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内,夏冬春靠在软垫上,轻轻揉着太阳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秋菊在一旁轻声问道:“小姐,您为何对那位安小姐如此上心?奴婢看她的出身和家世,似乎并不值得您这般费心。”
夏冬春睁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你不懂,秋菊。在这宫中,人脉和情报至关重要。安陵容虽出身贫寒,但她既然能入选,说明她有过人之处。而且,我看她性格懦弱,心思细腻,家世又不好,是个可用之人。今日我帮她一把,日后她若能在宫中站稳脚跟,对我而言,也是一大助力。”
秋菊闻言,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夏冬春则继续闭目养神,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在宫中步步为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和地位。
马车外,街道两旁的景色快速倒退,车内的气氛却显得很是沉默。
秋菊见小姐闭目养神,也不敢再多言,只是默默地侍立一旁。
马车就这般沉默的回府了,而此时夏父、夏母已经站夏府门口等着夏冬春回来。
见到父母亲自迎接,夏冬春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忙下车行礼:“女儿见过父亲、母亲。”
夏父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关切:“春儿,此次入宫选秀,一切可还顺利?”
夏冬春微微一笑,自信满满:“父亲放心,女儿一切都好。”
夏母则是一把拉住夏冬春的手,细细打量,眼中满是疼爱:“看你憔悴的,选秀便这般耗费心神,之后的日子可怎么是好。”
夏冬春轻轻摇头,安慰母亲道:“母亲别担心,女儿会照顾好自己的。”
一家三口边说边走进了府内,丫鬟们早已备好茶水点心。
夏冬春坐在厅中,与父母细细讲述着入宫后的所见所闻,当然,她只挑了些明面的说,那些暗地里的算计,她自是选择隐瞒。
夏父听后,神色凝重:“宫中局势复杂,你定要小心行事,不可大意。”
夏冬春点头:“女儿明白,女儿会谨慎行事的。”
经过一番交谈,夏冬春回到自己的院落,立刻指挥丫鬟们将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并亲自挑选了几件色彩柔和、设计精巧的衣裳。她深知,尽管已经成功成为秀女,但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必须小心行事,不可有丝毫疏忽。特别是明天教导姑姑将来访,她更需做好准备,给人留下良好印象。
随后,夏冬春坐在妆台前,精心描绘自己的妆容,并挑选了一支简约的玉簪轻轻插入发髻。她凝视着镜中的自己,目光坚定,心中默默立誓,一定要在宫中闯出一番天地,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夜幕降临,夏冬春取出一本诗集,细细品味。她清楚,尽管前世演绎了无数角色,但对古代诗词的了解尚浅,而入宫后,除了美貌与智慧,才情也是立足之本。为了明天能更好地与教导嬷嬷交流,她决定重温诗书,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就这样,一夜平静,夏冬春在紧张与期待中迎来了新的一天。她明白,明天教导嬷嬷的到来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可能是一次展现自己才华的机遇。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皇和后宫所有人的考察。
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给整个房间增添了几分暖意。夏冬春早早起床,穿上昨日精心挑选的淡雅衣裳,妆容得体,发髻上的玉簪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站在窗前,望着初升的太阳,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丫鬟们陆续进入,端来了精致的早点。夏冬春用过饭后,便开始整理思绪,准备迎接宣旨太监和教导姑姑的到来。她知道,能成为教导姑姑的人在宫中地位显赫,能得到她的指点,对自己的未来大有裨益。
