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前的上海,霓虹与阴影交织。林深和苏沫在一家不起眼的咖啡馆里等待时间流逝,两人都心事重重。窗外,雨水开始轻轻敲打玻璃,城市的灯光在水滴中折射,形成无数微小的宇宙。
你认为这个L是谁?苏沫低声问道,手指不自觉地抚摸着手臂上的量子纹身。自从离开林深的秘密实验室后,纹身再没有变化,但她总觉得它在皮肤下微微发热,仿佛有生命一般。
林深摇头:不确定。但能找到我的秘密实验室,知道我们在调查什么,这个人一定与记忆云项目有深入联系。
他打开便携式终端,再次查看从量子芯片中提取的数据。视频中何静的最后一句话——保护林子——不断在他脑海中回响。
如果那个小女孩真的是你的女儿,苏沫谨慎地说,那么她为什么会通过我与你沟通?为什么是我出现了这个纹身?
林深思考片刻:量子纠缠需要媒介。你参与过陈教授的早期实验,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量子桥梁。至于为什么是现在...也许是因为记忆云技术达到了某个临界点,量子壁垒变得更加脆弱。
他停顿了一下,看向窗外:我一直认为何静离开我是因为我太专注于工作,忽略了我们的关系。但现在我怀疑,她可能发现了记忆云项目的某些危险真相,所以才选择离开。
苏沫正要回应,突然捂住太阳穴,面露痛苦之色:又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有人在我脑海中翻找东西
林深警觉地环顾四周,注意到角落里一个戴着墨镜的男子正盯着他们。尽管是夜晚,那人却戴着墨镜,这本身就很可疑。更奇怪的是,林深感觉自己似乎认识这个人,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我们该走了,林深低声说,放下足够的钱,有人在监视我们。
他们离开咖啡馆,融入雨夜的人流中。林深带领苏沫穿过几条小巷,确保甩掉可能的跟踪者,然后朝外滩方向前进。
那个人是谁?苏沫问道,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
不确定,但他给我一种奇怪的熟悉感,林深回答,就像在梦中见过一样。
他们继续前行,雨势渐大。林深注意到苏沫的行为变得有些奇怪——她时而停下脚步,凝视某个方向,时而加快步伐,仿佛被什么驱使着。
苏医生,你还好吗?
苏沫的声音变得遥远:我...我感觉自己在两个地方。这里,还有...某个寒冷的地方。我看到冰和雪,看到北极光在天空中舞动...
林深扶住她的肩膀:集中注意力,苏医生。我们快到了。
外滩老钟楼矗立在雨幕中,古老的轮廓与周围现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钟面显示还有五分钟到午夜。
他们走向钟楼,警惕地观察四周。没有可疑人物,只有几个冒雨匆匆而过的行人。
午夜的钟声敲响时,林深的通讯器突然震动。屏幕上显示一条加密消息:进入钟楼。独自一人。
林深皱眉:我不能留你一个人在这里。
苏沫摇头:没关系,我能照顾自己。而且,如果这是了解真相的唯一方式...
林深犹豫片刻,最终点头:如果十五分钟内我没有回来,立即离开这里,去这个地址。他发送了一个加密坐标到苏沫的通讯器,那里有我的一个老朋友,他会帮助你。
苏沫点头,林深转身走向钟楼入口。古老的木门在他面前自动打开,仿佛有人在等待他的到来。
钟楼内部比外表看起来要宽敞得多,中央是巨大的钟表机械装置,齿轮和摆锤在昏暗的灯光下缓慢运转,发出沉稳的声响。
林深,一个声音从阴影中传来,好久不见。
一个身影走入光线中——是李维,林深在记忆云项目的前同事,也是量子计算领域的专家。三年前项目解散后,李维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李维?林深惊讶地说,是你发的消息?
李维点头,脸上带着疲惫的微笑:我一直在监控记忆云系统的异常。当我发现那些死亡场景开始出现在用户记忆中时,我就知道时间不多了。
你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林深急切地问。
李维示意林深跟随他走向钟楼上层。随着他们攀爬,李维开始解释:三年前,当我们发现记忆云技术可能产生的量子纠缠效应时,陈教授决定秘密进行一系列实验。何静是志愿者之一。
但何静没有死,林深反驳道,我们三年前离婚时她还活着。
在这个宇宙中,是的,李维说,语气严肃,但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实验出了差错。何静死亡的那一刻,她的意识与极光菌建立了连接,创造了一个量子桥梁,连接了多个平行宇宙。
他们到达钟楼顶层,一个改造成简易实验室的空间。墙上挂满了显示屏,展示着复杂的量子波形图和全球记忆云服务器的实时数据。
这就是我的监控中心,李维说,从这里,我可以追踪量子纠缠的传播模式。
他指向中央的一个全息投影,显示地球表面覆盖着无数微小的光点,它们之间连接着细线,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每个光点代表一个记忆云用户,李维解释,线条代表量子纠缠连接。你看这里——他指向一个特别明亮的区域,北极圈内的这个点是最初的源头,极光菌的发现地。而这些红色线条是最强的量子纠缠,连接着特定的个体。
林深注意到,其中一条最亮的红线连接着北极点和上海的一个位置——正是他们此刻所在的钟楼。
为什么是这里?林深问道。
李维走向一个古老的木箱,小心翼翼地打开它:因为这个。
箱子里是一块奇怪的石头,表面覆盖着荧光蓝色的微小生物体。
极光菌,李维说,我从北极带回的样本。它们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在冰层下沉睡了数百万年。但它们不仅仅是微生物,而是量子生命体,能够在多个维度和宇宙间存在。
林深小心地观察那块石头,不敢触碰:这与记忆云技术有什么关系?
一切,李维叹息道,记忆云的核心算法实际上是基于从极光菌中提取的量子模式。陈教授发现,这些微生物的神经网络结构完美适合量子信息存储。我们实际上是在模仿一种存在了数百万年的自然技术。
林深感到一阵寒意:你是说,我们的技术实际上是在利用这些生物的能力?
是的,而且我们打开了不该打开的门,李维严肃地说,每次记忆备份,都在加强宇宙间的量子纠缠,削弱宇宙壁垒。如果继续下去,多个宇宙将开始坍缩融合,导致现实结构的崩溃。
林深想起了通过苏沫传达的信息:林子...她提到了宇宙坍缩。
李维点头:林子是特殊的。她同时存在于多个宇宙中,是量子叠加态的人类形式。在某些宇宙中,她是你和何静的女儿;在另一些宇宙中,她还未出生;在某些宇宙中,她甚至不是人类,而是极光菌与人类意识的混合体。
这太疯狂了,林深摇头,你期望我相信这些?
李维走向控制台,调出一段视频:这是三天前北极研究站的监控录像。
视频显示一个科研站内部,几名科学家正在检查装满蓝色液体的容器。突然,液体开始剧烈波动,形成一个人形轮廓——一个小女孩的形状。科学家们惊恐地后退,其中一人试图关闭容器,但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开。
小女孩的形象变得更加清晰,她的嘴唇开始移动,虽然没有声音,但林深能够读出她在说什么:
爸爸,救救我。
视频戛然而止。
林深感到双腿发软,不得不扶住墙壁才能站稳:这是...真的吗?
百分之百真实,李维确认道,而且情况正在恶化。极光菌的活性正在增强,量子纠缠效应扩散速度加快。我们估计,如果不采取行动,一个月内就会出现第一次宇宙坍缩事件。
我们能做什么?林深问道,声音中带着决心。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