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语之萝卜酸菜,各有所爱】
在文学群,五湖四海文友聚拢,常常提及“好诗与不好”话题。其中谦虚者是诗必赞,毕竟创作不易,适当鼓励,有利于友谊健康持续。也有傲慢者则目空一切,“唯我独好”姿态,非己喜爱之语言,统统无视。幸好有其无视,否则要大放厥词,猛砍猛批一番,少不了相互之间面红耳赤,分道扬镳种种。
考虑到聊诗话题众多,吾择一聊聊,相对单纯。故于此,我只整理了一些诗歌语言风格方面的观点上来,以供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好与不好”的换位视角。
其实诗歌的语言风格,好似一片绚烂多彩的艺术星空,每一种风格都像一抹独特的流星,散发着迷人的色彩,以其特有的魅惑挑逗着人们。
首先我知道的,有一种风格叫豪放。它如汹涌奔腾的大江,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苏轼笔下的词句,尽显豪迈之气。苏轼站在历史的长河之畔,以宏大的情怀,将时光与英雄豪杰纳入诗语,让后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豪放的诗歌语言往往体现壮阔,充满激情力量,能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能带领读者驰骋在广阔的天地之间,领略那大气磅礴的人间万象。
二是婉约也是诗歌语言风格中温柔的一种。这种风格语言它似潺潺的溪流,细腻而缠绵。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李清照的这几句语言,用叠词将孤独、凄凉的情感层层渲染。婉约风格的诗歌,语言比较细腻柔美,情感真挚动人,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细微情感与内心世界的波澜。它好比一位柔情似水的女子,轻声诉说着内心的忧愁与思念,让人沉浸在那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之中,轻叹世事纷纷扰扰之美。
三是清新自然的诗歌语言风格。清新自然的诗语如春日里的微风,带着花草的芬芳,给人带来舒适与惬意。像“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孟浩然用质朴自然的语言,抒写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这类诗歌语言简洁明快,不事雕琢,将生活中的美好景象自然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仿佛让人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感受那份纯净与美好,万般繁华,不如一草一树一溪流是也。
四是沉郁顿挫的风格。沉郁顿挫的诗语它如低沉的暮鼓,敲击着人们的心灵。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此乃杜甫的诗句中饱含着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像这种沉郁顿挫的诗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杜甫将内心的痛苦、忧虑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凝重、深沉的语言表达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这不学习整理不知道啊,一整理才发现,除了上述诗歌语言风格外,常见的还有另样的阐述:
如雄浑壮丽类诗语,意境开阔宏大,情感也豪迈奔放,语言富也有气势,比如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展现出泰山的雄伟磅礴,体现出雄浑壮丽的风格。
如慷慨悲壮类诗语,多抒发激昂或抑郁不平的情感,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与对天地人生的感慨。
如冲淡闲远类诗语,追求一种质朴自然、闲适淡泊的意境,语言平淡而韵味悠长,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营造出清幽静谧、闲适自在的氛围。
如绮丽香艳类诗语,辞藻华丽,色彩鲜明,多描写细腻的情感或优美的景物,具有浓郁的浪漫气息,如李商隐的一些爱情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华丽的辞藻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如幽默风趣类诗语,此类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或情感,使诗歌具有趣味性和讽刺性,如苏轼《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以幽默的方式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如劲健有力类诗语,此类诗歌语言刚劲有力,富有阳刚之美,传达出坚定的意志和力量感,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展现出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决心。
聊到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现代口语诗语言,现代口语诗语言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诗歌语言,因为我经常写口语诗,故特的学习一下其特点。自我暴露出来,方便文友交流。
一、先说口语诗的语言长处
1.口语诗通俗易懂,口语诗顾名思义就是创作者使用日常口语化的语言,摒弃华丽辞藻和生僻词汇,如口语大师伊沙的《张常氏,你的保姆》诗中写道“我多想让我的保姆/活过来/再给我洗一次苹果/再给我熬一次小米粥”,以朴素的语言,从日常生活场景入手,表达了对保姆的怀念以及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展现了口语诗也能具有深厚情感内涵的一面。还有《久违的鸟鸣》被评价为把句子写绝了,伊沙巧妙化用“掩耳盗铃”营造出美丽自然的意境,如“把耳朵捂住/鸟鸣就会消失吗”,体现了其活跃的语言创造力和精确的语言控制力。口语大师伊沙以直白的口语叙述,让读者能轻易理解诗歌内容。
