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八级钳工,我人生赢家 > 019 以后可得多教教我,让我也跟着你学点儿本事
换源:


       那些练习用的废料,也被他整理得整整齐齐,摆放得规规矩矩。

看着收拾一新的工位,张启发心里满是成就感。

现在的车间还是建国前的老样子,规划一点都不合理,设备、物料的布置杂乱无章,安全教育方面更是漏洞百出。

但他心里明白,自己现在只是个刚进厂的小学徒工,人微言轻,根本没什么话语权。

所以只能先把自己手头的这些小事做好,等以后有机会了,再去考虑提建议、做改变这些事。

没过多久,陈大柱和陈小二也来到了车间。

他们一看到工位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就知道肯定是张启发干的。

陈小二忍不住开起了玩笑:“师弟啊,你这么勤快,可把师兄我衬得太懒啦!”

陈大柱抬手轻轻拍了陈小二一下,说道:“别在这儿说废话,你以为张启发能跟你一样偷懒啊!张启发,以后不用来这么早,上班前赶到就行。这些杂活儿也可以等小二来了,你们俩一起做。”

张启发赶忙回应道:“谢谢师父关心,我也是刚到没一会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顺手收拾了一下。”

陈大柱打心眼里对张启发感到满意,这个徒弟不仅学习能力强,对待工作的态度还特别认真端正。

脑子也灵活得很,才第二天就知道主动找活儿干,不像其他那些学徒,在车间里傻愣愣地站着干等。

今天的工作内容和昨天一样,张启发和陈小二还是跟着师父打下手。

张启发学得格外认真,师父干活时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个操作细节,他都全神贯注地仔细观察。

那些看明白的地方,他就在心里多记几遍,加深印象;要是有没看懂的,他就先默默记下来,等师父休息的时候,再去虚心请教。

中午和下午下班前,依旧是师父指导张启发和陈小二进行实操练习。

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还没等张启发开口,师父就主动让他上工位练习了。

虽说陈大柱知道张启发是个很有潜力、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张启发的进步速度居然这么快。

才短短一天时间,就能明显看出张启发在技术方面有了不小的提升,这进步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

陈大柱忍不住拍拍张启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张启发,你真是个天才啊。放心,只要你继续这么努力,师父把自己会的所有本事都教给你。以后你肯定前途一片光明,说不定都能干到八级工呢!”

现在京城虽然还没有开始实行工级制度,但加工的工件是分等级的,而且东北那边已经开始实行八级工制度了。

张启发听了师父的话,赶忙道谢:“师父,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好好努力,谢谢您的栽培!”

“师弟,你可太厉害了!以后可得多教教我,让我也跟着你学点儿本事。”陈小二满脸笑意,眼神里满是钦佩,那股子真诚劲儿,完全没有半分嫉妒或者不情愿。

“放心,只要是我懂的、会的,肯定毫无保留地和你分享。咱兄弟俩一块儿努力,争取早点都能独立上机操作。”

张启发打心眼里喜欢陈小二这个豪爽的伙计,觉得他为人特别实在,心里没有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心思。

张启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才刚到厂里,就能有这么好的开端,还遇到了这么多实在的人。

看来老天爷还是挺照顾自己的,没有让自己在这新环境里吃苦头。

师徒三人一路上有说有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离开了工厂。

刚和师父分开,张启发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从他身后传来,喊住了他。

张启发回头一看,居然是傻柱?

“张启发,你可算下班了!我在这儿等你好长时间了。”傻柱一路小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道。

“柱哥,什么事儿这么着急,还专门在这儿等我啊?”张启发心里有些疑惑。

两人一边往回走,傻柱一边把自己昨晚反复琢磨的那些事儿,一股脑地全都告诉了张启发。

原来,他本来打算早上一早就找张启发说这事的,结果临天亮的时候,迷迷糊糊又睡着了。

等他睡醒匆忙出门,发现大家都已经去上班了。

张启发越听越惊讶,没想到自己那天教训贾张氏的举动,居然无意间把傻柱给“敲醒”了。

这家伙竟然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琢磨起那些一直被自己忽略的问题了。

这还是自己记忆中那个没心没肺、整天嘻嘻哈哈的傻柱吗?

张启发看着傻柱那张还带着几分青涩的脸,突然就想明白了。

现在的傻柱还不到二十岁,生活才刚刚安稳下来。

前几年的日子过得实在太艰难了,旁人都不愿意跟他多打交道。

易中海、贾家这些人跟他的关系,也只是表面上的泛泛之交。

所以,傻柱这会儿还没有被易中海彻底“洗脑”。

不过,易中海平时说何大清坏话、教育傻柱要尊老爱幼这些话,或多或少还是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些影响。

真正让傻柱深陷困境的,应该是票据时代到来之后。

那时候,他逐渐成了贾家的“提款机”,不断给贾家提供各种帮助。

易中海还故意挑起他和许大茂之间的矛盾,再加上秦淮如在一旁煽风点火,傻柱的名声彻底臭了,外人都不愿意再和他来往。

傻柱这人又闲不住,特别害怕孤单,没办法,只能越来越依赖易中海和贾家。

张启发心里满是感慨,忍不住暗自琢磨。

这几个人的心思也太深了,早早地就开始谋划布局,真是长远得很。

他甚至对易中海的手段都生出了几分佩服,只是忍不住埋怨,有这些算计人的心思和精力,去做点正经事不好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