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创世记
第一章:圣光初临
起初,万有皆虚,万物皆无,圣光留存于世,笼罩大地,驱散恶灵。圣光如火焰之河奔流,生生不息;如星辰之海璀璨,点缀世间。
圣光说:“要有秩序。”,辛特雷开天辟地地诞生。圣光说:“要有生机。”,植被、走兽从此有了生命。最后,圣光取自身一缕光辉,塑成人类的模样,赋予灵魄。辛特雷大陆上最终出现了人类的踪迹。
那时,辛特雷大陆被圣光充满,黑暗已逝去,痛苦已逝。人类与圣光相通,行走如天使,言语如箴言,他们不懂得何为匮乏,因为圣光的恩赐无穷无尽,教育我们感恩。他们不懂得何为背叛,因为心与心之间唯有圣光之羁绊,圣光教育我们真诚。
第二章:虚妄之诱
岁月流转,有人不甘于圣光的指引,心中早已忘记圣光之教导。所谓虔诚、敬畏已然烟消云散。他们见草木生长有其理,星辰运行有其道,便妄图窥探“奥秘”。恶灵趁机低语:“你们何必仰望圣光?若能掌握那超脱圣光之‘力’,便可如创世主般行事,成为自己的主宰。”
受蛊惑者动心了。他们采集山石为料,诵读扭曲的音节,不过圣光不再回应。他们的执着竟真的引动了一丝“虚妄之力”——那是剥离了圣光的纯粹能量,如断裂的枯枝,看似能燃烧,实则最终只会化为灰烬,此谓“愚蠢”。他们用这力挪动巨石,催生毒草,甚至自我感动:“看哪,我们不必依赖圣光。”
圣光见此,便叹息:“你们背离了本源,如同溪流自断其路,脱离源头,必将干涸。”
第三章:黑暗降临
虚妄之力蔓延之处,圣光渐退,虚无趁隙而入。大地裂开深谷,恶灵从裂缝中涌出,恶灵借由这“无光之地”获得形体,得以在陆上行走。他们尖啸着吞噬受蛊惑者的灵魄,将其拖入永恒的寒冷。
世界分为两半:一半仍沐圣光,而后诞生了圣地,出现了圣洁。一半被黑暗笼罩,引发了无尽的混乱,和人与恶灵的战争。人类在恐惧中哀嚎,他们的“虚妄之力”在恶灵面前不堪一击,天空变成灰幕,河流变为死水。受蛊惑者方才明白:那所谓的“力”,不过是恶灵借他们之手撕开的裂口,以此再临人间。
第二卷:救赎记
第一章:选民降生
当黑暗最浓重之时,世界早已陷入无尽之长夜,人们彷徨度日,失去信仰以及圣光庇佑的人们啊,圣光不忍见其选民如此。于是,圣光在中央的圣山显灵。祂对一位牧羊少年说:“你将成为我的器皿,驱散虚妄,带回迷路的羊。”这少年便是后来的仲大师,彼时他尚是研习“虚妄之力”的学徒,却因梦见圣光如太阳般将他包裹,驱散其心中之恶,将其唤醒,幡然醒悟。世人背叛圣光之律,圣光从未抛弃世人。
他砸碎了研习“虚妄之力”的器具,焚毁了记载咒语的邪书,跪在圣山之巅祷告七日七夜。第七日,圣光化作白鸽落在他肩头,赐下三句箴言:“信则明,苦则净,行则近。”
第二章:圣迹显现
仲开始行走四方,他不携刀剑,只凭祷告以及内心的虔诚。遇恶灵围困的村落,他便举起双手,诵圣光之名,恶灵便如冰雪遇火般消融——这并非“力”,而是圣光借他的虔诚驱逐了恶灵。
有妇人难产,气息奄奄。他以手按其额头,祷告道:“圣光所造的生灵,不应在黑暗中凋零。”妇人气力立刻恢复,神采奕奕。最后成功诞下男婴,男婴身上竟有淡淡的金光。这便是最早的“疗愈之祷”,圣光庇佑着选民的健康。
有人质疑:“你这不是和‘虚妄之力’一样吗?”仲答:“不一样。他们是从虚无中火中取栗,我是从圣光中借得温暖。他们的力会灼伤自己,我的祷告只会荣耀他人。”
第三章:立教之基
