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华夏风云:从周到清的历史长歌 > 第九章:晋楚争雄(春秋争霸)
换源:


       一、晋文公的“流浪记”与华丽转身

春秋这口大锅里,各国纷争不断,晋楚两国的故事更是精彩得像一部超长电视剧。先来说说晋国这边的晋文公重耳,他的前半生那就是一部超级“流浪记”。

重耳本来是晋国的公子,可他爹晋献公被骊姬迷得晕头转向,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那是各种陷害其他公子。重耳没办法,只好撒丫子跑路,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这一溜儿,就是十九年,足迹遍布好几个国家,堪称春秋版的“背包客”。

他先是跑到了翟国,在这儿一待就是十二年。这十二年里,重耳倒也逍遥自在,娶了个老婆,生了俩孩子,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可这时候,国内传来消息,他爹晋献公挂了,国内局势大乱。重耳心里痒痒的,想着要不回去凑凑热闹,说不定能捞个国君当当。但他的谋士们劝他:“别急别急,这时候回去,搞不好就被当成炮灰了,再等等。”重耳一听,觉得有道理,就继续在翟国待着。

后来,晋国的局势稍微稳定了点,重耳又开始琢磨着换个地方。他听说齐国的齐桓公挺仗义,就决定去齐国碰碰运气。到了齐国,齐桓公还真挺够意思,不仅好酒好肉招待他,还把一个齐国美女嫁给了他。重耳一下子就被这温柔乡给迷住了,心说:“哎呀,这齐国也挺好的,要不就在这儿养老得了。”

可他的谋士们可不干了,心说:“咱跟着你出来,可不是为了让你在这儿享清福的,得想办法让你当上晋国国君啊!”于是,他们就商量着,趁着重耳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把他抬上马车,拉着就跑。重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在半路上了,气得破口大骂:“你们这帮家伙,竟敢算计我!”但没办法,木已成舟,只能继续往前走。

这一路,重耳又经过了曹国、宋国、郑国等好几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国君,有的对他爱答不理,有的还羞辱他。比如曹国国君,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就想看看稀奇,在重耳洗澡的时候,跑过去偷看,把重耳气得够呛。

不过,重耳的运气还算不错,到了楚国,楚成王对他那是相当热情,好吃好喝招待着,还和他称兄道弟。有一次,楚成王开玩笑地问重耳:“要是你以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怎么报答我啊?”重耳想了想,说:“要是我能回国当国君,万一哪天咱们两国打仗,我就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以报答您的恩情。”楚成王听了,哈哈一笑,也没太当真。

终于,在秦国的帮助下,重耳回到了晋国,成功登上了国君之位,这就是晋文公。晋文公一上位,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大展拳脚。他整顿内政,任用贤能,把晋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晋国在他的带领下,实力那是蹭蹭往上涨,一下子就成了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重耳也完成了从“流浪公子”到“霸道国君”的华丽转身。

二、城濮之战:晋楚的巅峰对决

晋文公把晋国治理得风生水起,可这时候,南方的楚国也不乐意了。楚国一直想往北扩张,晋国的强大就成了它的绊脚石。于是,晋楚两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楚国先发制人,联合了陈国、蔡国等几个小弟,一起攻打宋国。宋国一看这架势,吓得赶紧向晋国求救。晋文公心里琢磨着:“这宋国以前对我还不错,我不能见死不救啊。而且,这也是个和楚国掰掰手腕的好机会。”于是,他决定出兵救宋。

可直接去救宋,楚国肯定有防备,不好打。这时候,晋文公的谋士们给他出主意:“咱们可以先去攻打楚国的盟友曹国和卫国,楚国肯定会去救,这样宋国的危机就解除了,而且咱们还能在运动中寻找机会打败楚国。”晋文公一听,嘿,这主意妙啊,就这么办!

