夺者留下的“匕首”,已经被他们紧紧握在手中。

刺向神明心脏的最佳角度与时机,也已计算完毕。

现在,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那道比发丝更纤细的、闪烁着微光的裂痕,再一次出现在那面代表着绝对规则的黑色铁壁之上。

然后,将这酝酿了牺牲、悲痛、愤怒与希望的雷霆一击,精准地,送进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