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小学的“乡音课”引发了连锁反应,校长李建国找到林墨,希望能拓展“乡村文化启蒙”课程。林墨发现,乡村孩子的课外阅读量仅为城市孩子的1/5,许多孩子甚至从未读过一本完整的文学作品。他决定发起“百校千书”公益项目,为乡村小学建立“文学角”,并邀请作家定期开展线上读书会。
第一堂线上读书会的主题是《小王子》,林墨特意用古镇方言朗读了开篇段落:“乃个时候,我才六岁,看到一本关于原始森林的书……”孩子们被逗得哈哈大笑,却又被故事吸引,纷纷在评论区用方言提问:“小王子为啥要离开他的星球?”“玫瑰是不是和俺们山上的映山红一样骄气?”
为了让阅读更贴近乡村生活,林墨组织作家创作“新乡村童话”,将古镇的石桥、古树、皮影戏等元素融入故事。《老槐树的秘密》《皮影少年的奇幻之旅》等作品成为孩子们的最爱,他们在作文中写道:“要是小王子来了我们村,我就带他去看无人机撒种子,他肯定会觉得比看日落更有趣。”
在一次回访中,林墨遇到了曾在信中倾诉代际矛盾的小雨。她如今已是“文学角”的管理员,说起话来眼神明亮:“林老师,我用您送的笔记本写了第一个故事,讲的是爷爷的牛和爸爸的无人机。”林墨翻看她的笔记本,字迹稚嫩却充满灵气,字里行间都是对乡村的热爱。
“乡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启蒙。”林墨在给公益项目的报告中写道,“当孩子们在文学中看见自己的生活,才能真正建立起对家乡的文化自信。这或许是乡村振兴最根本的‘造血工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