仲在圣愈泉旁召集众人,确立三条诫命:
信圣光唯一,斥虚妄为罪。以苦修洗罪,如禁食、劳作、每日三次忏悔。一生至少巡礼四大圣地——中心圣城(位于中心地区)、圣愈泉(位于文夏)、殉光者陵寝(位于川介)、圣大灯塔(位于孤岛俄兰),在圣地聆听圣光的低语。
他说:“现世的苦难,是给你们打磨灵魂的试金石。你若觉得饥饿,便想想圣光赐下的圣食;你若觉得疲惫,便想想圣光背负的世界。”
临终前,他将自己的祷告词刻在石板上,嘱咐弟子:“要选一人为‘圣光之口’,替我传扬真理,直到世界重回初始的光明,直至圣光破晓。”这便是教皇的由来。
第三卷:圣权记
第一章:圣座之柄
仲得圣光升天后,弟子们选出第一位教皇,赐名“圣卡颂”。圣光在异象中对他说:“你是我在人间的钥匙,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因此,教皇的权柄高于一切世俗君王。国王登基需经教皇加冕,接受“圣光之油”的涂抹,否则便是“无赐王冠”,不配统治。有国王试图废除信仰税,教皇便下诏:“此人背离圣光,百姓必不信服。”三日后果然有叛乱,国王仓皇退位——这便是“神权高于王权”的明证。
第二章:信仰之税
圣光对大主教说:“万物皆由我所赐,部分之税需要交于教皇,我在辛特雷的践行者。这税不是给国王,是给保存圣光的神殿,给辛特雷大陆上饥饿的人,给前往四圣地巡礼的朝圣徒。”
因此,信徒购买谷物、布匹、铁器,都要将“信仰税”交予当地教会:其中四成归于中央教会,用于修缮圣地、行善布道。六成留在地方,用于救济孤儿、收留旅人。
有商人不纳“信仰税”,不久仓库失火,货物尽毁,他哭着向教会忏悔,补交所欠之税,次年便将损失的本钱赚了回来。辛特雷的居民都说:“这是圣光提醒我们:不能贪婪,要学会慷概待人。”
第三章:封圣之路
并非人人都能驾驭祷告念力。
由大主教亲自为其赐福,若圣光在其头顶显现光晕,便赐“圣徒”之名。而非圣徒者,若德行兼备,虔诚之迹让圣光为之感动,亦可封圣。
大主教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便赐予圣徒低阶祷告。圣徒的“低级圣光术”,是驱散小股恶灵的祷告,在地方上保卫弱小,守护选民;“低级疗愈术”,是借取圣光抚平伤口的呼求。
等级越高的圣徒,祷告越有力量——有记载,圣・伊拉谟德原是一位农民,他日复一日的为圣光祈祷,为圣光将国王的封赏全部赠予教会,赠与圣光,得以封圣,他的子嗣也得以成为圣徒。他曾以祷告让瘟疫中的全圣城人痊愈,他说:“不是我之能,是圣光借我的口应允。”
第四章:斥异端令
圣光启示大主教亚历山大一世:“有假先知兴起,说‘无需苦修’、‘不必纳税’、‘众生平等无需圣徒’,这是恶灵穿了信徒的衣裳,想要再次蛊惑虔诚、善良的人们。”
于是大主教颁布《净化诏书》,宣布圣光归一:“凡信新众教者,若不回头,便是与恶灵同行,是大恶之人,罪该万死。”圣徒们奉旨而行,在首都搜出异端的集会场所,焚毁他们的书籍。那些拒不皈依的,便被投入“诅咒之狱”(据说狱中有恶灵看守);愿改信的,需在普信教的教堂前忏悔三日,接受圣水洗涤,才算重归圣光怀抱。
诏书末尾写道:“我实在告诉你们,窄门才能永世享受圣光的恩泽。宽路只会通向虚无,日日遭受恶灵的鞭挞,受诅咒,不得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