晋国的军队就像一阵狂风,很快就把曹国和卫国给收拾了。楚国这边,楚成王听说晋国攻打曹、卫,心里有点犹豫,他觉得晋国现在实力不弱,和晋国正面硬刚,不一定能占到便宜,就想撤兵。但他手下的大将子玉,那是个暴脾气,坚决不同意,说:“大王,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晋国太欺负人了,我一定要和他们决一死战!”楚成王没办法,只好让子玉带着一部分军队继续和晋国周旋。

子玉带着楚军气势汹汹地来找晋国军队决战。晋文公一看子玉来了,还真就遵守之前的承诺,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这可把晋国的将士们搞懵了,心说:“咱为啥要退啊?咱又不是打不过他们!”晋文公就解释说:“我之前在楚国的时候,答应过楚王,要是两国交战,我就退避三舍。咱得说话算话,不然会被天下人笑话的。而且,咱们后退,楚军肯定会骄傲轻敌,到时候咱们再反击,胜算更大。”将士们一听,这才明白晋文公的良苦用心。

楚军一看晋军后退,还真以为晋军害怕了,一个个得意洋洋,追着晋军就来了。等楚军追到城濮这个地方,晋军突然停下来,摆开阵势准备迎战。这时候,晋军的士气那是高涨得很,憋了一肚子气,就等着给楚军来个狠狠的教训。

战斗一打响,晋军就像一群下山的猛虎,勇猛无比。晋文公还耍了个小心机,他让士兵们在马背上蒙上虎皮,朝着楚国的盟军陈国和蔡国的军队冲过去。这陈、蔡两国的军队一看,妈呀,老虎来了,吓得屁滚尿流,扭头就跑。楚军的阵脚一下子就被冲乱了。晋军趁机发动全面进攻,把楚军打得落花流水。子玉一看大势已去,只好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跑了。

这城濮之战,晋国大获全胜,一下子威震天下。晋文公也凭借这场战役,成功地登上了霸主的宝座。而楚国呢,吃了这么大一个败仗,只好暂时收敛了往北扩张的野心。晋楚两国的这第一轮较量,以晋国的胜利告终,可这两国之间的恩怨情仇,还远远没有结束。

三、楚庄王的“一鸣惊人”与问鼎中原

楚国在城濮之战吃了瘪,心里那叫一个气啊。但楚国毕竟底子厚,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又慢慢恢复了元气。到了楚庄王的时候,楚国又开始在春秋的舞台上活跃起来。

这楚庄王刚即位的时候,那表现,简直让人捉摸不透。他整天就知道喝酒打猎,和美女们寻欢作乐,对国家大事那是一点都不上心。大臣们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跑去劝他:“大王啊,您不能再这么玩下去了,国家都快被您玩坏了!”可楚庄王根本不听,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再敢劝我,我就砍了谁的脑袋!”大臣们一听,吓得都不敢吭声了。

就这么过了三年,楚国的局势越来越糟糕,周边的小国也开始不把楚国放在眼里。这时候,有个叫伍举的大臣实在忍不住了,他决定冒死再劝劝楚庄王。伍举见到楚庄王,楚庄王正喝得醉醺醺的,搂着美女,问伍举:“你有什么事儿啊?是不是也想陪我喝酒啊?”伍举说:“大王,我听说了一个谜语,想请您猜猜。有一只鸟,落在土山上,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啊?”楚庄王一听,心里明白伍举这是在说自己呢,他微微一笑,说:“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伍举一听,心里一喜,心说:“看来大王心里有数啊!”从那以后,楚庄王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认真处理国家大事。他整顿军队,选拔人才,把楚国治理得越来越好。楚国的实力也在他的努力下,迅速恢复并且更上一层楼。

楚国强大起来后,楚庄王就开始琢磨着要和晋国再争一争霸主之位。他带着楚国的军队到处征讨那些不听话的小国,把他们都收拾得服服帖帖。楚国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有一次,楚庄王带着军队来到了洛邑附近,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那阵势,简直就是在向周天子示威。周天子一看,吓得赶紧派使者去慰问楚庄王。楚庄王见到使者,就问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周天子的九鼎有多重啊?”这九鼎,那可是象征着天子的权力,楚庄王这么问,摆明了就是有取代周天子的心思。使者一听,吓得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说:“这……这九鼎的轻重,可不是您该问的啊!”楚庄王哈哈一笑,也没再为难使者。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问鼎中原”,楚庄王这一举动,让天下人都知道,楚国又回来了,而且野心勃勃,要和晋国在霸主的宝座上一争高下。晋楚两国的争雄,也因为楚庄王的“一鸣惊人”和“问鼎中原”,变得更加激烈和精彩,春秋的局势也因此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