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崇尚文学,文学风气浓厚。
上到朝廷皇室,下到贩夫走卒,人们都对读书人格外看重。
这也让读书人们一个个自视甚高,毕竟谁不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高中入朝为官,光宗耀祖。
要知道,如今的当朝宰相,当年不过也是从穷山沟里走出来的读书人,家里穷的都要揭不开锅了,就靠着科举一举惊人。
如此浓厚的读书风潮之中,抄袭乃是极为严重的一个罪名。
便是大字不识的人听到有人抄袭,也会鄙夷地吐几口唾沫,骂上好几天。
读书人中若是出了一个抄袭的人,各类诗词文章便会接连不断地出现,嘲讽挖苦数不胜数。
也就数这些人骂人最不喜欢带脏字,却让人无地自容。
当然,除了骂名非议之外,一旦抄袭落实,后半辈子便毁了,任何人都不会待见你。
从此科考大门也彻底向你关闭,便是去做些苦力活也得低声下气,一旦被人知晓犯过抄袭这种事,只怕很快就得卷铺盖走人。
江源县当初便有一位才子,当初才华横溢,说媒之人几乎踏平门槛,人人都认定他一定能考取功名。
哪知去了京城一趟,突然传来抄袭的风声,自此声名一落千丈。
考试,考不成了。
活,找不到了。
家中父母因此事被气个半死,不到半年就一命呜呼,自己也只能流落街头,靠着乞讨度日。
如今三四十岁的人,看上去已经是一个糟老头子。
“抄袭……这指控是不是有些严重了?”
李铭甫表情严肃,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
他对楚仁有些不满,为对方坏了自己好事而不悦。
可一旦出面质证对方抄袭,事情可就大了。
无论最后是否能够坐实这一点,楚仁只怕都要毁了。
“严重?”杨浩冷笑一声,“难道你们觉得那首江源四句会是他写出来的?”
到了如今,杨浩如实将楚仁此前的经历跟身份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
听完之后,包括李铭甫在内的众人都无比诧异。
“现在还觉得这是在污蔑他?一个读书多年却愚笨憨厚的家伙,在老母亲死后突然就开窍了?这种事情说出去你们相信吗?”
“大家都是读书人,虽然这世界上妙手偶得的情况也有,但像他一样没有任何积累突然便做出佳句之人可是从未听闻过。”
没有读书积累。
没有浓厚的经历。
诗句可能自己出现吗?
不可能。
杨浩开始谆谆善诱地说了起来,痛斥楚仁抄袭的可耻行径,也像众人表明一旦楚仁在姜府站稳脚跟,他们几人的悲惨下场。
双方各为其主,楚仁不走,就是留下祸患。
一旦姜安虎他日考取功名,姜山河难免会突然对他心生欢喜,到时候他们这些辅导姜石林的人会是什么结果?
杨浩早已做好决定,劝说众人时早就想好了该如何说,不到一刻钟,几人全部被他说服。
他未继续留在府内,起身向众人告辞。
李铭甫沉着脸,“此事就此说定了,若是楚仁抄袭也怪不得我们。”
可对于杨浩来说却不是如此。
无论有没有抄袭,他都要置楚仁于死地。
一旦开弓就没有了回头箭,也只有楚仁死这一个结果。
离开姜府之后杨浩便一路来到江源书院外。
此时屋舍内正传来朗朗读书声,孩童们的稚语抑扬顿挫地响起。
透过打开的窗户,杨浩看到头发花白的诸葛先生正站在讲台边领读,他神情专注。
江源书院是杨浩的最后一站,诸葛先生也是他最后要找的一个人。
想要落实楚仁抄袭的骂名,就必然要让诸葛先生点头,否则单单只靠舆论是无法做到的。
一旦诸葛先生进行怀疑,那些曾经在他手下求学,如今在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也会进行质疑。
这才是对楚仁最为沉重的打击。
坐在门外耐心地等待了许久,杨浩终于等到读书声停下,他迫不及待地站起身。
待到诸葛先生宣布下课走出屋舍,杨浩立即迎了上去。
“诸葛先生,我想跟您聊一聊楚仁的事情……”
话说两头,姜府之内,楚仁看了眼面前抓耳挠腮,额头淌下斗大汗水的姜安虎。
在面前的桌面上铺着一张宣纸,上边大半已经写满了内容。
姜安虎握着手中的笔,正苦苦思索着后续的内容。
“老师,我背不出来……”
姜安虎苦思冥想无果之后,只能无奈开口。
楚仁伸手将宣纸抽了出来,拿到眼前定睛一看,结果比自己预想当中要好一些。
已经完成大半内容,这对姜安虎而言已经是不错的成绩。
即便如此,楚仁还是说道:“想要考取功名,单单背诵是完全不够的,休息一刻钟,写一篇关于求学的论述,字数不得少于八百字。”
“啊?”
姜安虎闻言皱起眉头,垂头丧气起来。
这几日里,不是背诵课文,便是进行论述,楚仁这位老师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几天的时间,比姜安虎读书几年都要辛苦,简直撑不下去。
可姜安虎也有察觉到自己的变化。
以往看到那些令人头疼的四书五经之后,便直接昏昏欲睡,别说背了,就连看一眼都让人眼花缭乱。
可几日下来,如今他已经背诵了几个章节。
并且在楚仁的要求之下写过不少相关论述。
“哭,哭也算休息时间的哦。”
楚仁一开口,姜安虎立马脸色放松下来,超楚仁吐了吐舌头,整个人都有些瘫软起来。
他神神秘秘地问道:“老师,你不是为了我姐来得吗?这几日怎么不让他来小院书房,你不想见她?”
“学习并非完全需要安静平和的环境,但你需要,否则稍有动静便被吸引了注意力,不让她过来也是为了你好。”
以往没事时姜解语会时常陪着姜安虎读书,可如今只能每天中午跟傍晚时分送饭过来。
其他时候只是远远看一眼,不会上前打扰。
楚仁拿起手边一本书,说道:“休息时间到,开始作文章。”
“啊,还没有到一刻钟。”姜安虎急促道。
“让你写便写,再敢说话,八百字加到一千字。”
姜安虎脸色一变,不敢再多说什么,乖乖低头写字。
楚仁的注意力放到眼前的实际上,脑子里却升起一个疑问。
“要怎么做才能让他在短短时间里脱颖而出,考取功名呢,难不成得我去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