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民国之北洋不灭 > 21 99入长安
换源:


       “开火。”

信号枪一发,首先开火的是机关枪。

一水的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王者。

军官扯着嗓子喊起来,立刻就是弹如雨下。

哒哒哒的重机枪率先开火,随后就是七点九毫米的毛瑟步枪。

“砰,砰,砰。”

虽然步枪只是点射,却因为数量多,并不比机关枪差。

步枪,机关枪,形成了一道大网,所有靠近的起义军全部被射杀。

“该死。”

郭坚听到枪声,很是机灵的从马上跳下去。

同时,以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反袁驱陆等战争的经验指挥部下。

“所有人快散开,卧倒。”

这些刚刚加入的刀客,混混,根本不知道怎么防御,怎么打仗,也没有交他们。

盲目扩张的后遗症就是,没有经过训练的起义军,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不是被机关枪射死,就是被步枪射死。

但是也有精明的人,第一时间趴下。

只是他们遇到了猪队友,没有死在子弹上,而是被慌乱的自己人给踩死。

“全体上刺刀,冲啊。”

看着敌人不堪一击,北洋军立刻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冲锋。

毕竟在远处开枪,等于浪费子弹。

只见无数的北洋兵从阵地里跳出来,挺着雪亮的刺刀,杀向晕头转向的起义军。

“草。”

在战场上,其实没有那么多话,只有发泄。

你不杀死他,就会被别人杀死。

“旅长,是不是派人去后边拦截?”

副官王儒钦并没有冲锋,他的任务是保护贾宝玉。

贾宝玉摇摇头。“不用,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渭北的刀客,就算是溃败了,也不会去长安的。”

“再者说,郭坚虽然是陈树蕃麾下的营长出身,却和他不对付。

也不用担心,郭坚会给陈树蕃提供消息。”

贾宝玉清楚的很,历史上这两个人可是打的不可开交。

同时他也开始想着,自己打完了郭坚,军队可以直接东进到长安城。

“现在,就看程立祥手里的警察厅能不能用了。

只要他们配合的好,夜入长安城,绝对能给陈树蕃一个惊喜。”

“就算是能消灭了陈树蕃,东边还有胡笠僧部。

这个家伙可不是一般人,我怕骑兵团的英启对付不了他。”

副官王儒钦可是本地人,深知胡笠僧的大名。

贾宝玉也知道他,国民二军的军长嘛。

说起来郭坚反而是成就最小,能力最差,人缘最不行的。

打败了他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你说的有道理,可惜了,这次来的是他郭坚郭方刚。

要是胡笠僧来了,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我就不信了,有我北洋军这么多嫡系,还会怕了他一个江湖中人。”

胡笠僧再牛逼,他也是天天跟刀客们混在一起的,并非正规军出身。

而且不要觉得后世坐天下的是土包子,实际上人家很多高级将领都是黄埔军校出身。

不过不管是郭坚还是胡笠僧,贾宝玉都不放在眼里。

就在贾宝玉轻松击溃过肩的时候,长安城也正迎来它新的主人陈树蕃。

只见他趾高气扬的其在高头大马之上,长安西边儿的那场伏击战显然还没有传到他的耳朵里。

要是知道的话,陈树蕃现在应该做的就是赶紧把胡笠僧调过来,让他跟贾宝玉的16混成旅硬拼。

可是贾宝玉封锁了消息,郭坚也不给他报信。

再加上汉中留守处给他发电报,迷惑了陈树蕃。

以至于他现在还以为郭坚一路畅通,而贾宝玉还在汉中呢。

他没有多想,于是带领麾下二团进城。

“报告总司令,秦西省警察厅长程立祥,向您报道。”

长安城北门,警察厅长程立祥带着一队警察,迎接陈树蕃。

其实他也不想,可是贾宝玉让他这样,充当间谍。

陈树蕃看着这个陆建章时期的牛逼人,非常不屑。

曾几何时,他陈树蕃受同盟会委托,找程立祥捞人,那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志得意满的陈树蕃,忍不住嘲讽了两句。

显然他还没有适应自己督军的身份。

“程厅长,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总司令,卑职奉命向您移交长安城防。”

程立祥心里看不起眼前的陈树蕃,可是没有办法改变。

他虽然是警察厅长,却打不过拥有两个团正规军的陈树蕃。

好在,他暗中和十六混成旅的贾宝玉联系。

对方有一台无线电台,可以不通过城市里的电报局联系。

现在贾宝玉已经击溃了郭坚,正带着部队潜伏在长安附近。

只要到了晚上,自己打开城门,陈树蕃插翅难逃。

陈树蕃也就是嘲讽几句,但是转瞬间就换了嘴脸。

“好,程厅长很好,接下来还有你担任警察厅长。”

“现在,全军进城。”

听到他的命令,第四旅二团的两千名士兵全部进入长安城。

同时,一部分安排在四个城门。

一部分在长安城东,一部分驻防城内各个重要部门。

陈树蕃进入长安城,也是陆建章离开长安城的时候。

只见他带着几百辆马车,上面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价值三千万大洋。

但是身边有着护卫队,老百姓们只能眼看着他离开。

不知道谁先动的手,围观百姓纷纷扔其了烂菜叶。

护卫队虽然有武器,却也不敢开枪。

这不是陆建章当督军的时候,而是人家陈树蕃。

最终,陆建章的马车被人推倒。

围观群众哈哈大笑。

当消息传到陈树蕃耳朵里,他也是忍俊不禁。

“看来咱们这位陆大帅,不得民心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