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封神:叛出阐教,葬十二金仙上榜 > 137柏显忠死 洪锦出战
换源:


       南宫适披挂整齐,纵马出城。

远远望去,只见季康身着玄甲,一片乌云疾驰而来。

南宫适勒住战马,大声喝问:“来者何人?”

季康傲然挺胸,朗声道:“吾乃洪锦总兵麾下正印官季康是也!

今奉天子敕命,前来征讨叛逆。

尔等竟敢违抗王命,理当在辕门斩首示众。

如今还敢领兵抵抗,真是目无王法,毫无君臣之道!”

南宫适闻言,仰天大笑,讥讽道:“像你这般无能之辈,西岐城不知斩杀了多少,多你一二人又何妨!

速速退兵,或许还能留你一条性命。”

季康顿时怒不可遏,暴喝一声,催马舞刀,直取南宫适。

南宫适毫不畏惧,举刀相迎。

两员大将,刀来刀往,你来我往,激战在一起。

转眼间,已大战三十回合,难分胜负。

季康见难以取胜,心中暗自着急,突然口中念念有词,施展左道之术。

刹那间,他头顶上方乌云密布,云层翻涌间。

一只狰狞的恶犬猛地窜出,如闪电般扑向南宫适。

一口咬在他的肩膀上,顿时连袍带甲被扯去半边。

南宫适只觉剧痛钻心,险些被季康顺势一刀劈中。

他惊恐万分,拨转马头,拼命逃回城中。

回到相府,南宫适心有余悸,将自己被咬伤的经过详细禀报给姜子牙。

姜子牙眉头紧锁,心中忧虑不已。

而另一边,季康得胜回营,向洪锦禀报战况。

洪锦听闻,大喜过望,兴奋地说道:“头阵得胜,此战必胜!”

一时间,殷商军营中士气大振。

且说那柏显忠,受洪锦将令,一心要立战功。

次日清晨便顶盔贯甲,飞身上马,率领麾下精兵,如黑云压城般杀至西岐城下。

他命士卒擂响战鼓,声震四野,高声叫阵,其势汹汹,似要踏平此城。

探马疾驰回相府,将军情急报于姜子牙。

姜子牙闻报,神色凝重,环视帐中众将,朗声道:“哪位将军,愿出城迎敌?”

话音刚落,黄飞虎便大步跨出,抱拳行礼,声如洪钟:“末将愿往,定叫那敌将有来无回!”

姜子牙微微点头,眼中满是信任,挥手示意他出战。

黄飞虎得令后,即刻点齐本部人马,随着“轰隆”一声巨响。

西岐城门缓缓打开,吊桥放下。

黄飞虎骑五色牛当先,身后将士涌出,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行至阵前,黄飞虎定睛一看,认得对面马上之人正是柏显忠。

当即勒住缰绳,高声喝道:“柏显忠!商纣暴虐,民不聊生,天下归周乃大势所趋。

你等执迷不悟,今日若不早早归降,更待何时?”

柏显忠闻言,怒目圆睁,脸上青筋暴起,大声斥道:“似你这等忘恩负义之徒,背弃殷商。

不顾君臣之义,实乃不忠不孝、不仁不智之辈,与那猪狗何异!”

这番辱骂,刺向黄飞虎。

黄飞虎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大喝一声,双腿一夹马腹,胯下坐骑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冲上前去。

手中合扇大刀寒光一闪,挟着雷霆万钧之势,直取柏显忠要害。

柏显忠毫不示弱,挺枪相迎,枪尖直指黄飞虎咽喉。

霎时间,刀光剑影交错,两匹战马奔腾嘶鸣。

二将交锋,恰似猛虎下山,摇头摆尾尽显威风;

又如狮子扑食,气势磅礴令人胆寒。

刀来枪往,只杀得尘土飞扬,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双方将士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场恶斗,不时发出阵阵惊呼。

