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三个外卖,571.7元。放在平时。亚伦肯定是不会甘心买单的。那今天为何如此爽快呢?
是因为在台风天,莎莎义无反顾送他坐地铁吗?是因为给他洗好床单被套还折好装好吗?是因为给他装了他喜欢的芒果系柚吗?
或许是内疚自责吗?在莎莎身上未能释放,惟有去洗手间求助五姑娘,当莎莎在床上等着他周三回来再战的时候。
或许是半夜和莎莎理论,两人无法安睡。或许是自己自说自话,予取予求,没有考虑到莎莎的诉求。
无论是哪种原因,莎莎只有无奈,这段婚姻关系,或许没有想像中坚固,双方也没有设想中可爱,都是凡人,七情六欲,自我中心。
这两年,亚伦也开始学着自我放飞了吧,更多暴露真实本相,不再苛求完美,自我高要求。希望他看见自己的幽暗和软弱,并得以胜过。
莎莎也是需要更多的社会化了,像一个正常成年人一样生活。虽然听起来很同意,对莎莎来说却非常艰难,不然她也不会在奔四的年纪说这些。
她对于人的害怕,来源于幼年时的当中被亲妈羞辱,来自于学校班级社交的挫败,也来源于私交断绝的种种伤害。
人际关系需要花费精力金钱,两样莎莎都较弱较少。
这是这几年的宅家不出,莎莎才省下制装费,打车费,餐饮费,娱乐费等等。
莎莎不想过那种花完钱但交情并没有深厚多少的社交。莎莎喜欢一对一,真诚的将所有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且在这次相交之后,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大学期间,莎莎参加了好些大聚餐,每次都分摊餐费,没吃好,也没聊好,感觉就是凑人头,花钱花时间,好不值得。
现在仍然有很多时间是这样的,大家一起吃饭,但把莎莎纳入社交圈的并无几人。每个圈子有自己的特点,主席圈,美女圈,五子登科圈,科技圈,职青圈。生活飘飘荡荡,圈子里的生活红红火火。
莎莎小学被丽丽拉进了她的朋友圈,初中舍友圈,高中舍友圈,都随着时间散去了。莎莎抛弃了就圈子,却未融入新圈子,也是可悲可叹。
那些她曾避而远之的,如今是她求而不得的。或许是从城市返乡,自命清高,融不入乡村圈,又或是从乡村出来,又融不进城市圈。
人啊,真是可怜。
害怕孤独又必须孤独。
结婚之后,以为就能进入已婚圈,发现连未婚圈也回不去了。
有娃的,同一个地方来的,又自成一圈,真是又难又拦。
莎莎想要一个组圈的能力。组上彼此聊得来,真心有能力彼此照应的朋友,在这人来人往的城市,互为没有血缘关系,不控制不攀比不伤害,只有益处没有算计的家人。
这辈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享受这样简单却有力量的关系。
忽闻曾给过一饭之恩的澳大利亚姐妹因病回天家,感叹世事无常。
莎莎希望有钱有闲的多活些日子,陪伴爱人。要放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