不久,门外传来通报声,宣旨太监抵达了。夏冬春连忙起身前往前厅,心中十分平静,她知道这一天终将来临。宣旨太监手持圣旨,一脸严肃地站在厅中,旁边跟着一位身着华丽宫装、气质高雅的妇人,想必就是教导姑姑了。
夏冬春面带得体的微笑,站在夏父、夏母身旁。宣旨太监展开圣旨时,夏府众人立刻跪下,宣旨太监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包衣佐领夏威长女——夏冬春,着封为正六品常在,于九月十三日进内,钦此。”夏冬春虽跪在地上,但腰杆挺得笔直,每一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圣旨宣读完毕,夏府众人叩谢皇恩,夏冬春双手接过圣旨后。
宣旨太监随即道:“诸位请起。”夏府众人便一同起身了。
“夏大人,这位是宫中负责教导礼仪的芳晴姑姑。”宣旨太监这时介绍了一下站在一旁的姑姑。
夏冬春立刻上前行了一礼,并开口道:“姑姑安好。”
“奴婢芳晴参见夏常在,小主吉祥。”芳晴跪下行了一礼。
夏冬春立刻上前扶起芳晴,并开口安慰道:“姑姑身份尊贵,在教导礼仪期间不必行大礼,我怎敢受姑姑的礼。”
芳晴客套地回了句“小主客气。”
夏母立刻上前递给宣旨太监一个荷包,那荷包轻飘飘的,显然里面装的是银票,宣旨太监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客气地推辞了几句,最终还是收下了。夏父想留宣旨太监喝杯茶,但宣旨太监却以还有其他宣旨任务为由婉拒了。
待夏父、夏母送宣旨太监离开后,芳晴立刻上前两步,开口讲述道:“夏小主,此次入宫的秀女共有八位,分两批入宫,按照先满蒙后汉的规矩,夏小主是第一批入宫,与富察家的富察贵人一同入宫。”
夏冬春行了一礼:“谢姑姑指点。”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芳晴详细地讲解了宫中的规矩礼仪、言行举止,以及如何侍奉皇上与后宫各位娘娘。夏冬春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将芳晴的教诲铭记于心。她深知,这些规矩礼仪不仅关乎自己的颜面,更关乎家族的荣耀。
另一边,甄嬛在选秀结束后,一回到府中,便急忙吩咐流朱:“你去安妹妹所住的客栈看一下,看她住得是否习惯。如果她愿意,便将她接到我们甄府来住,也好有个照应。”流朱听后,立刻明白了甄嬛的心意,应声而去。
流朱不久便返回,脸上带着喜悦的神色,向甄嬛禀报道:“小姐,安小姐在客栈一切安好,只是偶尔会流露出思乡之情。当我提出要接她来甄府同住时,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随即又有些犹豫。”甄嬛听后,心中已有了打算,她轻声道:“你再去一趟,告诉她,我们甄府上下都盼着她来,她也无需多虑,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流朱再次前往客栈,将甄嬛的话转达给安陵容。安陵容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想到夏姐姐的话,便对流朱说道:“流朱姑娘,麻烦你先回去和甄姐姐说一下,我家姨娘现在并不在客栈,等姨娘归来后,我们再一同去甄姐姐家借住些时日,可好?”
流朱听后,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仍然恭敬地答道:“安小姐客气了,我定会如实转告小姐。只是不知安小姐的姨娘何时能归?如果有急事,我们甄府也可派人前去相助。”安陵容微微一笑,说道:“多谢流朱姑娘好意,姨娘只是外出办些琐事,想必傍晚时分便能归来。届时,我们定当拜访甄姐姐。”流朱听后,便点了点头,辞别安陵容,返回甄府。而安陵容在看见流朱离开后便进了房间,对箫姨娘说:“姨娘,我如今已经入选了,马上就要进宫,到时身边没有一个忠心、妥帖的丫鬟也是不行的,麻烦姨娘替我去人牙子那儿,买一个丫鬟回来。”
箫姨娘一脸懊悔,自责道:“都是姨娘疏忽了,本想着入了宫自然有宫里的姑姑们教导规矩,身边有无丫鬟都不要紧,却忘了这宫里的水深火热,有个贴心的人在身边总是好的。我这就去替你寻一个聪明伶俐的丫鬟回来。”安陵容听后,心中稍安,又叮嘱了几句,才让箫姨娘出门。
流朱回到甄府,将安陵容的话一字不漏地转告了甄嬛。甄嬛听后,微微颔首,心中对安陵容的谨慎和细心又多了几分赞赏。她吩咐流朱准备些礼物,待安陵容母女前来时好赠予她们,又让浣碧去挑选几个伶俐的丫鬟,以备不时之需。
傍晚时分,安陵容和箫姨娘如约而至。甄嬛亲自出门迎接,一番寒暄后,便领着她们进了府。甄嬛安排她们住在客院,又命人送上热水和饭菜,让她们先洗漱休息。待到晚膳时分,甄嬛又设宴款待,席间宾主尽欢,气氛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