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棚顶灯突然熄灭时,苏梨正对着镜头眨眼睛。黑暗中镁光灯的余韵在视网膜上灼烧出残影,她听见导演喊“卡”,紧接着是导播台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苏老师,第三段台词需要调整一下。”助理小夏挤到化妆台前,递来贴着荧光便签的台本,“制片人说科普内容太晦涩,观众可能听不懂。”
苏梨咬着棒棒糖接过本子,薄荷糖的凉意沁入舌尖。这是她第一次主持中央台的科普节目,搭档是航天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此刻正坐在她斜后方的休息区,白衬衫领口别着银色领带夹,手指在平板上飞速滑动。
“顾教授,您看这样改可以吗?”苏梨踩着十厘米的细高跟走过去,台本在两人之间展开。她瞥见对方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公式,突然想起节目组提供的资料——顾沉舟,二十八岁,航天推进技术专家,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过十二篇论文。
顾沉舟抬起头时,苏梨闻到若有若无的雪松香气。他的眼睛像深夜的湖面,倒映着屏幕幽蓝的光:“把拉格朗日点的解释换成牛郎织女星的比喻,观众会更容易理解。”
苏梨愣住。她见过太多在镜头前紧张拘谨的嘉宾,却从未遇见过能用诗意语言解释复杂理论的科学家。录音棚重新亮起时,她故意把麦克风往他那边挪了两公分,捕捉到他耳尖泛红的瞬间。
节目播出当晚,“顾沉舟苏梨眼神拉丝”冲上热搜第一。画面里苏梨歪着头听他讲解,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顾沉舟说到兴奋处,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两人之间仿佛缠绕着无形的丝线。
小夏举着手机冲进休息室:“梨姐!你们CP超话已经有五万粉丝了!”苏梨正在卸妆,指尖顿了顿。镜子里映出后台的宣传海报,她穿着星空元素的礼服,顾沉舟站在右侧,白衬衫笔挺得像即将发射的火箭。
第二天清晨,苏梨出现在航天研究院门口。早春的风卷着细雪,她裹紧羊绒大衣,在保安警惕的目光中举起工作证:“我找顾沉舟教授,约好了讨论科普内容。”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时,顾沉舟正在调试精密仪器。他转身看见苏梨,手里的扳手差点滑落。她今天穿着驼色毛衣,发尾别着银色星星发卡,和电视上明艳的大明星判若两人。
“顾教授,我带了咖啡。”苏梨晃了晃纸袋,“听说你们这里的咖啡机总出故障?”她把热拿铁放在操作台上,目光扫过贴满便签的白板,“这是嫦娥五号的轨道模拟图吗?”
顾沉舟喉结动了动:“是,正在做深空探测的优化方案。”他突然反应过来,“你怎么知道我们咖啡机……”
“上次录节目,您领带夹上沾了咖啡渍。”苏梨笑得眉眼弯弯,“科学家也会手抖吗?”
接下来的三个月,苏梨的保姆车频繁出入航天城。有时是讨论新一期科普内容,有时是送亲手烤的曲奇,更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坐在实验室角落,看顾沉舟专注工作的侧影。有次他调试设备到深夜,转身发现她蜷在沙发上睡着了,睫毛在脸颊投下细密的阴影。
某个暴雨倾盆的傍晚,苏梨突然拉住准备送她下楼的顾沉舟。雨水顺着玻璃窗蜿蜒成河,她踮起脚摘下他的眼镜,指尖掠过他发烫的耳尖:“顾沉舟,我追你三个月了,什么时候给个答复?”
顾沉舟喉结滚动,声音比雨声更轻:“我……我从来没谈过恋爱。”
“那正好。”苏梨把眼镜放在他掌心,“我们可以从第一次约会开始学。比如现在,科学家先生,你愿意陪我去看场午夜场电影吗?”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实验室的白炽灯在雨幕中晕开温柔的光晕。顾沉舟望着眼前笑得比星光还耀眼的女孩,忽然觉得,那些计算了无数次的轨道,或许比不上此刻她眼中倒映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