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黑暗之魂 > 啊兰
换源:


       公主的身影如一片落叶般飘下宫墙,却在半空中被一张突然展开的绸缎接住。这绸缎上绣满繁复的暗纹,正是西域进贡的“天蚕丝”——刀剑难伤,水火不侵。原来那位看似不起眼的洗衣宫女,实则是公主安插多年的暗桩。

落地瞬间,公主与那洗衣宫女四目相对,短暂的沉默中,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洗衣宫女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与欣慰,她轻轻扶住公主,低语道:“公主,多年未见,您受苦了。”公主微微点头,回以一抹坚定的微笑:“一切为了大局,辛苦你了。”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藏着无尽的信任与默契。

公主敏锐地注意到城墙根处散落着几粒熟悉的香丸。这是她与城外驻军约定的标记,每粒香丸中都藏着只有战马才能嗅到的特殊气味。洗衣宫女见状,立刻从怀中掏出一块沾染了香丸气息的手帕,递给公主:“用这个,能更快引来接应的骏马。”公主接过手帕,感激地看了她一眼,随后将手帕系在马缰上。

顺着香丸指引的方向,公主很快在护城河边的柳树下发现了一匹通体漆黑的骏马,马鞍上挂着一个绣有金线的包袱。公主翻身上马,临行前,她再次望向洗衣宫女,那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期待:“保重,待我归来,定不负你多年忠心。”洗衣宫女单膝跪地,声音坚定:“公主,一路平安。老奴在此,静候佳音。”言罢,公主一夹马腹,骏马长嘶一声,朝着预定的方向疾驰而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多年前,王国边境动荡,外敌环伺,内忧外患。公主,作为王位继承人,被秘密派遣至敌国腹地,执行一项至关重要的和谈任务。为了确保任务成功,她不得不留下自己最信任的侍女——阿兰,伪装成洗衣宫女,潜伏在宫中,成为她的暗桩。阿兰以超凡的智慧和隐忍的毅力,在危机四伏的宫廷中,为公主传递情报,化解了一次次危机。

岁月如梭,公主在异国他乡历经磨难,始终未曾忘记阿兰的忠诚与牺牲。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望着星空,默默祈祷阿兰平安。而阿兰,也在宫中默默坚守,用她那双巧手,编织着希望与信念的绸缎,等待着与公主重逢的那一天。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公主借助一次宫廷宴会的混乱,成功逃脱了敌人的监视,来到了约定的地点——宫墙之下。她知道,阿兰一定在某个角落,默默地守护着她,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而阿兰,也早已通过秘密渠道得知公主即将归来,她精心策划了这次重逢,准备了一切必要的物资,只为确保公主能够安全离开。

当公主的身影出现在宫墙上,阿兰的心跳加速了。她知道,这一刻,她们等了太久。她迅速展开手中的“天蚕丝”,接住了公主,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两人的目光交汇,无需多言,彼此的心意已传达给对方。

洗衣宫女阿兰,原是王宫贵族之女,自幼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然而,家族突遭变故,被卷入了朝廷的一场政治斗争中不幸败落。为了生存,阿兰不得不隐姓埋名,潜入宫中,伪装成一名普通的洗衣宫女。

在宫廷的深处,阿兰以她超凡的智慧和隐忍的毅力,逐渐赢得了其他宫女的尊重与信任。她利用自己洗衣宫女的身份,悄无声息地建立起了一个秘密情报网络,为公主传递着关键信息,成为了公主在宫中最重要的眼线。

尽管身处逆境,阿兰从未放弃过对公主的忠诚和对正义的追求。她夜以继日地筹划着公主的归来,默默地为这一天做着准备。在她的精心布局下,每一次危机都被巧妙地化解,每一次挑战都被转化为机遇。

阿兰深知,自己的使命不仅仅是保护公主,更是为了王国的未来和百姓的安宁。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与勇敢。在漫长的等待中,她始终保持着乐观与坚韧,相信着总有一天,她会与公主重逢,共同迎接光明的未来。而当这一天终于到来时,阿兰以她过人的智慧和冷静的判断,确保了公主的安全离开,

