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车厢里的气氛有些凝滞。

豹哥坐在副驾驶座上,脸色阴晴不定,从后视镜里偷偷打量着后座的顾远。李晓红则安静地坐在顾远身边,刚才在邓荣那里的阵仗显然吓到了她,小脸还有些发白,但看向顾远的眼神却带着一种莫名的安定。

顾远靠着椅背,闭目养神,仿佛刚才在楼上和那位社团大佬针锋相对、差点掀桌子的人不是他一样。

一路无话,直到车子驶入观塘,快到顾远租住的楼下时,豹哥终于忍不住了,他猛地转过头,声音压抑着怒火和一丝后怕:“阿远!你知不知道你刚才差点闯了大祸?你把荣哥得罪死了!”

“得罪了就得罪了。”他语气淡然。

“什么叫得罪了就得罪了?!”豹哥的声音拔高了几度,“荣哥是什么人?他在道上的分量,跺跺脚整个九龙都要抖三抖!你今天驳了他的面子,以后想在香江拍电影,怕是……”

“豹哥,”顾远打断了他,声音不大,“以后除了你,我不想再接触任何所谓的‘江湖人物’。”

豹哥一愣:“什么意思?”

“电影,我会搞,而且一定会搞成。”顾远看着他,“但我会自己拉投资,用正规的商业方式来运作。你今天带我去的这个局,把我架在火上烤,这种事情,我不希望有下一次。”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一些,但立场依旧坚定:“我知道你初期帮了我很多,这个人情我记着。将来电影赚钱了,少不了你的好处。但前提是,你得听我的安排。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麻烦先跟我通个气,说明白情况,而不是直接把我推到那种场合。”

豹哥被顾远这番话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本想发作,但接触到顾远那平静却极具压迫感的眼神,心里那股邪火又莫名地被压了下去。

他强自辩解道:“我这不是好心好意想帮你拉投资吗?阿友的歌是火了,但拍电影要多少钱?不找这些大佬,你去哪里找钱?现在这个时代,香江就是这样!你可别瞧不起黑社会,很多事情,没我们这些人点头,你寸步难行!”

顾远看着豹哥,心里跟明镜似的。

豹哥说的是一部分事实。眼下的香江,距离回归还有十几年,确实是鱼龙混杂,社团势力盘根错节,渗透到各行各业,娱乐圈更是重灾区。没有背景,想做点事情,难如登天。

但他更清楚,这些所谓的“大佬”,本质是什么。

资本主义催生出的怪胎而已。

逐利才是他们的第一天性。

讲义气?那是电影里骗人的。邓荣那种人,骨子里只有利益和控制欲。你顺着他,他把你当狗使唤;你逆着他,他就恨不得一脚踩死你。伺候这种人?

至于豹哥……顾远瞥了他一眼。外表粗豪,看似冲动,实则也是个精明人,不然也混不到今天。他现在说什么寸步难行,明明是在威胁。

他直视着豹哥的眼睛:“豹哥,你要知道我和邓荣谁才是你的合伙人。你如果想用所谓的‘江湖规矩’来威胁我,那就等同于在威胁你自己。这个道理,我相信你懂。”

说完,顾远便不再看他,转头对李晓红说:“到楼下了,我们下车吧。”

豹哥看着顾远和李晓红下车,消失在楼道口,一个人坐在车里,点燃了一支烟,狠狠地吸了一口。

他和顾远现在是一体的。顾远要是栽了,他豹哥投进去的钱、时间和精力,还有刚刚靠《遥远的他》攒起来的一点名气,全都得打水漂。

这小子年纪轻轻,怎么跟个老狐狸一样?豹哥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

回到出租屋,李晓红默默地去烧水泡茶。顾远则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陷入了沉思。

和邓荣的这次不欢而散,更加坚定了他之前的判断:依靠豹哥这种江湖背景去拉投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风险太大,而且容易被裹挟,失去对项目的掌控权。

电影,必须要做。这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尽快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将脑海中那些领先时代的影视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影响力。

但钱从哪里来?

