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开局激活神级任务系统 > 第一百零一章 保温桶敲开的门
换源:


       “烟火·自由之光”系统冰冷的机械提示音在陈默耳边消散,如同最后一颗火星熄灭在寒夜。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老旧工业区特有的铁锈与尘埃混合的冰冷味道。

这里,曾是城市荣耀的象征,如今却像被遗忘的孤岛,高耸的烟囱不再喷吐白烟,巨大的厂房沉默如钢铁巨兽的骸骨。

陈默拎着那只印着卡通小黄鸭的保温桶,手柄被他握得温热。

他选择的起点,是这片孤岛中最边缘、最破败的一栋职工宿舍楼。

斑驳的墙皮,生锈的栏杆,每一扇紧闭的窗户后,都可能藏着一颗被冷漠包裹的心。

“咚咚咚。”他敲响了103室的门。

门内一片死寂。陈默耐心等待,又敲了三下。

“谁啊?”一个苍老、警惕的声音从门后传来,带着浓浓的戒备。

“阿姨您好,我是新搬来您楼上的,刚做了点鱼头豆腐汤,想着天冷,给您送点尝尝,暖暖身子。”陈默的声音温和,语速不急不缓,像冬日午后的阳光,试图驱散一丝阴霾。

门链哗啦一声,开了一条缝。

一只布满皱纹、警惕的眼睛从门缝里打量着他,以及他手中那个与这环境格格不入的保温桶。

“新搬来的?没听说啊。”老太太的声音依旧干涩。

陈默早有准备,微微一笑:“是啊,刚来没几天,手续还在办。隔壁楼的张叔您认识吧?他说您以前在厂医院工作过,特别热心肠,让我有事可以请教您。”

“老张?”老太太的语气松动了一丝,“他跟你说的?”

“对,张叔还说您做的腌笃鲜是一绝呢。”陈默顺着话头,不着痕迹地拉近距离。

门内的沉默持续了几秒,门链终于被取下,吱呀一声,铁门向内打开。

一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太太站在门口,身上还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棉袄。

她狐疑地看着陈默:“鱼头豆腐汤?我不爱吃鱼,腥气。”

陈默仿佛没听出拒绝,依旧笑着:“阿姨您尝尝就知道了,我特意加了姜片和料酒去腥,还放了点白胡椒粉,暖胃的。张叔前两天不是说腿又疼了吗?我这汤里特意没放寒性的东西。”

提到张叔的腿疼,老太太眼神微微一动,叹了口气:“他那老毛病了,年轻时候落下的。当年我还给他扎过几回针灸呢,管用一阵子,就是不除根。”

就是这句话!

陈默心中一动,知道今天的“敲门”成功了一半。

他顺势将保温桶递过去:“那您快趁热喝点。这汤啊,讲究个火候,凉了就不好喝了。”

老太太迟疑了一下,还是接过了保温桶,入手微烫的温度让她干枯的手指似乎也多了一丝暖意。

她嘴上说着:“小伙子太客气了,以后别这么麻烦。”但眼中的戒备,已悄然融化了几分。

话匣子一旦打开,就像决堤的洪水。

从张叔的腿疼,聊到厂里的旧闻,再到社区的冷清,老太太积压多年的话语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陈默只是静静听着,时不时点头,或者巧妙地引导几句,保温桶里的汤,成了无声的催化剂。

临走时,老太太甚至主动说:“小伙子,你要是有什么衣服扣子掉了,或者哪里需要缝补的,尽管拿来,我眼神还行。”

“那可太谢谢您了,王阿姨!”陈默笑着应下,心中那颗互助的种子,已然破土。

消息通过某种隐秘的渠道传到了小杰耳中。

小杰是陈默为数不多的几个核心协作者之一,一个热血的技术宅。

他兴奋地在通讯器那头建议:“默哥,这不就是天然的技能数据库吗?我们可以做一个‘邻里互助技能交换地图’,标注出谁会什么,方便大家查询和对接!”

