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天幕对“雄狮撤退精神”做出深刻定义,观众们也为其所展现的精神力量而深深折服之际,光幕上的画面再次流转,开始简要地展示这次大撤退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所引发的反响。
画面快速闪过一些黑白报纸的头版头条,来自不同的国家,使用着不同的语言(天幕贴心地给出了翻译字幕)。
“白头鹰联邦时报”:“敦刻尔克奇迹!三十万盟军士兵从地狱归来!”
“自由高卢报”:“永不屈服的雄狮!敦刻尔克展现盟军钢铁意志!”
“枫叶国环球邮报”:“不可思议的大撤退!皇家海军与平民英雄创造历史!”
……
除了报纸,还有一些当时的广播录音片段被播放出来,评论员们用激动或赞叹的语气,讲述着这场“不可思议”的撤退行动。
旁白总结道:“‘发电机行动’的成功,虽然是在一次巨大的军事失败背景下取得的,但其过程之悲壮,结果之震撼,以及其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团结和勇气,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国际社会普遍将其视为一次虽败犹荣的‘奇迹’。雄狮王国及其人民所展现出的顽强抵抗意志,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同情。”
画面中,甚至出现了一些白头鹰联邦等国政要的公开讲话片段,他们高度赞扬了这次撤退行动,并表示将继续支持雄狮王国抵抗铁十字帝国的侵略。
看到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积极反应,天幕前的四位观众,也感到了由衷的欣慰和认同。他们觉得,那些巨大的牺牲和付出,至少在国际上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晋西北,李云龙哼了一声,脸上带着一丝得意,仿佛打了胜仗的是自己一样。
“哼!总算是没白死那么多人!”他说道,“让那帮缩在后面看热闹的洋鬼子也好好看看!咱们(虽然不是我们,但李云龙已产生代入感)不是好欺负的!打不过你,跑也能跑出个名堂来!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小瞧咱们!”
他觉得,能让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国际友人”竖起大拇指,本身就是一件长脸的事情。这至少证明了,雄狮王国这口气没丢!
京海市,高启强看着那些报纸标题和政要讲话,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微笑。
“漂亮的政治仗。”他评价道,“军事上的失败,有时可以通过政治上的运作来弥补,甚至转化为优势。这次大撤退,虽然损失惨重,但在国际舆论上,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悲情英雄’、‘不屈斗士’的形象。”
他分析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同情,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为后续争取外部援助(比如来自白头鹰联邦的武器、物资和资金)打下了坚实的民意和政治基础。从这个角度看,这场撤退在政治层面上,是打赢了。”
高启强深谙舆论造势和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他认为,雄狮王国通过这次撤退,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危机公关,将潜在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甚至还获得了一定的政治红利。
廊州,梅长苏看着屏幕上的国际反响,缓缓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此乃兵家至理。”他说道,“雄狮王国此役,虽失却大片疆土,折损无数兵甲,然其成功撤回三十余万精锐之师,保存了国家元气,更重要的是,向天下昭示了其宁死不屈之决心与举国同心之凝聚力。”
他抚掌道:“失地存人,且扬名于外,赢得天下敬重。如此一来,虽一时受挫,然根基未动,人心可用,外部亦有同情与支持。日后卷土重来,并非难事。经此一役,天下谁敢再因其一时之败而小觑雄狮?”
梅长苏认为,这次撤退的成功,不仅在于保存了有生力量,更在于其展现出的精神力量赢得了国际尊重,为未来的反攻奠定了基础。这是一种更高明的战略胜利。
市委办公室,李达康看着屏幕,也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一次非常成功的危机公关和国家形象塑造。”他评价道,“在遭遇重大军事失败后,能够迅速将叙事焦点从‘失败’转向‘奇迹’、‘精神’和‘不屈’,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
他分析道:“通过这次事件,雄狮王国成功地向世界传递了几个关键信息:第一,我们虽然暂时失利,但抵抗意志极其坚定;第二,我们拥有团结的人民和强大的凝聚力;第三,我们是值得同情和支持的反侵略力量。这些信息的传递,极大地提升了其国际形象,凝聚了国内人心,也为后续争取国际援助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达康认为,从危机管理和国际关系的角度看,“发电机行动”及其后续的宣传,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案例,值得研究和借鉴。
世界的积极反应,为这场充满悲壮色彩的大撤退,画上了一个相对光明的句号。观众们心中的震撼和感动,也达到了顶点。他们已经完全认可了这场行动的伟大之处,以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至此,关于“雄狮王国大撤退”的盘点内容,似乎已经全部呈现完毕。接下来,应该是天幕对这场排名第十的“战役”做出最终的总结和评价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