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给莎莎整个学校老师进行培训的老师是物理学科的,她举了个例子,如何叉中水中的球,以此探究光的折射。这不就是项目式教学,任务型教学吗?从一个任务,引发连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解答,从而掌握知识。
就像语文,也越来越喜欢给出学生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以此任务和活动出发去进入教学。学而有疑,答疑解惑。语文学科也要这样吗?还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老师真累呀。
特别讲新授课和复习课。她还举了例子。曾被刁难,她却找到从学科专业的破局之道。假如你是老板,你会如何选择机器。对于这班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这可就不困了。
莎莎回去准备把语文课本目录的课文一个个找茬,由课文引发的惨案,如何破?还要找配套练习,以便检查掌握情况。
一二年级不能布置书面作业,可太棒了,那就不用改作业,工作量减少。莎莎很喜欢现在的工作节奏,都不想改变,不想升上去。小孩子长大了,想法就多。更不容易相处。莎莎给不了她们要的,莎莎又不想端着。
新的一学年挑战开始,真是欣喜于有不变和有改变。同样的校园,不同的人,有的呆的时间长,有的呆的时间短。都是过客,都是云烟,连这所学校能办多久也是未知数。
只是短暂的一生,有的人选了安稳的需要极大耐心的活法;有的人主动或被动选择了波动的活法,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灵巧。哪种生活好呢?又那种生活坏呢?都不好说,把自己得生活过好却是一种本事。
受伤有安宁,陋室因爱人便温暖。工作因正面的反馈而有成就感。在获取金钱权势的最佳时段错失良机之后,是否能找到内心的宁静,莫失莫忘。
四十几个人走,四十几个人来。一边是急切崭露头角的应届毕业生,一边是蹉跎多年还未在社会站稳脚跟的青年。生活总是很难说清楚。站在人生低位的莎莎看见了许多人间疾苦,自己也经历了不少。
莎莎知道唯有那一位至高至圣者可以拯救,莎莎却不敢向人诉说!贫苦者觉得自己需要金钱,更多的金钱。有些话讲不通。莎莎不敢也不想跟他们建立关系,关系太复杂了,尤其是邻近之人。
最好的邻居是互不打听。收快递有菜鸟,好像也不那么需要麻烦对方了。
今天换了新办公室,大搞卫生,仍有许多地方无力清理。
莎莎喜欢自己原来的办公室,生活了两年,已经被打扫的很干净。
自己的办公桌更是干净无比。莎莎没有见过比自己收拾得更好的办公桌了,每一次离开,莎莎都给别人留下了干净整洁的桌面及周边。
莎莎好希望也能遇到这样的待遇呀。真是不喜欢换来换去的。一直待在一个地方可能比较无聊,但也有它的安定感。
莎莎的半生漂泊迎来了史上最长时间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