公主离开后的第三日,东宫新来的贵妃命人送来一整套金丝织锦被褥,却故意将绣着九凤朝阳的被面染上墨渍。洗衣房的宫女们面面相觑——这可是只有皇后才能使用的纹样,贵妃此举分明是想借机整治她们。

阿兰,贵妃的贴身宫女冷笑着递过染血的针线包,贵妃娘娘说,这被褥要是洗不净,就让你们这些粗使丫头去浣衣局挑粪。

阿兰垂首看着被墨汁浸透的锦缎,指尖轻轻摩挲着布料边缘。她突然抬头,声音清亮:回贵妃娘娘的话,这墨渍是用西域紫云砂染的——若用寻常皂角洗,只会越洗越黑。说着掀开陶瓮,舀起一勺混着香灰的清水,不过若用此方,墨渍会化作金粉,反而能让凤凰纹更显华贵。

贵妃的宫女话到嘴边生生咽下。阿兰将染墨处浸入陶瓮,片刻后果然泛起细碎金光。原来三日前贵妃命人往御膳房投毒时,阿兰悄悄在她的银簪上抹了紫云砂——此刻那抹金光正映在贵妃的鬓角,像极了她偷藏的毒药瓶上的标记。

贵妃娘娘好雅兴,阿兰将焕然一新的被褥叠得四角方正,不知明日可要再送几匹这样的金丝被?奴婢这里备好了特制的金粉皂。她弯腰时,袖口露出半截暗红绣线——这是她昨日在贵妃的茶盏里发现的西域毒药配方。

贵妃的脸色瞬间煞白,手中的团扇啪地掉在地上。她死死盯着阿兰袖口那抹暗红,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周围的宫女们不明就里,只当是阿兰的洗衣技艺震慑了贵妃。

你...贵妃强撑着气势,声音却泄了三分底气,本宫倒要看看,你这贱婢能得意到几时!

阿兰不卑不亢地福了福身:奴婢不过是尽心做事。贵妃娘娘若没有其他吩咐,奴婢还要去晾晒这些被褥。她转身时,裙角扫过地上的团扇,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浅笑。

当夜,贵妃的寝殿灯火通明。她焦躁地在殿内踱步,时不时望向窗外。娘娘,心腹宫女低声道,要不要奴婢找人...她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蠢货!贵妃一巴掌扇过去,那贱婢手里握着本宫的把柄!她攥紧手中的帕子,帕角隐约可见暗红色的药渍。

与此同时,阿兰正在洗衣房后的井边浣洗一件素白中衣。月光下,她的动作娴熟而从容。阿兰姐,小宫女凑过来,今日你可真厉害,连贵妃都

嘘——阿兰竖起食指,宫里头,祸从口出。她拧干衣裳,水珠滴在青石板上,像极了那日她在御花园假山后,偷听到贵妃与西域使者密谈时,使者佩刀上滴落的鲜血。

三日后,宫中传出消息,贵妃突发恶疾,被移居冷宫静养。皇帝下旨彻查,在贵妃妆奁中搜出了西域毒药。阿兰站在洗衣房的廊下,望着被押走的贵妃,轻轻抚过袖中暗藏的证物——那日贵妃命人投毒时,她悄悄留下的半块染毒糕点。

从此,再无人敢刁难洗衣房的宫女。而每当夜深人静时,阿兰都会取出公主留下的玉佩,在月光下细细擦拭。她知道,在这深宫之中,唯有谨慎与智慧,才能护得自己周全。

阿兰将玉佩重新藏入贴身的荷包,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她迅速吹灭油灯,隐身在门后的阴影处。

阿兰姑娘可在?一个刻意压低的女声在门外响起。

阿兰辨认出这是太后身边李嬷嬷的声音,心中微动。她轻轻推开门缝:嬷嬷深夜来访,可是太后娘娘有什么吩咐?

