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第一次确确实实的发现,在别人眼中,她已经很老了,一把年纪,按道理是要很有经验和手段的,但莎莎眼中的自己,跟亚伦眼中的自己一样,都是十八岁。面对茫茫的社会,尽是仓仓惶惶。
她对于探索人与人交往的意愿和能力,有仅限于一点并不多。她在人际关系中受的伤不管来自自己还是别人,终究是由碰撞而产生,她之前的策略一直是避开碰撞,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人群,远离人群的办法之一就是将自己限定在一定的区域内,比如家里,比如限定的圈子里。
她不喜欢超过四个人的团体,太多变数,社交容量已经大大超出她能应对的极限。班主任两年正是她的恶梦。
好不容易脱离的恶梦,领导们竟然忘记了,又把莎莎重新拉回,莎莎的身体和神经立刻有了反应。极度的不情愿,抱希望于人性的善意,呵呵,竟然是恶意更早来到。
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完全对自己好。更何况是只有利益关系的同事呢?莎莎记得心理学有说法,人与社会的关系初始体现于人与父母的关系。
莎莎的亲子关系双边都有各自的问题,莎莎的社会化之路艰难,正因如此,到底领导们当年是怎么看上莎莎让她担此重任的。是莎莎出于尊卑有序和社交礼仪对领导们点头哈腰问好吗?
莎莎还在遵守少年时的规矩,而身体早已是成年人世界里的一具。
弱肉强食的社会,大家都在卷什么?明天会更好在哪里?枉死的人还在被欲盖弥彰。
女人拥有了权利,无论对社会好坏,她终于能享受此生仅有的尊容机会,这对于她个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个一生难得的机会和奖赏呢!像公主日记里的女孩,在真实身份曝光之前,她或许将以平凡女孩度过一生,由于发型和性格等原因,她甚至可能连平静安稳都很难,总被针对欺辱。而当她获得公主身份以后,有了足够的金钱改变形象,有贵为女皇的奶奶亲自教导皇家礼仪和风范,她的身份彻底改变,哪怕她一时接受不了,但是谁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呢!即使肩扛一国之责,也是欣然领命的。
是呀,时间多少人,就为了能活得不同一点,让自己的人生所谓的有意义,在尽全力活着,也有人找到了喜欢的状态,尽全力躺着,无论哪种,那都是他极力争取的状态。
莎莎非常讨厌没有自觉意识的人,以自己的贪心欲望染指别人的边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倾轧控制他人,为了获得自己职级的提升。以他人为踏板,向上攀爬,获取名誉地位和金钱。
闪闪发光的许多人物背后到底多少人没有阴影,能良心无亏。
生活的重担对于不同的人以不同形式呈现,有些人为三餐劳碌,有些人为虚无的梦想劳碌。有些人为使命劳碌。
都是虚空,都是捕风。莎莎走到第四个十年才看清吗?也不是。是自洽吗?也不确定。希望能找到内心平和的自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