二将你来我往,大战二三十回合。

黄飞虎不愧是沙场宿将,威名远扬,此时更是越战越勇。

但见他手中大刀舞动,寒光霍霍,如闪电划破夜空,又如狂风席卷残云,攻势凌厉,势不可当。

柏显忠虽奋力抵挡,却渐渐力不从心,在黄飞虎的攻击下,破绽百出。

黄飞虎何等机警,见时机已到,故意卖个破绽,柏显忠果然中计,挺枪刺来。

说时迟,那时快,黄飞虎猛然侧身,躲过枪锋,随即手起刀落。

一道寒光闪过,柏显忠尚未反应过来,已被斩于马下,鲜血染红了一地黄土。

黄飞虎得胜回城,直奔相府复命。

他手提柏显忠首级,高声道:“幸不辱命,已斩了柏显忠,特来报功!”

姜子牙面露喜色,赞道:“黄将军果然英勇!”

随即下令:“将首级高悬城头,以儆效尤!”

且说洪锦,在中军帐中,得知折了柏显忠,顿时怒发冲冠,双目圆睁,咬牙切齿。

心中怒火熊熊燃烧,恨不得立刻踏平西岐,为柏显忠报仇雪恨。

次日一早,他亲自率领大队人马,气势汹汹地杀奔西岐城下,坐名要姜子牙出来答话,那叫阵之声震天动地。

哨马急忙,将消息报入相府,姜子牙闻讯,神色镇定自若,当即传令整点人马出城迎敌。

不多时,西岐城头炮声轰鸣,城门缓缓打开,一队队训练有素的士兵鱼贯而出,步伐整齐,纪律严明。

洪锦定睛一看,只见西岐军中,左右皆是归周豪杰,一个个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胜似虎狼;

更有那来自,三山五岳的道门中人,仙风道骨,超凡脱俗,令人望而生畏。

两列人马如雁翅般排开,宝纛旗下,正是开国武成王黄飞虎,他身披铠甲,手持金攥提芦枪,威风八面。

而姜子牙端坐于四不相之上,身着道服,鹤发童颜,神态安详,却自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与常人截然不同。

且说那洪锦纵马疾驰,须臾间已至周军阵前,声若惊雷般喝道:“来者可是姜尚?”

姜子牙稳坐四不像之上,不慌不忙回应道:“将军高姓大名?”

洪锦挺刀而立,气势汹汹:“吾乃奉天征讨大元戎洪锦!

尔等身为商臣,却罔顾君臣大义,逆天犯上、兴兵作乱,屡屡抗拒朝廷王师,此等罪行,国法岂容!

今吾奉旨前来,定要将你等捉拿,解往朝歌,以正纲纪。

若识时务,速速下马受缚,或可免去这一郡百姓陷于战火,免遭生灵涂炭之苦!”

姜子牙闻言,抚须哂笑:“洪锦,你既为大将,理当明察时势。

当今天下人心尽归周主,贤能之士纷纷背离那独夫纣王;

你不过是小小一泓浊水,又能掀起几多风浪?

如今八百诸侯同心,共讨无道昏君。

吾不久便会在孟津,会集各路大军,吊民伐罪,救百姓于水火,平定天下祸乱。

你等若及早归降,顺应天道,日后封侯拜相亦不在话下。

怎敢逆天而行,助纣为虐,这分明是自寻死路!”

这番言语,直惹得洪锦怒发冲冠,破口大骂:“老匹夫!竟敢在此胡言乱语,蛊惑人心!”

话音未落,便拍马舞刀,朝着姜子牙冲杀而来。

一旁的姬叔明见状,怒目圆睁,大声喝道:“休得放肆!”

随即催动坐骑,挺枪直取洪锦。

刹那间,刀光枪影交错,二将厮杀在一处。

姬叔明乃文王第七十二子,生性刚烈急躁,枪出如龙,攻势凌厉,招招直取要害。

二人你来我往,激战三四十回合,难分高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