2.口语诗简洁自然,口语诗追求简洁明快的表达,不刻意雕琢句式,使诗歌节奏自然流畅,贴近日常说话的节奏。韩东是现代口语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四十年诗选《悲伤或永生》具有深远影响。例如《温柔的部分》,用“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它形成了我性格中温柔的部分/每当厌倦的情绪来临/就会有一阵风为我解脱”等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生活对自己性格的塑造,充满生活气息。还有《照片》一诗,“我意识到我所在的街角/平静得就像一张老照片。/贩夫走卒中我认出自己/凭借那张肿胀得变了形的脸”,以简洁的口语叙事,展现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和画面感。
二、再说口语诗的内容题材
1.口语诗作者关注日常,口语诗比较聚焦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场景和人物,挖掘其中的诗意。如韩东的《一个孩子的消息》,通过讲述孩子的生活片段,展现出生活的真实状态和细微情感。
2.口语诗作者喜欢表达自我,口语诗偏向强调个人化的体验和感受,诗人以自我视角观察世界,表达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如包尘的《一方立石》“终有一天/你要倒下/像所有的生灵一样/在舞台帷幕即将拉上的/最后一秒钟”。包尘用简洁的语句,借立石表达了对生命终将逝去的独特感慨。
三、接着说口语诗的创作手法
1.反讽幽默类,口语诗常运用反讽、幽默等手法,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调侃、批判,使诗歌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趣味性。如包尘的《同居》“老鼠溜进壁橱/你别跺脚/自然也是它的房间/它有权力翻箱倒柜”。包尘以幽默的口吻,体现了一种对万物平等的包容态度。
2.细节呈现类,口语诗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以小见大,让读者从细微之处体会诗歌的内涵。如包尘的《短命江湖》“一只老鼠/死在沙发底下/我闻到了一股腐臭/这是一只/刚成年不久的老鼠/它还不怎么懂得/江湖险恶”。包尘通过描述一只死去的老鼠,蕴含着对生活中无常和险恶的思考内涵。
总之,口语诗有其独有的风格,打破了传统诗歌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为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这类诗词更靠近人民群众生活,备受百姓喜爱。
我再对比一下口语诗与华丽诗歌都有各自的缺点,尽可能展示它们存在一些被认为是缺点的问题,以供砍诗者把握力度,莫要轻易伤诗也伤了友人真心。
一、口语诗的缺点
1.过于直白平淡,口语诗常以日常口语入诗,这可能使诗歌缺乏含蓄和韵味,直白的表达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我去上班,路上看到一只狗”这样的表述,过于平铺直叙,缺乏诗意的升华。如果改成“我去搬砖,路上入伙一群牛马”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2.语言粗糙,部分口语诗为追求口语化,可能忽视了语言的锤炼和美感,显得粗糙随意。一些口语化的词汇和句式在诗歌中频繁使用,如“收银机吞掉最后一枚硬币时/空调外机正咳着白痰/过期关东煮泡在冷汤里/像我泡在报表里的指纹/吸管戳破塑料盖那声音/比老板说辛苦了/更像句人话”这种就大大降低诗歌的艺术质感,难以展现语言的精妙之美。
3.深度不足,由于口语诗往往注重当下的感受和瞬间的表达,如“穿西装的男人举起红酒杯/他身后落地窗切开半座城市/我数到第十八个镜面反射/突然发现镜面里/所有微笑的嘴巴/都缺了半颗门牙”这样的句子在挖掘主题深度和反映复杂社会现实方面有所欠缺,容易流于表面,难以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二、华丽诗歌的缺点
1.容易堆砌辞藻。例句“《夜的呓语》在幽邃溟蒙的穹幕下/潋滟的银辉缱绻流淌/踟蹰的蛩音叩响岑寂/而我的心,在缥缈的雾霭里彷徨”中过度追求辞藻的华丽优美,大量使用生僻、华丽的词汇和复杂的修辞手法,却忽略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使诗歌显得空洞无物,徒有其表。
2.晦涩难懂。例句“《镜中谶语》青鸟衔来断简的残章/洛水的涟漪漫过星轨/铜绿斑驳的镜鉴里/谶语在曼珠沙华的脉络间生长”,创作者为营造华丽的风格,使用大量典故和象征手法,导致诗歌的语言和意象过于隐晦,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使读者与诗歌之间产生距离感。
3.情感失真。例句“《伪饰的春潮》我在诗行里铺满玫瑰的骸骨/用琥珀封存虚假的泪滴/当风掠过精心雕琢的叹息/才发现,心跳早已偏离韵脚的轨迹”,此诗过于注重形式和辞藻的华丽,诗人在创作时为了迎合华丽风格而矫揉造作,情感表达不够真实自然,难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最后回顾概括一下
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歌,诗语真像萝卜酸菜,各有所爱。对于喜欢享受创作的人来说,诗语风格的多样性,为创作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我个人觉得每一种诗语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韵味与价值,都值得我们尝试下笔。
尽管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的风格,它们在传承与发扬到如今,相互交织,又互相展现各有所长,但它们共同构成了诗这一艺术瑰宝的璀璨光芒,让我们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领略到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醒砍诗者,少一些偏见,多一种语言美的体验。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为了几句闲聊,要争个你输我赢,何必产生相见不欢,无仇避目的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