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刷短视频,古人都卷疯了! > 011 李渊有苦难言,朱元璋火冒三丈!
换源:


       与气氛热烈的唐太宗君臣相比,唐初位面的太极宫就显得有几分尴尬了。

什么“容易是因为天策上将李世民”,

什么“挟持先帝造反”,

什么“杀鸡局”……

整个评论区凡是提到玄武门之变的,无不对李世民此人赞不绝口,予以极大的肯定。

拜托。

注意一下失败者的情绪好吗!

失败者不配上桌了是吗?

李建成和他的拥趸脸色黑沉黑沉的不说。

李渊脸色也好不到哪去。

现任皇帝(重音)李渊看着朝堂上除了他和太子死忠之外的臣子们一副“请李二陛下早登大宝”的样子,脸色漆黑一片。

为什么他任由李建成和李世民斗?

因为他想要权啊!

儿子们跟他一起打天下,次子更是勇猛无敌,为李唐皇室上位立下赫赫战功,令他不得不开设一个新爵位——天策上将。

是他想设吗?

是他不得不设!

次子功劳已经不是三公大将军之职能配上的了,不设一个天策上将,那不然让他站起来,让次子坐上去当皇帝?

想都别想!

他才不想当个吉祥物太上皇!

哪有爹还在,儿子就当皇帝的。

现如今也一样。

他才掌权当皇帝多久?凭什么退位给正值壮年的儿子!

所以他冷眼看着长子和次子争斗,时不时煽风点火,用着他悟出来的那点帝王心术,平衡之道,看儿子们斗得头破血流。

斗吧。

斗得越激烈越好。

跟你们的兄弟争。

他不担心,或者说没想过儿子们玉石俱焚、鱼死网破。

他只担心哪天儿子们勾结在一起,把他赶下台。

可现在。

李渊笑不出来。

大臣们这幅表现,他只觉得屁股底下这个位置岌岌可危,说不得明天就被人人联合起来赶下台去了。

另外,他心中不安极了。

看评论,怎么越看越觉得李世民玄武门政变,变的不是建成,而是他啊……

……

【李世民(800):我要执掌,天下兵马!

朱棣(800):传檄天下,本王今日发兵,奉天靖难!

扶苏(30W):我要自刎。】

嬴政脸一黑。

什么自刎?

评论的意思是……扶苏手握30万大军,自刎?

沉沉的目光放在他二十岁的长子扶苏身上。

“最好不是朕想的那般。”

……

【感觉朱棣那个难度最大。

——是滴,但是他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对手太菜,但凡没有十年脑血栓,中央干地方不至于被干翻,上一个脑血栓叫李隆基[狗头]】

【朱棣是逆风局,但凡朱允炆没那么菜,或者朱棣没那么强,靖难之役都不可能成功,只能说这叔侄俩是双向奔赴了。

——全新定义双向奔赴。】

……

永乐位面。

朱棣现在的感受跟李世民差不多。

“就算你把《永乐大典》修成古今第一奇书,史官也不会记载你是顺位继承的”类似的话他听够了!

但这则视频颇为公道。

“朕,奉天靖难,再造天下,即使造反,亦是正道!”

“怪只怪……朱允炆太,菜!”

联系评论前后,朱棣知道‘菜’这个形容是什么意思。

说得没错!

朱允炆就是菜!

菜,就要让位!

……

气氛最冷的估计要数洪武位面。

“李隆基。”

朱元璋咬牙切齿地瞪着被带来的年仅三岁朱允炆。

再抬头确认似的看一眼上面拿朱允炆和李隆基相比的评论。

“呵呵,好啊,好孙子!李隆基第二!”

他不动声色地掐了掐人中。

“爹!”

朱标也气,哪怕这个儿子才三岁。

但看到朱元璋一副快把自己气炸了的表情,强行压下情绪上前拍了拍他的后背,又招人叫太医来。

“爹,莫气莫气,爹,别气坏了身子。”

“标儿!李隆基年轻时候还有点用,你看朱允炆,你看这没用的东西,

咱爷俩留给他那么多东西都能被老四一个藩王干掉!

你说说他有什么用!

你为什么选他?

啊?

没别的儿子了吗?”

“父皇快吸气,别被侄儿气坏了。”

“闭嘴老四!这儿没你说话的份!”

看到朱棣,朱元璋就来气。

他传位太子,太子传位朱允炆,那时候老四都老了!

老了老了还跟侄子争皇位,真不害臊!

此刻朱元璋深深怀疑儿子是不是被什么人带坏了。

一个老而不死去当贼。

一个选继承人的眼光忒差了!

让世人看尽了老朱家的笑话!

天幕底下,普通老百姓看得津津有味。

瞧啊,皇家人争皇位多热闹!

各大皇室激情热烈的气氛在下一条视频的时候猛地僵住。

【标题:历史上那些遗憾的太子#扶苏#刘据#李承乾#朱标】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