陈默站在宿舍楼下,看着二楼王阿姨窗户透出的微弱灯光,摇了摇头:“小杰,现在还不行。太正式,太刻意,反而会引起警惕和反感。我们要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像屋檐下滴落的水珠,一滴一滴,慢慢渗透,直到水滴石穿。”

他没有停下脚步。

保温桶依旧是他的通行证,每天换一栋楼,换几户人家。

有时送的是精心熬制的汤羹,有时是一碟刚出锅的小菜,有时甚至什么都不送,只是在楼道里遇到拎着重物的老人,主动上前搭把手,或者看到谁家阳台上种的花开得好,笑着问一句:“阿姨,您这月季真漂亮,能分我一枝回去插瓶吗?”

付出总有回响。

第三天傍晚,陈默刚回到他那个简陋的临时住处,门就被敲响了。

打开门,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神色有些局促,手里捏着一顶洗得发旧的鸭舌帽。

“是……是陈默同志吧?”男人小心翼翼地问。

“是我,您是?”

“我住五号楼,我听老李说,你会修家电?”男人搓着手,脸上带着一丝期盼和一丝不好意思,“我……我家的电视机好像坏了,能不能……”

陈默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

他笑了笑,眼神温和:“大哥,您先进来坐。修家电啊,我倒是会一点皮毛。不过,我听说三号楼的王阿姨家,就是您说的那位老李的对门,她家的电饭煲也坏了好几天了,她儿子不太会弄这些。您看,如果您对电器这方面比较在行,能不能抽空过去帮王阿姨看看?顺便,也教教她儿子,年轻人学东西快。”

中年男人愣住了。

他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求助,没想到对方不仅没有推辞,反而先提到了别人的困难,还隐晦地肯定了他的能力。

一股久违的被需要、被认同的感觉涌上心头。

他沉默了几秒,重重地点了点头:“行!我这就过去看看!”说完,他转身就走,脚步比来时坚定了不少。

当天深夜,陈默的手机收到一条陌生的短信:“陈默同志,谢谢你。电视机我明天再琢磨,王阿姨的电饭煲修好了,她儿子也学会了怎么清里面的线路。让我觉得自己,好像还有点用处。”

陈默看着短信,嘴角微微上扬。

萤火虽小,汇聚起来,亦能照亮黑夜。

第五天,阳光难得地穿透了工业区的阴霾。

陈默在小区门口那片唯一的、杂草丛生的小空地上,看到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一群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男男女女大约七八个,正围着一个中介模样的男人激烈地争吵着。

起因似乎是租房合同的条款问题,年轻人觉得自己被坑了,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眼看就要从口角升级成肢体冲突。

周围稀稀拉拉围了几个看热闹的居民,但没人上前劝解,只是远远地指指点点。

陈默没有像传统调解员那样冲上去大喊“都冷静一下”。

他拎着两个刚从附近小店买来的、还冒着热气的肉包子和两罐热牛奶,不紧不慢地走了过去,在争吵的间隙,将食物分别递向看起来是领头的两个年轻人。

“哥们儿,姐们儿,先消消气。”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股清泉,奇异地让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了一瞬,“我是住在那边楼上的陈默。这大冷天的,吵架也费力气。要是不嫌弃,先吃口热乎的,喝点东西,冷静一下。我在楼上有个空房间,地方还算安静,如果你们愿意,可以去我那里坐下来,慢慢聊,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他的态度出奇的平静和真诚,那两罐热牛奶和包子的温度,仿佛也传递到了年轻人们冰冷的手心。

领头的短发女孩和戴眼镜的男生对视一眼,又看了看依旧不依不饶的中介,以及陈默那张没什么攻击性的脸,迟疑地接过了食物。

冲突的火苗,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暖暂时压了下去。

陈默没有多说,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他们可以去他那里谈。

他观察着这群年轻人,有人穿着不太合身的廉价西装,有人背着画板,有人则是一脸倦容,像是刚下夜班。

在他们接过食物,开始小声商量是否接受他的提议时,陈默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他们,将几个人的衣着特征、谈吐间不经意透露出的信息,悄悄记在了心里。

这些鲜活的、带着各自挣扎与梦想的年轻人,或许,将成为“烟火·自由之光”系统中,那条名为“烟火职场线”的第一批火种。

最终,在食物的余温和陈默平静目光的注视下,几个年轻人点了点头,带着一丝好奇和最后一丝戒备,跟着他走向了那栋老旧的宿舍楼。

一场剑拔弩张的街头纠纷,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导入了另一个轨道,空气中只留下淡淡的包子香和一丝未解的疑惑。

而那几个年轻人并不知道,他们即将踏入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房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