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瞻塙则是直接开口说道。
语气平静而肯定。
仿佛在陈述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回皇上的话,那些刺客,孙儿已经查明。
他们都是靖难之役的遗孤。”
听到这个出乎意料的回答。
朱棣那锐利的目光不由得在朱瞻塙的身上多停留了几分。
眼中充满了浓浓的好奇之色。
仿佛很想知道这位平日里并不显山露水的皇孙。
究竟都知道些什么。
朱瞻基同样疑惑地转过头。
打量着自己这位三叔家的弟弟。
心中忍不住暗自思忖:
“二叔和三叔向来穿一条裤子,关系非同一般。
而且朱瞻塙身为锦衣卫镇抚使,统领着京城所有的锦衣卫。
按理来说,他应该知道一些内情才对。”
朱棣笑眯眯地看着朱瞻塙。
语气温和地问道:“哦?你说是靖难遗孤,可有证据?”
朱瞻塙轻轻点了点头。
神色笃定地说道:“回皇上的话,孙儿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可以证明他们的身份。”
顿了顿。
他语气一转,带着一丝讨好的意味说道:
“而且,孙儿此次进宫,还得了一件颇为奇特的密宝。
今日特地前来献给皇上,希望能博得皇爷爷一笑。”
说话间。
朱瞻塙小心翼翼地解开了手中的淡黄色丝绸布包。
准备将那枚象征着皇权正统的传国玉玺拿出来。
呈现在永乐大帝朱棣的面前。
“哦?献宝,拿来朕……”
朱棣的话还没有完全说完。
殿外便传来一阵急促而凌乱的脚步声。
紧接着。
气喘吁吁的太子朱高炽(大胖)。
以及一身戎装、面色焦急的汉王朱高煦。
便疾步走了进来。
朱棣的目光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朱瞻塙手中那方金黄色的布包。
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
老三家的这个孩子能有什么稀奇珍贵的宝物献给他?
恐怕不过是偶然得来的一些小玩意儿罢了。
根本不足以引起他的重视。
此刻。
更吸引朱棣目光的。
还是那气喘吁吁赶来的太子朱高炽。
只见太子一边走。
一边还在苦口婆心地劝说着身旁的汉王朱高煦。
“老二啊,你如此作为,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这又是何苦呢?”
太子那张圆润的脸上布满了无奈和疲惫。
汉王朱高煦却是一脸不屑。
语气强硬地反驳道:
“太子爷,你没经历过真正的战阵厮杀。
根本不懂得其中的风险和诡谲,那些反贼狡猾得很。
不采取断然措施,如何能够将他们一网打尽?”
二人各说各的。
谁也不肯退让一步。
一路争吵着来到了偏殿之中。
看到殿内跪着的朱瞻基。
太子连忙上前示意二人不要再争吵了。
随后。
两人的目光越过朱瞻基。
直接看到了站在其背后,面色威严、不怒自威的永乐大帝朱棣。
太子朱高炽连忙对着朱棣躬身拱手。
语气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听闻天街发生刺杀一事。
心中甚是担忧,特地过来向父皇问安。”
朱棣轻叹了一口气。
缓缓地走了过来。
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殿内的众人。
“朕这次御驾亲征,率领大军血战了一年之久。
好不容易才击退了阿鲁台部。
想不到刚刚凯旋而归,回到京城之后。
竟然就发生了这样胆大妄为的事情!”
说到最后。
朱棣的语气逐渐变得严厉起来。
一股无形的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偏殿。
似乎是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些失了体面。
有失一位帝王的沉稳。
朱棣故意深呼吸了一口气。
努力压下心中翻腾的怒意。
语气这才稍微平缓了一些。
开口说道:
“要不是老二(汉王朱高煦)侦察得好。
提前侦知了那些反贼的动向。
你今天来,恐怕就不是仅仅过来问安了吧?”
太子朱高炽闻言。
脸色瞬间变得慌张起来。
他连忙转过头。
看了看身旁的汉王朱高煦。
眼神之中似乎在渴求这位弟弟能够帮他说上两句话。
为他开脱一下。
而后。
他再次对着朱棣躬身拱手。
语气结巴地说道:
“可,可,我我我,我这……儿臣对父皇的忠心天地可鉴。
绝无半点包庇纵容反贼之心啊!”
眼见太子朱高炽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一旁的汉王朱高煦则是微微上前一步。
对着朱棣躬身拱手说道:
“启禀皇上,儿臣认为此事非同小可。
为了确保京城的安危,儿臣想立刻调动兵马司的军队。
打算暂时关闭京城的各个城门,然后进行全城搜捕。
务必将那些胆敢冒犯天威的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朱棣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
他的目光深邃而平静。
让人猜不出来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想法。
“接着说。”
朱棣语气平缓地说道。
短短的三个字。
却如同千斤巨石一般。
压在汉王朱高煦的心头。
汉王朱高煦更加小心翼翼地说道:
“可是,太子殿下似乎并不愿意将调动兵马司军队的权力交给儿臣。
认为此事应该由他这个监国太子来负责。
因此,儿臣恳请皇上下旨,明确此事由儿臣全权负责。
以便能够尽快平定叛乱,稳定京城局势。”
太子朱高炽左右为难地指着汉王朱高煦。
想要反驳。
却又一时语塞。
不知该从何说起。
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你,你,你……”
朱棣那双锐利的虎目猛地看向太子朱高炽。
语气中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质问道:
“怎么,你是担心让老二去查,会查出什么对你不利的同党来吗?”
仅仅这一句话。
便如同惊雷一般。
瞬间吓得原本就心虚不已的太子朱高炽连忙跪倒在地。
肥胖的身躯微微颤抖。
“哎,皇上,儿臣冤枉啊!儿臣对父皇的忠心日月可鉴。
绝无半点私心!这,这怎么会呢?
儿臣只是觉得,调动如此多的军队。
恐怕会引起京城百姓的恐慌,所以才……”
太子语无伦次地辩解道。
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朱棣面色严肃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子朱高炽。
语气严厉地怒斥道:
“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叛党兴风作浪。
你这个监国太子,究竟是怎么监的国!?
这些反贼究竟是何时潜入的京城?又是何人安排?
他们的背后又有何等不可告人的用意!?”
“回,回皇上,这个,那个,那个他……”
太子朱高炽被朱棣的怒火吓得魂不附体。
支支吾吾了半天。
也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朱棣更加愤怒地呵斥道:
“什么这个那个的?朕要的是清清楚楚的答案!”
紧接着。
他那双如同鹰隼一般的虎目猛地一转。
怒视着一旁一直跪在那里,仿佛置身事外的皇孙朱瞻塙。
厉声质问道:
“皇孙,你身为锦衣卫镇抚使。
与太子爷共同留守于京城。
难道对此事也丝毫不知情吗?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