仅靠阿友一张专辑的盈利,支撑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显然是杯水车薪。尤其是顾远想要的,绝不是小打小闹的粗制滥造。

他需要真正的、懂得电影产业运作规律的、有实力和眼光的投资方。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沿,顾远的目光落在了桌子上的一堆杂物上。前几天和华星唱片的陈殊芬谈完合作后,对方出于客气,也介绍了几位影视圈的朋友给他认识。当时随手交换的名片,现在似乎有了用武之地。

他翻找了一下,很快找到了两张设计简洁、质感不错的名片。

一张属于嘉禾电影公司的一位发行部高级经理。

另一张……顾远的指尖停留在那个名字上,眼神微微一凝。

邹闻怀。

嘉禾电影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香江电影界的传奇大亨。

顾远沉吟片刻。直接联系邹先生,似乎有些过于唐突。他先按照名片上的号码,拨通了那位发行部经理的电话。

电话接通,顾远自报家门。对方显然对“顾远”这个名字有些印象,毕竟《遥远的他》最近风头正劲。

“哦,顾先生,你好你好!我是嘉禾的黄阿耀。”对方的语气很客气。

顾远寒暄了几句,感谢了对方之前的引荐,然后状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黄经理,上次您给我的名片里,还有一张是邹先生的。不知道邹先生最近方不方便,我有些关于电影方面的事情,想向他请教一下。”

黄阿耀在电话那头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邹先生是什么身份?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约见的?但想到顾远最近的名气,以及陈殊芬那边隐约透露出的欣赏之意,他沉吟道:“这个……邹先生很忙。不过,我可以帮你问问他的秘书。顾先生,你留个电话,有消息我通知你?”

“好的,麻烦黄经理了。”顾远道了谢,挂断电话。

等通知?

顾远看着那张印着“邹闻怀”三个字的名片,他没有再犹豫,直接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一个沉稳温和的男声接起:“喂,你好。”

“邹先生您好,我是顾远。”顾远开门见山,声音平静而自信。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原来是顾先生!久仰大名啊!最近阿友那首《遥远的他》,真是红遍香江,听说就是顾先生你的手笔?了不起,真是后生可畏!”

邹先生的声音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从容和亲和力,听不出丝毫架子。

“邹先生过奖了,晚辈可不敢当。”顾远语气谦逊,“其实我一直非常仰慕邹先生您在电影界的成就,嘉禾出品的电影,我从小看到大。”这话半真半假,他确实看过不少嘉禾的经典影片,但“从小”这个时间状语,就有点微妙了。

“哦?顾先生对电影也有兴趣?”邹文怀的语气带着一丝好奇。

“略懂一点。”顾远话锋一转,切入正题,“其实今天冒昧致电邹先生,并非想谈音乐合作,而是有些关于电影制作的想法,想向前辈请教一二。”

电话那头的邹文怀似乎对顾远的直接感到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疑惑。一个写出了现象级歌曲的年轻人,居然不满足于音乐圈,反而想跨界搞电影?

“电影制作?”邹文怀沉吟了一下,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看似随意地聊了起来,“顾先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吗?”

顾远心中了然。这是试探。

他知道,这种级别的行业大佬,绝不会因为一首歌的成功就轻易对一个年轻人另眼相看。对方看似随意的提问,实则是在考察他的眼光、见识和对电影的理解深度。

顾远没有慌乱,同样用一种轻松交谈的口吻回应:“最近看了几部西片,也看了几部香江本土的制作。感觉……”

他没有直接评论好坏,而是从几个方面,不着痕迹地抛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比如,他提到了好莱坞电影在工业化流程上的优势,但也指出了其在文化表达上可能存在的隔阂;

谈及香江电影,他赞扬了其灵活生猛的创作活力,但也点出了在剧本打磨、后期制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

顾远没有显露丝毫“穿越者”的先知先觉,只是站在一个专业影评人的角度,进行着冷静客观的分析。

电话那头的邹先生,起初还只是带着考较的心态在听,但渐渐地,他的神情变得专注起来。

这个顾远,不简单!

他对电影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一个新人的范畴,甚至比许多在电影圈混迹多年的“老行尊”还要深刻!他口中的那些分析和见解,很多都切中了当前香江乃至国际电影市场的一些要害问题。

一番交谈下来,邹先生对顾远的兴趣愈发浓厚。

“顾先生,”邹先生的语气明显郑重了许多,“你对电影的见解,让我很惊讶,也很佩服。”

他停顿了一下,做出了决定:“这样吧,顾先生,你明天有时间吗?告诉我你的地址,我想……过去拜访一下你,我们当面详谈?”

让邹闻怀亲自上门拜访?

这不合规矩,也显得自己太不懂事。

“邹先生,您太客气了!”顾远连忙说道,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尊敬,“时间我有。但做晚辈的怎能让您亲自过来,您明天什么时间方便,我过去拜访您。”

电话那头的邹先生闻言,发出一阵愉快的笑声:“好!顾先生快人快语,有魄力,不骄矜!我很欣赏!那就明天上午十点,嘉禾总部,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