李嬷嬷左右张望了一下,从袖中取出一方绣着兰花的帕子:太后娘娘说,明日要穿这件旧衣,特意嘱咐要你亲自浆洗。

阿兰接过帕子,指尖触到帕中包裹的硬物。她不动声色地点头:奴婢明白了,请嬷嬷回禀太后娘娘,阿兰定当尽心。

待李嬷嬷走后,阿兰展开帕子,里面竟是一枚精巧的银钥匙。钥匙底部刻着一个小小的兰字,正是当年她入宫时,父亲暗中交给她的信物。阿兰心头一震,太后怎会知晓这个秘密?

次日清晨,阿兰照例去御花园采集晨露洗衣。走到假山后时,忽然被人拽住了衣袖。转头看见一个面生的小太监,递给她一张字条后迅速离去。

字条上只有寥寥数字:酉时三刻,藏书阁。

阿兰将字条揉碎撒入池中,继续采集晨露,心中却已掀起惊涛骇浪。这字迹她认得,是当年父亲的门生,如今已是兵部侍郎的柳大人的笔迹。

傍晚时分,阿兰借口送洗好的衣物来到藏书阁。推开最里间的门,果然见到柳侍郎背对着她站在窗前。

十年了,柳侍郎转过身,眼中闪着激动的光芒,兰小姐终于等到机会了。

原来当年阿兰父亲被陷害一案另有隐情。太后近日在整理先帝遗物时,发现了一封密信,证明阿兰父亲是被当时的权臣构陷。而那个权臣,正是如今最得宠的丽妃的父亲。

太后娘娘愿意相助,柳侍郎低声道,但需要确凿证据。那枚钥匙能打开先帝留在慈宁宫密室的一个匣子。

阿兰握紧袖中的银钥匙,忽然明白太后为何要借洗衣之名传信。在这深宫之中,连太后都要借一个洗衣宫女的手来查明真相。

离开藏书阁时,阿兰在转角处与丽妃打了个照面。丽妃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本宫记得你,就是那个让贵妃栽跟头的洗衣女。

阿兰恭敬行礼:奴婢只是做好分内之事。

丽妃冷笑一声:分内之事?本宫倒要看看,你能洗干净多少东西。说罢,甩袖而去。

阿兰望着丽妃远去的背影,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她摸了摸怀中的银钥匙,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这一次,她不仅要洗清家族的冤屈,更要揭开这深宫中隐藏多年的秘密。

夜深人静,阿兰借着月光潜入慈宁宫后殿。银钥匙在锁孔中轻轻一转,密室的门无声滑开。室内积尘已久,唯有正中檀木案几上的紫檀木匣纤尘不染。

匣中静静躺着一封泛黄的密函和半块玉佩。阿兰颤抖着展开密函,上面赫然是先帝的亲笔:兰卿忠心可鉴,所查谋逆证据已交予太后保管...字迹到此中断,最后几行被人用墨涂去。

突然,门外传来脚步声。阿兰迅速将密函藏入袖中,却来不及关上木匣。门被猛地推开,丽妃带着一队侍卫闯了进来。

果然是你这个贱婢!丽妃冷笑着走近,偷窃先帝遗物,该当何罪?

阿兰后退半步,后背抵上冰冷的墙壁。她余光瞥见匣中那半块玉佩,竟与公主留给她的那半块纹路吻合。

娘娘明鉴,阿兰突然跪下,奴婢是奉太后懿旨前来取物。她从怀中掏出太后赐的玉牌,这匣中之物,关乎十年前一桩冤案。

丽妃脸色骤变,伸手就要抢夺密函。就在此时,太后在李嬷嬷搀扶下缓步而入:丽妃,深夜擅闯哀家寝宫,好大的胆子。

局势瞬间逆转。太后命人拿下丽妃,转头对阿兰道:孩子,这些年委屈你了。原来当年先帝早已察觉权臣谋逆,特意安排阿兰以罪臣之女身份入宫,就是为了今日能里应外合。

三日后,朝廷震动。丽妃一族谋逆罪证确凿,阿兰父亲得以平反。皇帝亲自召见阿兰,要将她封为郡主。

阿兰抬头,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宫中污浊未净,奴婢愿做那一池清水,涤荡奸佞。她握紧那终于合二为一的玉佩,仿佛看到了公主欣慰的笑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