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发从那不到一百块里拿出十几块钱,装到自己兜里,剩下的八十元则悄悄放进了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空间”里。
随后,他带着妹妹张雪和弟弟张山,锁好家门,准备前往街道办事处问问接班工作的事情。
其实,锁门这件事在一些小说里被说得很夸张,好像一锁门就会出大问题。
但在现实生活中,院子里的人出门都会顺手锁门,根本没人在意,也不存在因为锁门就影响邻里团结,或者影响四合院评优秀的说法,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三个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地来到了街道办。他们对这里并不陌生,因为父亲以前就在这儿上班。
一到街道办门口,张启发就看到了门房的张伯,赶忙热情地打招呼:“张伯!”张雪和张山听到哥哥喊,也跟着叫了起来。
张伯看到张启发带着弟弟妹妹来了,连忙从门房里走出来,笑着问道:“小张子,你过来啦,是不是有啥事儿啊?”
张启发回答说:“张伯,我来问问工作的事儿。”
张伯一听,刚想问他年龄到没到,突然想起他家的特殊情况,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说道:“王主任在办公室呢,你去问问她吧!”
张启发点点头:“行,张伯,等会儿出来我再跟您聊。”
看着张启发带着弟弟妹妹走进街道办大楼,张伯忍不住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小张子真是长大了,成熟稳重多了,唉,这孩子也是被生活给逼的呀!”
王主任看到张启发带着两个孩子来找她,心里有些惊讶。
之前张启发母亲办丧事的时候,她去过张启发家,当时还跟张启发说过,等他满十八岁就可以去接班,而且在这之前,公家每个月会给家里每人补贴五元生活费。
张启发见王主任盯着他们发呆,赶紧主动问好:“王主任好!”
王主任听了,佯装生气地说:“什么主任不主任的,叫王姨!你以前不都这么叫嘛。”
张启发一本正经地回答:“工作场合还是得称呼职务,这是规矩。”
王主任笑了笑,问道:“你们几个来找我,肯定有事儿吧,快说说。”
张启发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说了出来,他不想一直在家闲着,想早点出去工作,而且还想换个工作岗位。
他心里想着,自己这么年轻,可不想一直干门房大爷的活儿,工资又低,根本养不活一家人。
要知道,门房大爷和保卫科的工作可不一样。门房大爷归单位管,基本没什么升职空间;而保卫科在那个时期属于双重管辖,不仅有执法权,权限还和公安有一定重叠。
保卫科的工作人员不仅能配备枪支武器,像一些大厂的保卫科,甚至还有火炮呢。
王主任听了,沉思了一会儿说:“你现在才十七岁,和十八岁也差得不多。考虑到你们家的特殊情况,我可以帮你去跟轧钢厂说说,他们最近正好在扩招。”
张启发一听,喜出望外,连忙道谢:“太好啦!王主任,真是太谢谢您了!”
王主任接着又说:“不过你要是去上班了,小山子怎么办?而且你上班之后,每个月的补助可就没有了,你还想清楚要去上班吗?”
张启发毫不犹豫地说:“班总是要上的,我先去学点本事。小山子的事儿还得麻烦您帮忙联系一下幼儿园,等明年他上小学了就省心了。”
在那个时候,幼儿园大多是机关幼儿园,一般只有公职人员的子女才能入园,民办幼儿园非常少。
王主任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你家情况特殊,你父亲还是烈士,小山子去幼儿园没问题,我来帮你安排。”
说完工作的事儿,张启发就带着张雪和张山离开了街道办。
三个人在大街上闲逛起来,街道两旁几乎看不到什么现代化的建筑,眼前的景象就跟电视里播放的年代剧里的城市一模一样。
难得有这样放松的时刻,张雪的小脸上也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走着走着,张启发领着弟弟妹妹来到了一家面馆前。
在那个时候,物价十分低廉。
一碗肉丝面的售价仅仅只有两毛钱,当然啦,当时人们的工资水平同样不高。
张启发他们已经很长时间都没尝过什么美味佳肴了,要是一人只吃一碗面,根本就填不饱肚子。
于是,张启发一下子点了五碗面。
他自己吃了两碗,张雪和张山呢,每人吃了一碗半。只是这两个小家伙没把面吃完,最后剩下的半碗面也被张启发给吃光了。
刚从面馆走出来,张雪就像个成熟的大人一样,开始念叨起来:“哥,咱们以后花钱可得省着点儿呀。就刚刚这一顿饭,居然花了一块钱,实在是太让人心疼啦!”
张启发笑着安抚妹妹:“别担心,没事儿的。哥马上就要去上班赚钱啦,身体才是最最关键的。你瞧瞧你和弟弟,都瘦成什么样子了,得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补补身体。”
没过多久,张启发几个人又回到了街道办。张雪和张山留在街道办里,王主任则骑着自行车,带着张启发前往轧钢厂。
由于上午王主任就已经和轧钢厂联系过了,所以张启发办理入职手续的时候特别顺利。
人事科的大姐得知张启发家的情况后,特别热情。她主动给张启发介绍了厂里的各种工种,让他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
张启发仔细思考了很久,最终选择了钳工这个岗位。在一旁的王主任提议让易中海来带张启发,还说他们都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平常指导起来会很方便。
张启发一听,赶忙拒绝:“不用了,王主任。易师傅平时工作挺忙的,他徒弟贾东旭听说才刚会做一些基础的零件,正需要易师傅好好指导呢。我就不去给他添麻烦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